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端门翻转收容机构及可折叠的集装箱,集装箱包括箱顶、箱底、侧壁和端门,箱底上设置有收容部,箱顶和箱底分别与侧壁铰接形成装卸空间,端门可完全打开地形成装卸口;端门翻转收容机构包括设置于端门上的限位块组件和设置于收容部的端部的用于对限限位块组件进行限位的限位槽,限位块组件包括固定轴和绕固定轴转动的限位块,固定轴固定于靠近端门的侧壁底端的位置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端门翻转收容机构使端门在装卸货物时使端门在折叠过程中不脱离集装箱进行翻转,操作轻松便捷。而且装卸时可仅展开装卸空间使端门完全打开形成装卸口,减少作业障碍,使装卸作业多方位灵活进行,提升装卸效率。
An end door overturning receiving mechanism and a foldable contai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端门翻转收容机构及可折叠的集装箱
本技术涉及物流运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端门翻转收容机构及可折叠的集装箱。
技术介绍
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世界范围内的国际贸易和海运存在严重不平衡性,其中亚洲、北美航线和亚欧航线表现尤为显著。这种不平衡性导致大量空箱在世界范围内流转。20世纪70年代,SeaContainer公司以及FallpacAB公司和BrascoTechnik公司先后推出了折叠式集装箱,但均止步于样箱或小批量生产,未投入广泛使用。据欧盟统计,2005年-2009年间,全球海运集装箱中超过20%为空箱,陆运集装箱中约40%为空箱,另据有关公司调查,在集装箱的使用过程中,空箱闲置和调运时间约占56%,为解决空箱调运问题,航运公司不得不耗费大量人力、物力;2008年全球航运公司用于空箱调运的费用高达约330亿美元。为降低因空箱闲置和调运而增加的成本,业内开始研发折叠式集装箱。SIO集装箱是由瑞士SIOContainer公司研发的20英尺折叠式干货集装箱,由7块可拆卸的部件组成,其空箱质量比普通集装箱的空箱质量重,拆卸后6个箱子的堆叠体积与一个普通箱子体积相当。除门端部件通过铰链连接外,其他部件均依靠锁定机构固定,由3名操作人员在一台叉车或辅助定位工装配合下进行拆卸和组装。Fallpac集装箱的折叠方法是,首先拆卸顶板,然后将短板和侧板向底板方向折叠,最后盖上顶板,2名工人在一台叉车的配合下折叠或组装,主要应用于铁路运输,虽未发现明显的技术问题或严重的设计缺陷,但由于空箱质量较重,运输和吊装效率低下,导致难以推广应用。Cargoshell集装箱采用复合材料,空箱质量比欧通集装箱的空箱质量轻25%,箱体不干扰电子信号,有利于在箱内安装全球定位系统等电子设备。生产过程中CO2排放量仅为普通集装箱生产过程中CO2排放量的1/3。箱体无需喷漆,能够有效减少因喷漆造成的环境污染,箱体绝缘且耐腐蚀,维护成本较低,折叠后的高度仅为展开状态下高度的1/4。门的设计也由最初的卷帘门改为与普通集装箱一样的对开门结构。在实施折叠、展开操作时,可从集装箱顶板中部单点起吊,从而避免顶板弯曲变形。Foltainer集装箱也是20英尺折叠式干货集装箱,折叠后的高度为展开状态下高度的1/3。Foltainer集装箱与Cargoshell集装箱类似,两者的侧板均以X形向内折叠,不同的是,Foltainer集装箱的前后端部绕门槛或前端下两处铰链向内折叠,且底部装有弹簧,能够减小折叠和展开过程中的冲击力。Foltainer集装箱折叠时,外门框的外立柱随侧板折叠,内门框的内角柱随门板部件折叠,箱体展开后,外门框的门楣上梁与内门框的门楣下梁采用小锁杆连接,从而使内外门框连在一起。此外门段铰链采用特殊设计,单一门扇装有两排铰链,2排铰链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使门扇绕两套翻转轴翻转,开门角度可达270度。综上可以看出,对于可折叠的集装箱,如何设置其折叠或拆装方式以及可折叠或拆卸结构以及收容方式和结构,特别是门,极大制约了集装箱的折叠方式和折叠效果,以及装卸作业的操作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装卸时能方便端门相对于箱底翻转完全打开且不用拆卸脱离集装箱的一种端门翻转收容机构及可折叠的集装箱。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端门翻转收容机构,用于集装箱,所述集装箱包括箱顶、箱底、侧壁和端门,箱底上设置有用于容置端门的收容部,箱顶和箱底分别与侧壁的上端和下端铰接形成装卸空间,端门可完全打开地收容于收容部形成装卸口;所述端门翻转收容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端门上的限位块组件和设置于收容部的端部的用于对限限位块组件进行限位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块组件包括固定轴和绕所述固定轴转动的限位块,所述固定轴固定于靠近端门的侧壁底端的位置处,当端门需要展开时,将端门从收容部向外拉出,使所述限位块组件设置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端门跟随所述限位块绕所述固定轴的转动而相对于所述箱底翻转至垂直于所述箱底设置,当端门需要收容时,所述限位块组件脱离于所述限位槽,所述端门跟随所述限位块向内运动收容于所述收容部内。进一步地,本技术的端门翻转收容机构,所述限位块为圆柱形的滚轮,设置于所述固定轴上,所述滚轮绕所述固定轴旋转。进一步地,本技术的端门翻转收容机构,所述限位块为球形的滚轮,设置于所述固定轴上,所述滚轮绕所述固定轴上的一点自由旋转。进一步地,本技术的端门翻转收容机构,端门包括端门面板和端门框架,箱底包括箱底面板和箱底框架,所述收容结构包括平行于箱底面板与箱底支架固定连接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两侧设置有滑道,所述限位槽设置于所述滑道的端部。进一步地,本技术的端门翻转收容机构,所述限位槽为C形槽,所述C形槽的槽底低于所述滑道,所述C形槽的内侧槽壁所述滑道平滑过渡,所述集装箱需要折叠时,所述限位块脱离所述限位槽沿滑道运动收容于所述容纳部内。