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安全性的电梯缓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8030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6: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安全性的电梯缓冲器,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连接有液压缓冲机构,液压缓冲机构包括壳体和支撑杆,支撑杆与壳体滑动连接,支撑杆与底座垂直,支撑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接触板,接触板与底座平行,支撑杆固定套接有支撑板,支撑杆套接有聚氨酯缓冲件,聚氨酯缓冲件的两端分别与接触板、支撑板相抵,液压缓冲机构的外侧环绕设置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底座相抵。相比于现有的电梯缓冲器,该缓冲器以液压缓冲机构为主要受力机构辅以聚氨酯缓冲件、压缩弹簧,可靠性强、振幅低,有效保证了乘客的生命安全。

A high safety elevator buff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安全性的电梯缓冲器
本技术涉及电梯缓冲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安全性的电梯缓冲器。
技术介绍
缓冲器是提供最后一种安全保护的电梯安全装置。它安装在电梯的井道底坑内,位于轿厢和对重的正下方。当电梯在向上或向下运动中,由于钢丝绳断裂、曳引摩擦力、抱闸制动力不足或者控制系统失灵而超越终端层站底层或顶层时,将由缓冲器起缓冲作用,以避免电梯轿厢或对重直接撞底或冲顶,保护乘客和设备的安全。然而现有的电梯缓冲器仍存在缓冲效果差、受力不均匀的问题,导致在意外发生时电梯内人员受到的冲击力大以及缓冲器使用寿命较短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安全性的电梯缓冲器,包括底座,底座上固定连接有液压缓冲机构,液压缓冲机构包括壳体和支撑杆,支撑杆与壳体滑动连接,支撑杆与底座垂直,支撑杆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接触板,接触板与底座平行,支撑杆固定套接有支撑板,支撑杆套接有聚氨酯缓冲件,聚氨酯缓冲件的两端分别与接触板、支撑板相抵,液压缓冲机构的外侧环绕设置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底座相抵。进一步的,液压缓冲机构还包括塞体,塞体的形状与壳体内壁相匹配,塞体一侧与支撑杆固定连接,另一侧连接有液压弹簧,液压弹簧的另一端与壳体的底面相抵。进一步的,压缩弹簧外侧设置有伸缩套筒,伸缩套筒包括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第一筒体开设有槽体,第二筒体通过槽体与第一套筒滑动连接,第一筒体的底部与底座固定连接,第二筒体的顶部与支撑板固定连接。进一步的,伸缩套筒外侧设置有加强构件,加强构件包括限位套筒,限位套筒的底部固定套接在第一筒体的外壁,限位套筒的顶部设置有滑轮,滑轮与聚氨酯缓冲件的外壁相抵,限位套筒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杆体,若干杆体的另一端与底座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杆体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三,若干杆体之间的间隔相等。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相比于现有的电梯缓冲器,本技术中的液压缓冲机构能够承受电梯竖直方向的高速冲击力,聚氨酯缓冲件能够有效吸收撞击的冲击,降低震动幅度,压缩弹簧能够缓冲吸收缓冲器轴向之外的压力,使缓冲器受压时压缩平稳,增加缓冲器的可靠性。该缓冲器以液压缓冲机构为主要受力机构辅以聚氨酯缓冲件、压缩弹簧,可靠性强、振幅低,有效保证了乘客的生命安全。附图说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安全性的电梯缓冲器的剖视示意图。图中:1-底座、2-液压缓冲机构、21-壳体、22-支撑杆、23-塞体、24-液压弹簧、3-接触板、4-支撑板、5-聚氨酯缓冲件、6-压缩弹簧、7-伸缩套筒、71-第一筒体、72-第二筒体、8-加强构件、81-限位套筒、82-杆体、83-滑轮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内容、特点及功效,兹列举以下实施例说明。如图1中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安全性的电梯缓冲器,包括底座1,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液压缓冲机构2,液压缓冲机构2包括壳体21和支撑杆22,支撑杆22与壳体21滑动连接,支撑杆22与底座1垂直,支撑杆2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接触板3,接触板3与底座1平行,支撑杆22固定套接有支撑板4,支撑杆22套接有聚氨酯缓冲件5,聚氨酯缓冲件5的两端分别与接触板3、支撑板4相抵,液压缓冲机构2的外侧环绕设置有压缩弹簧6,压缩弹簧6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4、底座1相抵。液压缓冲机构还包括塞体23,塞体23的形状与壳体21内壁相匹配,塞体23一侧与支撑杆22固定连接,另一侧连接有液压弹簧24,液压弹簧24的另一端与壳体21的底面相抵。