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气工程用放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放线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电气工程用放线装置。
技术介绍
线缆在出厂时,通常都是整体包装的形式,既包装形式为盘线,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经常只需要盘线中的一段,因此需要将盘线拉出,并进行裁剪,传统的拉出方式为将线盘放在地上,人为的慢慢的将线缆拉出,在这过程中需要工人不停的调整线盘,耗时耗力,虽然现有的技术中存在辅助放线的装置,但是往往只能一个一个的线盘操作,即一个线盘使用完后,再将另一个线盘放到放线装置上,同样影响了工作效率,另外,在将线缆拉出时往往会通过放线环,来为线缆导向,但是现有的放线环为固定位置设置,这样在拉线过程中会对线缆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气工程用放线装置,其结构合理,可多线盘轮流拉线,方便快捷,且不会对线缆造成损坏。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气工程用放线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为长方体结构,所述底座一侧边缘滑动设有放线柱,所述放线柱的滑动放向平行于底座侧边,所述放线柱顶端固定设有放线环,所述底座上相对放线柱一侧的边缘固定设有平行于放线柱滑动方向的长方形的挡板,所述放线柱和挡板之间的底座相对两侧分别固定设有线盘架,两个所述线盘架相对侧壁上分别设有垂直于底座的长条形的凹槽,所述凹槽贯穿线盘架的上端,两侧所述凹槽之间从上至下依次配合设有至少三个横轴,所述横轴上转动套接设有线盘,所述横轴平行于放线柱滑动方向,并且两端下方的线盘架的相对两侧设有贯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垂直于横轴,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气工程用放线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为长方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一侧边缘滑动设有放线柱(2),所述放线柱(2)的滑动放向平行于底座(1)侧边,所述放线柱(2)顶端固定设有放线环(3),所述底座(1)上相对放线柱(2)一侧的边缘固定设有平行于放线柱(2)滑动方向的长方形的挡板(4),所述放线柱(2)和挡板(4)之间的底座(1)相对两侧分别固定设有线盘架(5),两个所述线盘架(5)相对侧壁上分别设有垂直于底座(1)的长条形的凹槽(6),所述凹槽(6)贯穿线盘架(5)的上端,两侧所述凹槽(6)之间从上至下依次配合设有至少三个横轴(7),所述横轴(7)上转动套接设有线盘(8),所述横轴(7)平行于放线柱(2)滑动方向,并且两端下方的线盘架(5)的相对两侧设有贯通的通孔(9),所述通孔(9)垂直于横轴(7),所述通孔(9)内插接设有挡板二(10),所述凹槽(6)下方设有与横轴(7)相配合的开口(13),所述开口(13)朝向挡板(4),所述开口(13)中心到底座(1)的距离与线盘(8)的最大半径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气工程用放线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为长方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一侧边缘滑动设有放线柱(2),所述放线柱(2)的滑动放向平行于底座(1)侧边,所述放线柱(2)顶端固定设有放线环(3),所述底座(1)上相对放线柱(2)一侧的边缘固定设有平行于放线柱(2)滑动方向的长方形的挡板(4),所述放线柱(2)和挡板(4)之间的底座(1)相对两侧分别固定设有线盘架(5),两个所述线盘架(5)相对侧壁上分别设有垂直于底座(1)的长条形的凹槽(6),所述凹槽(6)贯穿线盘架(5)的上端,两侧所述凹槽(6)之间从上至下依次配合设有至少三个横轴(7),所述横轴(7)上转动套接设有线盘(8),所述横轴(7)平行于放线柱(2)滑动方向,并且两端下方的线盘架(5)的相对两侧设有贯通的通孔(9),所述通孔(9)垂直于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