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用固体煤炭的温水锅炉及其自动控制装置。在锅炉腔体内设有燃料供应部、炉灰处理部、燃烧部、送风部、集尘部;其自动控制装置能对水室的满水状态温度状态、电动机的周期性动作等作自动检测、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实现燃料供给和炉灰处理的自动控制,能根据所测得的水室的水位和温度有效地控制锅炉的运行时间,使锅炉稳定地、自动化地运行。(*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颗粒状煤炭等固体燃料的温水锅炉及其自动控制装置。其能实现燃料供给和炉灰处理的自动控制,能根据所测得的水室的水位和温度有效地控制锅炉的运行时间,以保持和供给一定的温水,实现稳定运行和自动化运行。众所周知,颗粒状煤炭等固体燃料与油类燃料相比,具有燃料费低廉的优点,但由于不像油那样可通过管道输送,因此不仅较难实现连续的燃料供给,而且燃烧后还残留着煤渣处理的难题。因此,使用固体燃料时,要实现燃料自动供给,其机械上结构将相当复杂,而且体积庞大。另外,由于制造费用过高和多数部件可能发生频繁的故障,所以从过去到现在关于煤炭锅炉的技术研究从未间断过,而且不断有成果发表,但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仍没有获得充分的解决。另外,以煤炭为燃料的锅炉虽然具有燃料费用较经济的优点,但更希望它能具备与燃油锅炉同样的自动化系统。这就是说,不仅要求实现固体燃料持续地供给和煤渣处理的自动化,同时还要求检测水室温度,通过温水循环的控制电路来实现水室温度的自动调节。过去的固体燃料锅炉只限于实现上述要求中的任何一项,而且是用较复杂的结构来实现。另外,水室内温度控制历来是籍双金属等随温度而变化的特殊金属来检测水室内的温度并通过晶体管电路来使继电器和接触器产生动作的。这种方式长期使用时,误动作比较频繁,另一方面,对于水室的低水位只具有报警的功能而没有切断装置,因此存在着爆炸的危险,使用不够安全。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各点,拟在设定的时间内周期性地供给燃料,并提供能检测水室温度,当达到所容许的温度时能使所有动作自动停止的温度调节功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了以下诸技术手段(1)在实现固体燃料的自动供给,燃烧和炉灰处理时,改进了结构,能以简单的机构达到上述目的。(2)对锅炉的运行进行周期性的自动控制,节省燃料,始终以最佳的状态运行。(3)使燃料的热量在水室中充分被吸收,最大限度地防止热损耗,对由于温水流出而引起的温度降落能迅速采取对策,以谋求最高的热效率。(4)若锅炉内出现满水状态,各负荷的信号被切断,使锅炉中止工作;对低水位则要求达到完美的安全性。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作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按本专利技术的使用固体煤炭的温水锅炉的截面图;图2是上述锅炉的正面图,局部剖视图,图3是上述锅炉作用示意图,图4是上述锅炉的横截面图,图5是炉栅剖面图,图6是图5的X-X′剖视图,图7(a)、(b)是活塞作用示意图,图8是上述锅炉的控制回路的方块构成图,图9是上述控制回路的详细回路图,图10是上述控制回路的各回路单元的时间图。图1为按本专利技术的锅炉A的内部结构图。大体上分为燃料供给部、燃烧部、炉灰处理部、送风部、控制部、和集尘部。燃料供结部的煤斗1设有一可开闭的燃料投入口1′,煤斗下部设有一水平方向往复移动的活塞2,能把从煤斗1内部流出的固体燃料截止、推送到燃烧室S中。在活塞2上连接一连杆3,它同连杆5相连接,连杆5可围绕着轴4转动,在其下端的工作连杆6同电动机M的偏心连杆7相连,因此当电动机旋转时,曲轴25也旋转,并通过与曲轴25相连的偏心连杆7使工作连杆6往复转动,于是同它相连的转动连杆5以轴4为中心而往复转动,使上面的活塞杆3开始推动活塞2在滑板8上作前后的移动。电动机M是以永久磁铁为磁场的直流电动机,在电动机运行中即使将电源切断,电动机轴最终也能自动停止在最初的位置,因此若籍助于后面所述的定时器对电动机短暂地施加电压时,则如图1所示那样,当活塞2通过电动机M而后退时,煤斗1中便有一定量的燃料流出,当电动机断电后,通过其复位机能使活塞2向前推到原来的位置,把流出的燃料推到炉栅13上。