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滑环CT供电系统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8132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6: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滑环CT供电系统及其装置,包括供电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实现供电单元的上电、下电和急停,所述供电单元包括锂电池柜和接触器,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电源控制面板,其中,所述电源控制面板、锂电池柜和接触器通过串、并联形成闭合回路,所述电源控制面板通过控制所述接触器的线圈控制锂电池柜的上电、下电和急停;通过设置驱动变频器和锂电池柜进行CT无滑环供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滑环供电不稳定和不便携;同时设置了自锁式带灯启动按钮作为一层保护措施,按下启动按钮,指示灯亮,电池输出回路的继电器吸合,输出端才有电压值。

A CT power supply system without slip ring and its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滑环CT供电系统及其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滑环CT供电系统及其装置。
技术介绍
CT,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它是利用精确准直的X线束、γ射线、超生波等,与灵敏度极高的探测器一通围绕人体的某一部分作一个接一个的断面扫描,具有扫描时间快,图像清晰等特点,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检查,根据所采用的射线不同可分为:X射线CT、γ射线CT以及超声CT等。目前广泛应用的CT均采用滑环由定子部分向转子部分供电,进行单向连续扫描,并利用诊断床的同步位移,获得螺旋状的扫描轨迹,在建立出断面和三维图像,滑环虽然解决了从定子部分到转子部分的电力传输,但是传输数据不稳定,同时滑环本身笨重、怕磕碰,维护成本较高,且移动式CT设备受限于供电、体积重量等因素,只能将CT安装于大型车辆上,额外配置发电机,难以发挥出移动式医疗设备优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无滑环CT供电系统及其装置,以解决CT采用滑环进行电力传输时数据传输不稳定,而且滑环本身笨重、怕磕碰、维护成本较高,受限于供电、体积重量等因素,只能将移动式CT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滑环CT供电系统,包括供电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实现供电单元的上电、下电和急停,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单元包括锂电池柜和接触器,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电源控制面板,/n其中,所述电源控制面板、锂电池柜和接触器通过串、并联形成闭合回路,所述电源控制面板通过接触器线圈控制锂电池柜的上电、下电和急停;/n其中,所述锂电池柜包括锂电池组和电池管理系统,所述锂电池组用于整个系统供电,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和锂电池组电性连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用于检测锂电池组充电状态、待机状态、工作放电状态;/n其中,所述接触器包括KM1接触器、KM2接触器,所述KM1接触器线圈、KM2接触器线圈均与电源控制面板串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滑环CT供电系统,包括供电单元和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实现供电单元的上电、下电和急停,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单元包括锂电池柜和接触器,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电源控制面板,
其中,所述电源控制面板、锂电池柜和接触器通过串、并联形成闭合回路,所述电源控制面板通过接触器线圈控制锂电池柜的上电、下电和急停;
其中,所述锂电池柜包括锂电池组和电池管理系统,所述锂电池组用于整个系统供电,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和锂电池组电性连接,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用于检测锂电池组充电状态、待机状态、工作放电状态;
其中,所述接触器包括KM1接触器、KM2接触器,所述KM1接触器线圈、KM2接触器线圈均与电源控制面板串联,所述KM1接触器包含KM1接触器线圈和KM1接触器触点,所述KM1接触器线圈用于控制KM1接触器触点的开合,所述KM2接触器包含KM2接触器线圈和KM2接触器触点,所述KM2接触器线圈用于控制KM2接触器触点的开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滑环CT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电池组包括锂电池芯,所述锂电池芯经过93串5并组成锂电池组,所述锂电池组设置有高压输出通道和低压输出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滑环CT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输出通道至少设置有一条,所述低压输出通道至少设置有一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滑环CT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包括电源管理板和控制电路,
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包括DC-DC模块和继电器模块,所述DC-DC模块和锂电池组电路连接,用于对锂电池组输出通道进行降压变换;
所述继电器模块和电池组电路连接,用于控制锂电池组输出回路的通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滑环CT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还包括保险丝,所述保险丝和继电器模块串联电路连接,所述保险丝用于对电路回路进行过载保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无滑环CT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模块包括放电继电器、预充电阻、预充继电器和充电继电器,
其中,所述预充电阻和预充继电器串联电路连接后与放电继电器并联电路连接,并与锂电池组电路连接,用于对预充电流的大小进行限制,
其中,所述充电继电器和锂电池组电路连接,用于完成锂电池组充电工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美龄吴承峰陈牧路德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大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