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缆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具有可调整内部空间的电缆运送装置,包括底座、固定柱和缓震筒,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有固定柱,且固定柱安装在缓震筒的内部,并且缓震筒固定在壳体的下端,所述壳体上安装有第一控制杆,所述第一竖杆安装在第一竖孔的内部,所述推板的上端固定有工作杆,所述挤压槽和线缆筒相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杆和第二竖杆相连接,所述连接筒安装在功能槽的内部,所述壳体上安装有活动门。该具有可调整内部空间的电缆运送装置,设计了具有限位卡合功能的结构,解决了传统装置不方便对不同尺寸电缆卷进行固定的问题,同时设计了具有缓震功能的结构,解决了传统装置对线缆卷保护不充分的问题。
Cable carrier with adjustable internal sp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可调整内部空间的电缆运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缆
,具体为一种具有可调整内部空间的电缆运送装置。
技术介绍
电缆是一种电力系统中常用的传输介质,通过电缆对电力进行转移传输,方便人员对电力的使用,其中电缆的质量决定了电力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大小。随着电缆的使用,在对电缆进行安装使用过程中常常需要对电缆进行转移,通常使用电缆筒对电缆进行收卷,进一步对电缆卷进行转移,传统卡车在对电缆卷进行转移过程中不方便对不同尺寸电缆卷进行固定,导致需要进一步通过绳索对电缆卷进行捆绑固定,同时无法在转移过程中对线缆卷上的电缆进行保护。综上所述,现有的电缆在转移时存在着不方便对不同尺寸电缆卷进行固定和对线缆卷保护不充分的缺点。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电缆在转移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可调整内部空间的电缆运送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不方便对不同尺寸电缆卷进行固定和对线缆卷保护不充分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可调整内部空间的电缆运送装置,包括底座、固定柱和缓震筒,所述底座的上端固定有固定柱,且固定柱安装在缓震筒的内部,并且缓震筒固定在壳体的下端,同时壳体设置在底座的上方,所述壳体上安装有第一控制杆,且第一控制杆和第一竖杆相连接,并且第一竖杆安装在壳体上,所述第一竖杆安装在第一竖孔的内部,且第一竖孔开设在推板上,并且推板安装在壳体上,所述推板的上端固定有工作杆,且工作杆安装在挤压筒的内部,并且挤压筒安装在挤压槽的内部,同时挤压槽开设在壳体的内壁上,所述挤压槽和线缆筒相连接,且线缆筒设置在壳体的内部,并且壳体上安装有第二控制杆,所述第二控制杆和第二竖杆相连接,且第二竖杆安装在壳体上,并且第二竖杆安装在连接筒的内部,所述连接筒安装在功能槽的内部,且功能槽开设在第二竖杆上,并且连接筒固定在挤压板的上端,同时挤压板设置在线缆筒的上方,所述壳体上安装有活动门。优选的,所述底座的上端等间距分布有固定柱,且固定柱和缓震筒为滑动连接,并且缓震筒等间距分布在壳体的下端。优选的,所述第一控制杆上设置的锥齿轮和第一竖杆上设置的锥齿轮为啮合连接,且第一竖杆和第一竖孔为螺纹连接,并且第一竖杆关于推板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优选的,所述工作杆和挤压筒为滑动连接,且挤压筒和挤压槽为滑动连接,并且挤压筒等间距分布在壳体上。优选的,所述挤压筒纵截面的形状为直角梯形,并且挤压筒和线缆筒为卡合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控制杆上设置的锥齿轮和第二竖杆上设置的锥齿轮为啮合连接,且第二竖杆和连接筒为螺纹连接,并且连接筒和功能槽为滑动连接,同时连接筒关于挤压板的中心线对称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可调整内部空间的电缆运送装置,采用新型的结构设计,设计了具有限位卡合功能的结构,解决了传统装置不方便对不同尺寸电缆卷进行固定的问题,同时设计了具有缓震功能的结构,解决了传统装置对线缆卷保护不充分的问题;1.通过将线缆筒推入到壳体的内部,线缆筒对挤压筒进行挤压,通过挤压筒对线缆筒进行卡合限位,进一步通过对第二控制杆的控制,实现挤压板对线缆筒上部的挤压,从而实现对装置上线缆筒的限位,通过对第二控制杆和第一控制杆的控制,实现挤压板和挤压筒对线缆筒位置的解除固定,进一步实现对装置上线缆筒的卸下,解决了传统装置不方便对不同尺寸电缆卷进行固定的问题;2.