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凝胶膜加工的上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27876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5: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属于凝胶膜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凝胶膜加工的上料系统,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上表面左右两侧的立板,两侧的所述立板之间上下侧均通过转轴横向安装有支撑辊,所述支撑辊的外壁上设置有传输带,所述支撑辊内转轴的左端贯穿左侧的立板,所述转轴的左端上连接有传动带轮,上下侧的所述传动带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右侧的所述立板的右侧壁上通过电机座安装有驱动电机,通过两个支撑辊及其上的传输带进行传输的作用,能够同时进行两路原料进行输出的作用;通过限高档杆的设置,能够对输出的原料进行压紧限位,从而保证原料的平整,且配合厚度监测传感组件的使用,能够实时监测原料的厚度,从而进行及时的调整作用。

A feeding system for gel film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凝胶膜加工的上料系统
本技术涉及凝胶膜加工
,具体为一种凝胶膜加工的上料系统。
技术介绍
凝胶面膜或者凝胶眼膜等凝胶敷膜采用具有美容功效的水凝胶材质是水溶性水凝胶,它以水为分散介质,当把凝胶贴到皮肤上时,受到体温的影响,凝胶内部的物理结构从固态变成液态,并渗透到皮肤里。因此,在以水凝胶为基地材质的面膜内注入胶原蛋白、透明质酸、熊果苷、烟酰胺等有效成分,可制成多种功能的面膜。相较于传统材质面膜,水溶性水凝胶的果冻状精华成分不易蒸发、干燥,其退热舒缓的效果对急性皮肤损伤(如过敏、长痘、擦伤)有良好效果。现有的上料设备上料效率较低,且上料后容易出现原料表面不平整的情况,且难以及时的发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凝胶膜加工的上料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上料设备上料效率较低,且上料后容易出现原料表面不平整的情况,且难以及时的发现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凝胶膜加工的上料系统,包括底板和设置在底板上表面左右两侧的立板,两侧的所述立板之间上下侧均通过转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凝胶膜加工的上料系统,包括底板(1)和设置在底板(1)上表面左右两侧的立板(2),其特征在于:两侧的所述立板(2)之间上下侧均通过转轴横向安装有支撑辊(3),所述支撑辊(3)的外壁上设置有传输带,所述支撑辊(3)内转轴的左端贯穿左侧的立板(2),所述转轴的左端上连接有传动带轮(4),上下侧的所述传动带轮(4)之间通过皮带连接,右侧的所述立板(2)的右侧壁上通过电机座安装有驱动电机(5),所述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其中一个转轴连接,两侧的所述立板(2)相视侧壁上下侧对应位置上均连接有支杆(6),两侧的所述立板(2)上对应的支杆(6)的相视端上均固定设置有聚流板(7),两侧的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凝胶膜加工的上料系统,包括底板(1)和设置在底板(1)上表面左右两侧的立板(2),其特征在于:两侧的所述立板(2)之间上下侧均通过转轴横向安装有支撑辊(3),所述支撑辊(3)的外壁上设置有传输带,所述支撑辊(3)内转轴的左端贯穿左侧的立板(2),所述转轴的左端上连接有传动带轮(4),上下侧的所述传动带轮(4)之间通过皮带连接,右侧的所述立板(2)的右侧壁上通过电机座安装有驱动电机(5),所述驱动电机(5)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与其中一个转轴连接,两侧的所述立板(2)相视侧壁上下侧对应位置上均连接有支杆(6),两侧的所述立板(2)上对应的支杆(6)的相视端上均固定设置有聚流板(7),两侧的所述聚流板(7)之间的下侧设置有限高档杆(8),所述聚流板(7)、限高档杆(8)均位于支撑辊(3)的上侧,所述聚流板(7)朝向支撑辊(3)中部的一侧壁上设置有厚度监测传感组件(9),两侧的所述立板(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胜伟徐绍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科瑞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