压缩弹簧6外侧设置有伸缩套筒7,伸缩套筒7包括第一筒体71和第二筒体72,第一筒体71开设有槽体,第二筒体72通过槽体与第一套筒滑动连接,第一筒体71的底部与底座1固定连接,第二筒体72的顶部与支撑板4固定连接。伸缩套筒7外侧设置有加强构件8,加强构件8包括限位套筒81,限位套筒81的底部固定套接在第一筒体71的外壁,限位套筒81的顶部设置有滑轮83,滑轮83与聚氨酯缓冲件5的外壁相抵,限位套筒8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若干杆体82,若干杆体82的另一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杆体82的数量大于或等于三,若干杆体82之间的间隔相等。具体的,请参阅图1,本电梯缓冲器包括底座1,底座1用于与井道底面固定连接,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液压缓冲机构2,液压缓冲机构2为本缓冲器的重要受力机构,主要包括壳体21、塞体23、支撑杆22,支撑杆22和塞体23固定连接并且与壳体21滑动连接,壳体21内还设置有液压弹簧24,电梯重力压向支撑杆22时,壳体21内的流体压力以及液压弹簧24的弹力能有效吸收电梯的冲击力,支撑杆22的端部连接有接触板3,接触板3与电梯的底板平行,受到电梯冲击时能均匀的将压力向下传递,支撑杆22的中段固定套接有支撑板4,支撑板4的上下板面分别抵接有聚氨酯缓冲件5、压缩弹簧6,两者用于加强本缓冲器的性能,聚氨酯缓冲件5的质地较软,同时抗压性能好和反弹小,在电梯冲撞时能够有效吸收冲击,降低电梯的震动幅度,保护乘客安全,压缩弹簧6环绕设置于液压缓冲机构2外侧,能够缓冲吸收缓冲器轴向之外的压力,使缓冲器受压时压缩平稳,增加缓冲器的可靠性同时提高使用寿命。伸缩套筒7设置于压缩弹簧6的外侧,可随着缓冲器的动作而伸缩,主要用于加强缓冲器的结构强度,同时将压缩弹簧6与外部隔绝,减少外部环境对压缩弹簧6的腐蚀破坏,提高压缩弹簧6的使用寿命。伸缩套筒7外套设有加强构件8,加强构件8包括套设在伸缩套筒7外的限位套筒81,限位套筒81通过杆体82与底座1固定连接,加强构件8用于固定缓冲器的位置,保证其垂直度,防止缓冲器收到轴向之外的压力而弯曲受损。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相比于现有的电梯缓冲器,本技术中的液压缓冲机构2能够承受电梯竖直方向的高速冲击力,聚氨酯缓冲件5能够有效吸收撞击的冲击,降低震动幅度,压缩弹簧6能够缓冲吸收缓冲器轴向之外的压力,使缓冲器受压时压缩平稳,增加缓冲器的可靠性。该缓冲器以液压缓冲机构2为主要受力机构辅以聚氨酯缓冲件5、压缩弹簧6,可靠性强、振幅低,有效保证了乘客的生命安全。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安全性的电梯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液压缓冲机构(2),所述液压缓冲机构(2)包括壳体(21)和支撑杆(22),所述支撑杆(22)与壳体(21)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22)与底座(1)垂直,所述支撑杆(2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接触板(3),所述接触板(3)与底座(1)平行,所述支撑杆(22)固定套接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杆(22)套接有聚氨酯缓冲件(5),所述聚氨酯缓冲件(5)的两端分别与接触板(3)、支撑板(4)相抵,所述液压缓冲机构(2)的外侧环绕设置有压缩弹簧(6),所述压缩弹簧(6)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4)、底座(1)相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安全性的电梯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液压缓冲机构(2),所述液压缓冲机构(2)包括壳体(21)和支撑杆(22),所述支撑杆(22)与壳体(21)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杆(22)与底座(1)垂直,所述支撑杆(22)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接触板(3),所述接触板(3)与底座(1)平行,所述支撑杆(22)固定套接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杆(22)套接有聚氨酯缓冲件(5),所述聚氨酯缓冲件(5)的两端分别与接触板(3)、支撑板(4)相抵,所述液压缓冲机构(2)的外侧环绕设置有压缩弹簧(6),所述压缩弹簧(6)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板(4)、底座(1)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高安全性的电梯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缓冲机构(2)还包括塞体(23),所述塞体(23)的形状与壳体(21)内壁相匹配,所述塞体(23)一侧与支撑杆(22)固定连接,另一侧连接有液压弹簧(24),所述液压弹簧(24)的另一端与壳体(21)的底面相抵。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民张均发
申请(专利权)人:快速西奥电梯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