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末端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8033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6: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智能末端配电箱,包括机箱、三项电源指示灯、回路通断指示灯、自动/旁路旋钮、组太屏、机箱门锁、进线/出线封板、机箱散热窗、风扇,可以对对流入所述配电箱中的电压、电流进行监测,对流入所述配电箱中的电压、电流进行监测,也可以与用户终端进行数据交互,对市电掉电和烟感报警进行监测,并监控配电箱中各回路的工作状态。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为每一条用电回路提供安全稳定的用电环境。

A kind of intelligent terminal distribution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末端配电箱
本技术涉及电力安全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末端配电箱。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领域中各种电网设备的不断增加,电力负荷的需求也快速增长,其中,末端配电箱作为电力系统中的末端设备,需要具备高可靠性高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末端配电箱,可以为每一条用电回路提供安全稳定的用电环境。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末端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三项电源指示灯、回路通断指示灯、自动/旁路旋钮、组态屏、机箱门锁、进线/出线封板、机箱散热窗、风扇;所述三项电源指示灯分布于所述机箱的正面的上方;所述回路通断指示灯均匀分布于所述三项电源指示灯的下方,与所述三项电源指示灯的下方相邻,且位于所述自动/旁路旋钮的上方;所述自动/旁路旋钮位于所述回路通断指示灯的下方,位于所述组态屏的上方;所述组态屏位于所述机箱的正面的正中间;所述机箱门锁位于所述机箱正面柜门边缘的一侧;所述进线/出线封板分布于所述机箱其中一侧面的上下两端和所述机箱上面;所述机箱散热窗位于下端进线/出线封板的上方,位于所述风扇的下方;所述风扇位于上端进线/出线封板的下方,位于所述散热窗的上方;其中,所述机箱的壳体形成有腔室,所述腔室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腔室设置有进电开关;所述电监测模块、温度监测模块位于中层腔室中;下层腔室设置有出线空气开关;所述进电开关作为总配电箱的总开关;所述进电开关通过继电器连接至少一个交流接触器;所述交流接触器的输出端连接有一个所述电监测模块和一个所述温度监测模块;所述自动/旁路旋钮连接有继电器;所述继电器与交流接触器相连接;所述自动/旁路旋钮用于控制所有回路交流接触器一次性全部通电;所述自动/旁路旋钮通过旋钮开关将电压加载到中间继电器,再通过中间继电器将交流接触器的工作电压加载到所有交流接触器的控制线圈,实现交流接触器的工作。进一步地,所述三项电源指示灯包括A相、B相、C相电源指示灯,用于反应各项电源的连接状态。进一步地,所述电监测模块上连接有漏电传感器;所述机箱的门板内侧上设置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分别与各个模块单独连接。所述电监测模块包括: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所述电流传感器用于检测用电回路的电流;所述电压传感器用于检测用电回路的电压。进一步地,所述组态屏,用于显示各回路通断状态和各回路单路操控状态。进一步地,所述进线/出线封板的封板可以单独拆卸。进一步地,所述机箱进线采用三相五线制或单项三线制的进线方式。进一步地,所述机箱采用壁挂方式安装,可上进线下出线或左进线右出线。进一步地,所述机箱四边都有开孔且每个开孔都有封板。进一步地,所述智能末端配电箱具有总电压监控,且各回路具有独立的电流、剩余电流、回路开关状态检测以及温度采集功能;其中,各回路电流、剩余电流及温度均可设置安全阈值对应的阈值分闸,在所述安全阈值范围内时,自动和闸。进一步地,所述智能末端配电箱在单位时间内多次采集负载用电设备的电流波形指纹,通过与对应的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波形指纹进行对比判断是否切断负载回路供电。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智能末端配电箱对每一路的输出回路都具有独立的漏电检测、触电单路跳闸保护功能;每一路的输出单元均具有独立的负载电流检测、过载单路脱扣保护功能;每路输出之间互不干扰影响,更不会引起跳总闸恶劣工况;此外还实时检测零火电压和控制器内部温度,实时检查保护地线是否可靠连接;通过远程定时、延时开启/关闭任一回路的电源开关或顺序开启/关闭多个回路的电源开关,实现计划控制。所有采集的回路信息都可以通过网络上传至用电管理系统平台,由用电管理系统平台集中管理,同时通过智能末端配电箱用电管理系统平台中心服务器可以远程控制智能末端配电箱回路的运作以达到控制回路负荷运作的目的。达到了人身安全用电、消防安全用电、节能降耗用电的目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末端配电箱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的逻辑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壳体,2-进电开关,3-交流接触器,4-旁路开关,5-电流传感器,6-漏电传感器,7-出线空气开关,8-屏,9-控制模块,10-门板,11-温度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智能末端配电箱可以简称为配电箱。下面将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末端配电箱进行详细介绍。