通过底座下方设置的滚轮实现对装置整体进行转移,通过固定柱和缓震筒之间的弹簧对底座和壳体之间的震动进行吸收缓冲,进一步通过壳体带动缓震筒在固定柱上进行滑动,实现对壳体内部线缆筒的保护,解决了传统装置对线缆卷保护不充分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挤压筒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2、固定柱;3、缓震筒;4、壳体;5、第一控制杆;6、第一竖杆;7、第一竖孔;8、推板;9、工作杆;10、挤压筒;11、挤压槽;12、线缆筒;13、第二控制杆;14、第二竖杆;15、连接筒;16、功能槽;17、挤压板;18、活动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可调整内部空间的电缆运送装置,包括底座1、固定柱2、缓震筒3、壳体4、第一控制杆5、第一竖杆6、第一竖孔7、推板8、工作杆9、挤压筒10、挤压槽11、线缆筒12、第二控制杆13、第二竖杆14、连接筒15、功能槽16、挤压板17和活动门18,底座1的上端固定有固定柱2,且固定柱2安装在缓震筒3的内部,并且缓震筒3固定在壳体4的下端,同时壳体4设置在底座1的上方,壳体4上安装有第一控制杆5,且第一控制杆5和第一竖杆6相连接,并且第一竖杆6安装在壳体4上,第一竖杆6安装在第一竖孔7的内部,且第一竖孔7开设在推板8上,并且推板8安装在壳体4上,推板8的上端固定有工作杆9,且工作杆9安装在挤压筒10的内部,并且挤压筒10安装在挤压槽11的内部,同时挤压槽11开设在壳体4的内壁上,挤压槽11和线缆筒12相连接,且线缆筒12设置在壳体4的内部,并且壳体4上安装有第二控制杆13,第二控制杆13和第二竖杆14相连接,且第二竖杆14安装在壳体4上,并且第二竖杆14安装在连接筒15的内部,连接筒15安装在功能槽16的内部,且功能槽16开设在第二竖杆14上,并且连接筒15固定在挤压板17的上端,同时挤压板17设置在线缆筒12的上方,壳体4上安装有活动门18。本例中底座1的上端等间距分布有固定柱2,且固定柱2和缓震筒3为滑动连接,并且缓震筒3等间距分布在壳体4的下端,这种设计保证了底座1能够有效通过固定柱2在缓震筒3上进行运动,从而使缓震筒3内部设置的弹簧能够有效对底座1和壳体4之间的震动进行缓冲;第一控制杆5上设置的锥齿轮和第一竖杆6上设置的锥齿轮为啮合连接,且第一竖杆6和第一竖孔7为螺纹连接,并且第一竖杆6关于推板8的中心线对称设置,这种设计保证了第一控制杆5能够有效带动第一竖杆6运动,第一竖杆6能够有效通过第一竖孔7带动推板8运动,从而进一步带动装置上具有卡合功能的结构运动;工作杆9和挤压筒10为滑动连接,且挤压筒10和挤压槽11为滑动连接,并且挤压筒10等间距分布在壳体4上,这种设计保证了推板8能够有效通过工作杆9带动挤压筒10在挤压槽11中进行运动,挤压筒10能够有效对壳体4中的线缆筒12进行卡合限位;挤压筒10纵截面的形状为直角梯形,并且挤压筒10和线缆筒12为卡合连接,这种设计保证了挤压筒10的直角边能够有效对线缆筒12进行卡合,从而使壳体4上的线缆筒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具有可调整内部空间的电缆运送装置,包括底座(1)、固定柱(2)和缓震筒(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固定有固定柱(2),且固定柱(2)安装在缓震筒(3)的内部,并且缓震筒(3)固定在壳体(4)的下端,同时壳体(4)设置在底座(1)的上方,所述壳体(4)上安装有第一控制杆(5),且第一控制杆(5)和第一竖杆(6)相连接,并且第一竖杆(6)安装在壳体(4)上,所述第一竖杆(6)安装在第一竖孔(7)的内部,且第一竖孔(7)开设在推板(8)上,并且推板(8)安装在壳体(4)上,所述推板(8)的上端固定有工作杆(9),且工作杆(9)安装在挤压筒(10)的内部,并且挤压筒(10)安装在挤压槽(11)的内部,同时挤压槽(11)开设在壳体(4)的内壁上,所述挤压槽(11)和线缆筒(12)相连接,且线缆筒(12)设置在壳体(4)的内部,并且壳体(4)上安装有第二控制杆(13),所述第二控制杆(13)和第二竖杆(14)相连接,且第二竖杆(14)安装在壳体(4)上,并且第二竖杆(14)安装在连接筒(15)的内部,所述连接筒(15)安装在功能槽(16)的内部,且功能槽(16)开设在第二竖杆(14)上,并且连接筒(15)固定在挤压板(17)的上端,同时挤压板(17)设置在线缆筒(12)的上方,所述壳体(4)上安装有活动门(18)。/n...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可调整内部空间的电缆运送装置,包括底座(1)、固定柱(2)和缓震筒(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固定有固定柱(2),且固定柱(2)安装在缓震筒(3)的内部,并且缓震筒(3)固定在壳体(4)的下端,同时壳体(4)设置在底座(1)的上方,所述壳体(4)上安装有第一控制杆(5),且第一控制杆(5)和第一竖杆(6)相连接,并且第一竖杆(6)安装在壳体(4)上,所述第一竖杆(6)安装在第一竖孔(7)的内部,且第一竖孔(7)开设在推板(8)上,并且推板(8)安装在壳体(4)上,所述推板(8)的上端固定有工作杆(9),且工作杆(9)安装在挤压筒(10)的内部,并且挤压筒(10)安装在挤压槽(11)的内部,同时挤压槽(11)开设在壳体(4)的内壁上,所述挤压槽(11)和线缆筒(12)相连接,且线缆筒(12)设置在壳体(4)的内部,并且壳体(4)上安装有第二控制杆(13),所述第二控制杆(13)和第二竖杆(14)相连接,且第二竖杆(14)安装在壳体(4)上,并且第二竖杆(14)安装在连接筒(15)的内部,所述连接筒(15)安装在功能槽(16)的内部,且功能槽(16)开设在第二竖杆(14)上,并且连接筒(15)固定在挤压板(17)的上端,同时挤压板(17)设置在线缆筒(12)的上方,所述壳体(4)上安装有活动门(18)。
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国强,张雁,袁洪亮,王兵辉,程九忠,盛婷玉,张智,高正强,李翠翠,任福荣,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赵瑞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