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8135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6: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装置。该新型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入水口,所述第一入水口的底部与隔离箱的顶部连通,所述隔离箱的左侧与活动杆的两端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的底部与挡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隔离箱的底部与灭活箱固定连接,所述灭活箱的顶部与第二入水口的底部连通。该新型污水处理装置,通过设置灭活箱并在灭活箱右侧设置出风口,在灭活箱的内部设置制氧机,使得灭活箱内的氧气浓度骤升,配合风扇使得灭活箱内部的气体流动,又在灭活箱内设置搅拌机构,使得污水翻转,与氧气接触更加充分实现了充分,快速杀死厌氧菌的目的,解决了传统污水处理装置不能有效消灭厌氧菌的问题。

A new sewage treatme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因为厌氧菌的特性,人们对污水中厌氧菌的处理往往不够重视,人们通常认为将其暴露于空气之中就可将其杀死,但是污水中的各种细菌成分是很复杂的,传统的污水处理装置总是不能针对厌氧菌进行处理,而是选择一种统一的方法来处理污水中所有的细菌,这种方法虽然比较简便,但是不同种类的细菌是不能完全被杀死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装置,具备易操作,结构简单,可针对消灭厌氧菌等优点,解决了传统污水处理装置结构众多,不易操作,不能有效消灭厌氧菌等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易操作,结构简单,可针对消灭厌氧菌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入水口,所述第一入水口的底部与隔离箱的顶部连通,所述隔离箱的左侧与活动杆的两端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的底部与挡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隔离箱的底部与灭活箱固定连接,所述灭活箱的顶部与第二入水口的底部连通,所述灭活箱左侧内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入水口(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水口(1)的底部与隔离箱(2)的顶部连通,所述隔离箱(2)的左侧与活动杆(3)的两端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3)的底部与挡板(4)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隔离箱(2)的底部与灭活箱(31)固定连接,所述灭活箱(31)的顶部与第二入水口(5)的底部连通,所述灭活箱(31)左侧内边与出氧口(13)的左端连通,所述灭活箱(31)的顶部与第一电机(6)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6)的输出端与第一皮带(7)一端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皮带(7)远离第一电机(6)的一端与风扇转轴(9)的左端活动连接,所述风扇转轴(9)的表面与扇叶(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入水口(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水口(1)的底部与隔离箱(2)的顶部连通,所述隔离箱(2)的左侧与活动杆(3)的两端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3)的底部与挡板(4)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隔离箱(2)的底部与灭活箱(31)固定连接,所述灭活箱(31)的顶部与第二入水口(5)的底部连通,所述灭活箱(31)左侧内边与出氧口(13)的左端连通,所述灭活箱(31)的顶部与第一电机(6)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6)的输出端与第一皮带(7)一端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皮带(7)远离第一电机(6)的一端与风扇转轴(9)的左端活动连接,所述风扇转轴(9)的表面与扇叶(10)固定连接,所述灭活箱(31)的左侧外边与第一轴套(8)连通,所述第一轴套(8)的内表面与风扇转轴(9)的表面活动连接,所述灭活箱(31)底部内壁与制氧机(1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制氧机(11)的顶部与送风口(12)的底端固定连接,的所述灭活箱(31)的底部外壁与第二电机(14)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机(14)的输出端与第二皮带(29)的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皮带(29)远离第二电机(14)的一端与搅拌转轴(27)的左端活动连接,所述搅拌转轴(27)的表面与搅拌叶(26)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转轴(27)的表面与第二轴套(28)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轴套(28)与灭活箱(31)的左侧内边连通,所述灭活箱(31)的底部外壁与脚板(15)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灭活箱(31)的底部与出水管道(16)的左端连通,所述灭活箱(31)右侧与出风口(17)连通,所述隔离箱(2)内壁的前端和后面均连接有轨道固定板(18),位于隔离箱(2)前端的轨道固定板(18)的表面与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相伊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琦硕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