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形电池盖板上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79516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方形电池盖板上料机构,包括托盘自动上料机构、托盘夹紧机构、托盘自动下料机构、托盘转运机构以及盖板转运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自动高效的完成电池盖板上料及托盘运输的操作,降低了人工劳动量,提升了生产效率;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设备结构紧凑,占用空间较小,易于安装和维护,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形电池盖板上料机构。

A feeding mechanism of square battery cover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形电池盖板上料机构
本技术涉及方形电池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形电池盖板上料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电池盖板的上料主要依靠人工作业,电池盖板上料是由人工将若干个电池盖板依次放入托盘内,再将托盘运输至生产输送线,将托盘内的盖板转运至生产输送线上,而托盘也需要集中转运,以供后续装载盖板;因为缺乏适配的盖板及托盘的上料设备,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增加了劳动强度,也影响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形电池盖板上料机构,实现方形电池盖板的自动上料,及托盘的转运。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方形电池盖板上料机构,包括:托盘自动上料机构,该盖板自动上料机构包括沿水平方向布置的第一伺服模组,以及沿竖直方向布置的第二伺服模组;所述第二伺服模组位于第一伺服模组的一端;所述第一伺服模组的滑台上固定有上料托盘支撑座,所述第二伺服模组的滑台上固定有上料托盘支撑架;托盘夹紧机构,该托盘夹紧机构用于限位上料托盘支撑架上最上层的托盘;托盘自动下料机构,该托盘自动下料机构与托盘自动上料机构并列排布,托盘自动下料机构包括沿水平方向布置的第三伺服模组,以及沿竖直方向布置的第四伺服模组;所述第三伺服模组位于第四伺服模组的一端;所述第三伺服模组的滑台上固定有下料托盘支撑座,所述第四伺服模组的滑台上固定有下料托盘支撑架;托盘转运机构,该托盘转运机构包括沿水平方向布置的第五伺服模组,所述第五伺服模组位于第二伺服模组和第四伺服模组的上端同侧,第五伺服模组的滑台上固定有气缸支架,所述气缸支架上固定有升降气缸一,所述升降气缸一的下端连接有吸盘,所述吸盘位于上料托盘支撑架的上方;盖板转运机构,该盖板转运机构包括沿水平方向布置的第六伺服模组,所述第六伺服模组的滑台上固定有升降气缸二,所述升降气缸二的下端连接有平行气爪,所述平行气爪连接有盖板夹具,所述盖板夹具位于上料托盘支撑架的上方。优选的,所述第一伺服模组与第二伺服模组相邻的一端两侧对称设置有四个立柱,所述的四个立柱的上端共同固定有矩形框架,所述托盘夹紧机构包括至少两个固定于矩形框架上的限位气缸,所述限位气缸的活塞杆端朝向矩形框架内部并连接有托盘挡块。优选的,所述托盘挡块为铁氟龙材质。优选的,所述盖板夹具为聚乙烯材质。优选的,还包括支撑块一和支撑块二,所述第二伺服模组和第四伺服模组固定于支撑块一的同侧,所述第五伺服模组固定于支撑块一的顶部;所述第六伺服模组固定于支撑块二的顶部。优选的,所述上料托盘支撑架和下料托盘支撑架均包括两个支撑杆,所述的上料托盘支撑座和下料托盘支撑座分别位于对应的两个支撑杆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能够自动高效的完成电池盖板上料及托盘运输的操作,降低了人工劳动量,提升了生产效率;且本技术的设备结构紧凑,占用空间较小,易于安装和维护,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方形电池盖板上料机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托盘夹紧机构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盖板转运机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1-第一伺服模组、12-第二伺服模组、13-上料托盘支撑座、14-上料托盘支撑架、21-立柱、22-矩形框架、23-限位气缸、24-托盘挡块、31-第三伺服模组、32-第四伺服模组、33-下料托盘支撑座、34-下料托盘支撑架、41-第五伺服模组、42-支撑块一、43-气缸支架、44-升降气缸一、45-吸盘、51-第六伺服模组、52-支撑块二、53-升降气缸二、54-平行气爪、55-盖板夹具、6-托盘、7-电池盖板、8-输送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所示的一种方形电池盖板上料机构,包括托盘自动上料机构、托盘夹紧机构、托盘自动下料机构、托盘转运机构以及盖板转运机构。