请参见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末端配电箱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智能末端配电箱包括机箱、三项电源指示灯、回路通断指示灯、自动/旁路旋钮、组态屏、机箱门锁、进线/出线封板、机箱散热窗和风扇。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机箱1还可以包括品牌logo。有限的,机箱1的外观尺寸可以是670mm*800mm*230mm。机箱1进线可以采用三相五线制或单项三线制的进线方式,采用壁挂式的安装方式,可上进线下出线,左进线右出线等方式,四边都有开孔且每个开孔都有封板,用户可根据现场情况灵活选用。三项电源指示灯,可以包括A相、B相、C相电源指示灯,用于反应各项电源的连接状态。可以理解的是,上述配电箱可以对市电电网电压波动实时监测,同时也对负载电流和剩余电流实时监测。具体实现中,可以监测单项/三相市电电压以及单相/三相电流和剩余电流。需要说明的是,当监测到市电电压、负载电流或者剩余电流超出预设市电电压、负载电流或者剩余电流时,上述电监测模块可以进行实时告警。各项电压或电流的检测状态可以通过三项电源指示灯2反应。回路通断指示灯,用于对各回路通断状态进行指示,点亮表示此回路打开,否则关闭。自动/旁路旋钮,用于实现一键切换配电箱自动模式和旁路模式。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自动/旁路旋钮3,可以实现一键旁路,即当智能末端配电箱发生故障而无法工作,末端负载设备又急需供电时,按下此按键,所有输出回路打开,可为末端负载设备临时供电。作为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该配电箱具有一键旁路按钮(或旋钮开关),该按钮(或旋钮开关)可实现所有回路交流接触器一次性全部通电,实现了当配电箱内的智能控制器损坏时,可以通过该(或旋钮开关)一键通电,不影响客户正常供电,原理是通过(或旋钮开关)实现将电压加载到中间继电器,再通过中间继电器将交流接触器的工作电压加载到所有交流接触器的控制线圈,实现交流接触器的工作。组态屏,用于显示各回路通断状态和各回路单路操控状态。可以理解的是,该组态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可以实时显示各回路通断状态和各回路单路操控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末端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三项电源指示灯、回路通断指示灯、自动/旁路旋钮、组态屏、机箱门锁、进线/出线封板、机箱散热窗、风扇;/n所述三项电源指示灯分布于所述机箱的正面的上方;/n所述回路通断指示灯均匀分布于所述三项电源指示灯的下方,与所述三项电源指示灯的下方相邻,且位于所述自动/旁路旋钮的上方;/n所述自动/旁路旋钮位于所述回路通断指示灯的下方,位于所述组态屏的上方;/n所述组态屏位于所述机箱的正面的正中间;/n所述机箱门锁位于所述机箱正面柜门边缘的一侧;/n所述进线/出线封板分布于所述机箱其中一侧面的上下两端和所述机箱上面;/n所述机箱散热窗位于下端进线/出线封板的上方,位于所述风扇的下方;/n所述风扇位于上端进线/出线封板的下方,位于所述散热窗的上方;/n其中,所述机箱的壳体形成有腔室,所述腔室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腔室设置有进电开关;所述电监测模块、温度监测模块位于中层腔室中;下层腔室设置有出线空气开关;/n所述进电开关作为总配电箱的总开关;所述进电开关通过继电器连接至少一个交流接触器;/n所述交流接触器的输出端连接有一个所述电监测模块和一个所述温度监测模块;/n所述自动/旁路旋钮连接有继电器;所述继电器与交流接触器相连接;所述自动/旁路旋钮用于控制所有回路交流接触器一次性全部通电;所述自动/旁路旋钮通过旋钮开关将电压加载到中间继电器,再通过中间继电器将交流接触器的工作电压加载到所有交流接触器的控制线圈,实现交流接触器的工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末端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三项电源指示灯、回路通断指示灯、自动/旁路旋钮、组态屏、机箱门锁、进线/出线封板、机箱散热窗、风扇;
所述三项电源指示灯分布于所述机箱的正面的上方;
所述回路通断指示灯均匀分布于所述三项电源指示灯的下方,与所述三项电源指示灯的下方相邻,且位于所述自动/旁路旋钮的上方;
所述自动/旁路旋钮位于所述回路通断指示灯的下方,位于所述组态屏的上方;
所述组态屏位于所述机箱的正面的正中间;
所述机箱门锁位于所述机箱正面柜门边缘的一侧;
所述进线/出线封板分布于所述机箱其中一侧面的上下两端和所述机箱上面;
所述机箱散热窗位于下端进线/出线封板的上方,位于所述风扇的下方;
所述风扇位于上端进线/出线封板的下方,位于所述散热窗的上方;
其中,所述机箱的壳体形成有腔室,所述腔室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腔室设置有进电开关;所述电监测模块、温度监测模块位于中层腔室中;下层腔室设置有出线空气开关;
所述进电开关作为总配电箱的总开关;所述进电开关通过继电器连接至少一个交流接触器;
所述交流接触器的输出端连接有一个所述电监测模块和一个所述温度监测模块;
所述自动/旁路旋钮连接有继电器;所述继电器与交流接触器相连接;所述自动/旁路旋钮用于控制所有回路交流接触器一次性全部通电;所述自动/旁路旋钮通过旋钮开关将电压加载到中间继电器,再通过中间继电器将交流接触器的工作电压加载到所有交流接触器的控制线圈,实现交流接触器的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
所述三项电源指示灯包括A相、B相、C相电源指示灯,用于反应各项电源的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龙董文龙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四方博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