因此只要使电动机M周期性地工作,每次就能将定量的固体燃料送到炉内。在给煤动作的同时,也能实现炉渣处理。在工作连杆6的下端连有一根很长的往复连杆9,其末端与连杆10相连,使除灰板11同时来回摆动。如上所述,在活塞的一个往复动程期间,由往复连杆9所牵引的连杆10开始使除灰板11转动。另一方面,燃料在炉栅13上燃烧以后,变成煤渣,炉栅13在移送方向开有长孔13′,在底部有支持凸缘13″。此煤渣在新的燃料进入的同时被推向除灰板11,为了防止煤渣的积聚,除灰板11将煤渣轻轻地敲打使它落在下面的存灰器中。上述动作是通过电动机M使燃料供给部的活塞2前后运动来实现的(参阅图3和图7)。燃烧部占锅炉腔体A的大部分,包括燃烧室S和水室W。炉栅13是从滑板8延伸出来的,位于燃烧室S的中央,燃烧室的四周同上部的水室W相连,所以能够吸收高热量。燃烧室的上部,即水室W的中央部分有一烟道14垂直贯穿水室W后而通到集尘室15,因此燃烧室S的排出气体通过烟道14的同时与水室W的水进行热交换,将水加热后再经过集尘室15流到烟道14′而向集尘器16排出。集尘室15的周围卷有螺旋管22,上面盖子17内部有温水,它们与集尘室15内的热空气进行热交换。盖子17可以开闭,因此能对内部进行清洗和清除粉尘。集尘器16底部有一除灰门23,以便将积聚的粉尘排除;集尘器16内部设有多块分散板24进行阶段式除尘。因此,随同燃烧气排出的粉尘撞击到分散板24上面而向出灰斗16′落下,以便收集起来。另一方面,送风部在下面装有送风机18,同送风管19相连,并通到炉栅13底部的漏斗状的铁皮斗20,它的底部设有一遮板21,可籍重锤的重力进行开闭。如图2所示,遮板21的绞连点的后部形成一重锤21′,当炉灰处理完毕后,遮板就会自然关闭。因此当送风机18运转时,空气通过送风管19而进入铁皮斗20进行扩散后,通过炉栅13上的气孔13供应,一方面使燃烧更加均匀,另一方面在送风管19的中部还垂直连接有一根二次空气管26一直通到燃烧室S,从而向燃烧室内供应辅助空气,使废气排出。在燃烧时从炉栅13上的通风孔13′落向铁皮斗20的微量煤灰积聚在挡板21上,可每天一次(或更长的时间一次)在送风机18停止时打开档板21进行清除。此时送风机18已停止向存灰器12送风,煤灰取走后,档板籍重锤21的自重而关闭。用以控制上述机械结构的电子电路如图9所示。它具有水室W的满水状态、温度状态、电动机M的周期性动作,以及送风机18的驱动等的自动检测和控制功能。即由接有电阻R1,VR2,和电容器C1的振荡器A1与计数器A4相连接所构成的振荡部26同由“与门”AИD1,“或门”OR1,和反向器I1所组成的逻辑控制部28相连,其输出端子经过由电阻R3,R4,电容器C2和起动定时器A6所构成的起动定时部29接到由反向器I2,电阻R5和发光二极管LED1串联接成的显示部30,和由电动机信号检测端子MS和电阻R6,电容器C3及反向器I3,“或门”OR2所组成的电动机信号检测部31。由电阻R24~R27、晶体管Q6~Q8,发光二极管LED6,双向可控硅TD3和二极管D1所组成的电路接到电动机M上而构成电动机的驱动部32。另外,为了更有效地运行水泵P,振荡器A2的端子2、3、4上接有电阻R7,VR8和电容器C4,端子1通过反向器I4同振荡部26的振荡器A1的端子1相连。由振荡器A2的输出端子6同计数器A5的端子3相连而构成的振荡部27通过“或门”OR3和电阻R9、R10、R22使发光二极管LED2,晶体管Q1-Q3,和双向可控硅TD1动作,构成对水泵P进行控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使用固体煤炭的温水锅炉,其特征在于:由燃料供应部、炉灰处理部、燃烧部、送风部和集尘部在锅炉腔体内相互组合而构成,锅炉腔体A内设有一煤斗,燃料是籍助于电动机M的周期性驱动使活塞(2)在往复动程内进行水平移动来供应的,与上述动作联动的设在炉栅(13)前部的除渣板(11)用来进行炉灰和煤渣的处理,包括从滑板(8)引伸出来的炉栅(13)在内的燃烧室S,其周壁及向上的垂直烟道形成一水室W;炉栅(13)的底下设有一铁皮斗(20)和一个送风机(18)相连的送风管(1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太世,庆浩,金容源,崔容满,
申请(专利权)人:大成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