该盖板自动上料机构包括沿水平方向布置的第一伺服模组11,以及沿竖直方向布置的第二伺服模组12;图1中本实施例的第一伺服模组11(第三伺服模组31)固定于工作台下方,工作台表面开设槽供第一伺服模组11的滑台伸出移动,实际并不局限于图1所示的安装方式,本实施例仅仅为一种参考,也可以将整个第一伺服模组11安装在工作台表面,相应的减少上料托盘支撑座13上堆叠的托盘6数量即可。第二伺服模组12位于第一伺服模组11的一端,第一伺服模组11的滑台上固定有上料托盘支撑座13,第二伺服模组12的滑台上固定有上料托盘支撑架14。本实施例中的上料托盘支撑架14采用两个垂直连接在滑台上的两个支撑杆结构,上料托盘支撑座13位于两个支撑杆之间,互不干涉。托盘夹紧机构用于限位上料托盘支撑架14上最上层的托盘6,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在第一伺服模组1与第二伺服模组2相邻的一端两侧对称设置四个立柱21,参照图2所示,四个立柱21的上端共同固定有矩形框架22,托盘夹紧机构为三个固定于矩形框架22上的限位气缸23,限位气缸23的活塞杆端朝向矩形框架22内部并连接有托盘挡块24。托盘挡块24优选为铁氟龙材质,通过三个托盘挡块24可以对最上层的托盘6夹紧固定,以方便在对托盘6内的电池盖板7转运时保持稳定。托盘自动下料机构与托盘自动上料机构并列排布,托盘自动下料机构的结构与托盘自带上料机构基本相同,包括沿水平方向布置的第三伺服模组31,以及沿竖直方向布置的第四伺服模组32。第三伺服模组31位于第四伺服模组32的一端;第三伺服模组31的滑台上固定有下料托盘支撑座33,第四伺服模组的滑台上固定有下料托盘支撑架34。下料托盘支撑架34同样采用垂直连接在滑台上的两个支撑杆结构。托盘转运机构包括沿水平方向布置的第五伺服模组41,可以设置支撑块一42,将第二伺服模组12和第四伺服模组32固定于支撑块一42的同侧,第五伺服模组41固定于支撑块一42的顶部(第五伺服模组41则位于第二伺服模组12和第四伺服模组32的上端同侧)。第五伺服模组41的滑台上固定有气缸支架43,气缸支架43上固定有升降气缸一44,升降气缸一44的下端连接有吸盘45,吸盘45位于上料托盘支撑架14的上方。此处的升降气缸一44用于驱动吸盘45升降抓取托盘6,也可以通过伺服模组进行替换,实现相同的功能即可。盖板转运机构包括沿水平方向布置的第六伺服模组51,可以将第六伺服模组51固定在支撑块二52的顶部,支撑块二52高度高于支撑块一42。第六伺服模组51的滑台上固定有升降气缸二53,参照图3所示,升降气缸二53的下端连接有平行气爪54,平行气爪54连接有盖板夹具55,盖板夹具55位于上料托盘支撑架14的上方,盖板夹具55优选为聚乙烯材质。升降气缸二53用于驱动盖板夹具55升降抓取电池盖板7,也可以通过伺服模组进行替换,实现相同的功能即可。为了便于调控,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现有技术及具体需求,在各机构衔接处设置相应的传感器,配合检测托盘及电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方形电池盖板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托盘自动上料机构,该盖板自动上料机构包括沿水平方向布置的第一伺服模组,以及沿竖直方向布置的第二伺服模组;所述第二伺服模组位于第一伺服模组的一端;所述第一伺服模组的滑台上固定有上料托盘支撑座,所述第二伺服模组的滑台上固定有上料托盘支撑架;/n托盘夹紧机构,该托盘夹紧机构用于限位上料托盘支撑架上最上层的托盘;/n托盘自动下料机构,该托盘自动下料机构与托盘自动上料机构并列排布,托盘自动下料机构包括沿水平方向布置的第三伺服模组,以及沿竖直方向布置的第四伺服模组;所述第三伺服模组位于第四伺服模组的一端;所述第三伺服模组的滑台上固定有下料托盘支撑座,所述第四伺服模组的滑台上固定有下料托盘支撑架;/n托盘转运机构,该托盘转运机构包括沿水平方向布置的第五伺服模组,所述第五伺服模组位于第二伺服模组和第四伺服模组的上端同侧,第五伺服模组的滑台上固定有气缸支架,所述气缸支架上固定有升降气缸一,所述升降气缸一的下端连接有吸盘,所述吸盘位于上料托盘支撑架的上方;/n盖板转运机构,该盖板转运机构包括沿水平方向布置的第六伺服模组,所述第六伺服模组的滑台上固定有升降气缸二,所述升降气缸二的下端连接有平行气爪,所述平行气爪连接有盖板夹具,所述盖板夹具位于上料托盘支撑架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形电池盖板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托盘自动上料机构,该盖板自动上料机构包括沿水平方向布置的第一伺服模组,以及沿竖直方向布置的第二伺服模组;所述第二伺服模组位于第一伺服模组的一端;所述第一伺服模组的滑台上固定有上料托盘支撑座,所述第二伺服模组的滑台上固定有上料托盘支撑架;
托盘夹紧机构,该托盘夹紧机构用于限位上料托盘支撑架上最上层的托盘;
托盘自动下料机构,该托盘自动下料机构与托盘自动上料机构并列排布,托盘自动下料机构包括沿水平方向布置的第三伺服模组,以及沿竖直方向布置的第四伺服模组;所述第三伺服模组位于第四伺服模组的一端;所述第三伺服模组的滑台上固定有下料托盘支撑座,所述第四伺服模组的滑台上固定有下料托盘支撑架;
托盘转运机构,该托盘转运机构包括沿水平方向布置的第五伺服模组,所述第五伺服模组位于第二伺服模组和第四伺服模组的上端同侧,第五伺服模组的滑台上固定有气缸支架,所述气缸支架上固定有升降气缸一,所述升降气缸一的下端连接有吸盘,所述吸盘位于上料托盘支撑架的上方;
盖板转运机构,该盖板转运机构包括沿水平方向布置的第六伺服模组,所述第六伺服模组的滑台上固定有升降气缸二,所述升降气缸二的下端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洋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