进一步地,本技术的端门翻转收容机构,所述限位槽和所述滑道设置于箱底框架上,端门垂直于箱底时,端门框架位于侧壁框架之间。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折叠的集装箱,所述集装箱包括箱顶、箱底、相对设置的两个侧壁和相对设置的两个端门,箱底上设置有用于容置端门的收容部,箱顶和箱底分别与侧壁的上端和下端铰接形成装卸空间,端门可完全打开地收容于收容部形成装卸口;所述集装箱包括上述的端门翻转收容机构,所述侧壁包括相互铰接的上侧壁和下侧壁,所述集装箱呈折叠状时,所述侧壁向内折叠后收容于所述箱顶和所述箱底之间。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可折叠的集装箱,所述滑道上下平行设置有两组,所述前端门和所述后端门上下交错设置于所述收容部内。进一步地,本技术的可折叠的集装箱,所述支撑部和所述滑道设置有一组,所述前端门和所述后端门的上端门和下端门折叠后分别设置于所述收容部的两端。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端门翻转收容机构使端门在装卸货物时使端门在折叠过程中不脱离集装箱进行翻转,操作轻松便捷。而且装卸时可仅展开装卸空间使端门完全打开形成装卸口,减少作业障碍,使装卸作业多方位灵活进行,提升装卸效率。可折叠的集装箱可由两人完成折叠、展开,集装箱无需拆卸,可快速折叠。更进一步地,所述端门和所述侧壁均为折叠的,进一步减少作业场地需求,使作业更加灵活。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可折叠的集装箱完全展开后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可折叠的集装箱展开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可折叠的集装箱呈折叠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本技术的可折叠的集装箱的展开过程中(端门未示出)的结构示意图。图5、本技术的可折叠的集装箱的展开过程中(端门为收容状态)结构示意图。图6、图5中本技术的可折叠的集装箱的收容结构的局部放大图。图7、本技术的可折叠的集装箱的底托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8、本技术的可折叠的集装箱的底托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9、图2中本技术的可折叠的集装箱的第一辅助锁止机构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端门翻转收容机构,用于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包括箱顶、箱底、侧壁和端门,箱底上设置有用于容置端门的收容部,箱顶和箱底分别与侧壁的上端和下端铰接形成装卸空间,端门可完全打开地收容于收容部形成装卸口;所述端门翻转收容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端门上的限位块组件和设置于收容部的端部的用于对限限位块组件进行限位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块组件包括固定轴和绕所述固定轴转动的限位块,所述固定轴固定于靠近端门的侧壁底端的位置处,当端门需要展开时,将端门从收容部向外拉出,使所述限位块组件设置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端门跟随所述限位块绕所述固定轴的转动而相对于所述箱底翻转至垂直于所述箱底设置,当端门需要收容时,所述限位块组件脱离于所述限位槽,所述端门跟随所述限位块向内运动收容于所述收容部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门翻转收容机构,用于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包括箱顶、箱底、侧壁和端门,箱底上设置有用于容置端门的收容部,箱顶和箱底分别与侧壁的上端和下端铰接形成装卸空间,端门可完全打开地收容于收容部形成装卸口;所述端门翻转收容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端门上的限位块组件和设置于收容部的端部的用于对限限位块组件进行限位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块组件包括固定轴和绕所述固定轴转动的限位块,所述固定轴固定于靠近端门的侧壁底端的位置处,当端门需要展开时,将端门从收容部向外拉出,使所述限位块组件设置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端门跟随所述限位块绕所述固定轴的转动而相对于所述箱底翻转至垂直于所述箱底设置,当端门需要收容时,所述限位块组件脱离于所述限位槽,所述端门跟随所述限位块向内运动收容于所述收容部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门翻转收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为圆柱形的滚轮,设置于所述固定轴上,所述滚轮绕所述固定轴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门翻转收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为球形的滚轮,设置于所述固定轴上,所述滚轮绕所述固定轴上的一点自由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门翻转收容机构,其特征在于,端门包括端门面板和端门框架,箱底包括箱底面板和箱底框架,所述收容机构包括平行于箱底面板与箱底支架固定连接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两侧设置有滑道,所述限位槽设置于所述滑道的端部。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延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优乐赛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