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倒运风机塔筒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77948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5:41
一种用于倒运风机塔筒的装置,主要包括:支撑架、支撑件和盖板;支撑架以假想中心线I‑I为轴左右对称,其两根平行的底纵梁为槽钢,其凹槽开口向下,两根底横梁分别与两根底纵梁的凹槽底面固定连接在一起形成长方形底面A;相互平行的2根前立柱和2根后立柱分别垂直固定于底面A的四个角上;前顶横梁的两端分别与2根前立柱的顶端固定连接,后顶横梁的两端分别与2根后立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支撑件的两端分别垂直固定在前顶横梁和后顶横梁的中点之上;盖板为弧形面板,左右对称置于支撑架和支撑件之上,其凹面向下并依次与左前立柱的上端部和左后立柱的上端部、支撑件的两条上棱、右前立柱的上端部和右后立柱的上端部固定连接。

A device for reverse transportation of fan t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倒运风机塔筒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倒运风机塔筒的装置。
技术介绍
风能是一种不枯竭的再生清洁能源,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风能发电,这在环境保护和缓解能源紧缺等问题上起到了积极促进的作用。风电塔筒是一种用于风力发电设备的重要组成部件,钢制风机塔架由多段塔筒组成,其直径一般可达4~5米,长度20~30米;每段塔筒的钢板厚度、直径都不一样。如此硕大的部件,在塔筒的长途甚至短途运输过程中,总是会发生不可避免的变形。为了有效控制塔筒在运输过程中产生变形、保证塔筒的椭圆度,设计一种专门用于风机塔架塔筒的倒运装置成为一种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倒运风机塔筒的装置,以减少塔筒在运输过程中产生变形问题,便捷高效地对风机塔筒进行倒运。本技术的一种用于倒运风机塔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支撑架、支撑件和盖板;所述支撑架以假想中心线I-I为对称轴左右对称,其两根平行的底纵梁为槽钢,其凹槽开口向下,两根底横梁分别与两根底纵梁的凹槽底面固定连接在一起形成长方形底面A;相互平行的2根前立柱和2根后立柱分别垂直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倒运风机塔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支撑架(1)、支撑件(2)和盖板(3);所述支撑架(1)以假想中心线I-I为对称轴左右对称,其两根平行的底纵梁(11)为槽钢,其凹槽开口向下,两根底横梁(12)分别与两根底纵梁(11)的凹槽底面固定连接在一起形成长方形底面A;相互平行的2根左前立柱(13)、右前立柱(13')和2根左后立柱(14)、右后立柱(14')分别垂直固定于所述底面A的四个角上;前顶横梁(15)的两端分别与左前立柱(13)和右前立柱(13')的顶端固定连接,后顶横梁(16)的两端分别与左后立柱(14)和右后立柱(14')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2)的两端分别垂直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倒运风机塔筒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支撑架(1)、支撑件(2)和盖板(3);所述支撑架(1)以假想中心线I-I为对称轴左右对称,其两根平行的底纵梁(11)为槽钢,其凹槽开口向下,两根底横梁(12)分别与两根底纵梁(11)的凹槽底面固定连接在一起形成长方形底面A;相互平行的2根左前立柱(13)、右前立柱(13')和2根左后立柱(14)、右后立柱(14')分别垂直固定于所述底面A的四个角上;前顶横梁(15)的两端分别与左前立柱(13)和右前立柱(13')的顶端固定连接,后顶横梁(16)的两端分别与左后立柱(14)和右后立柱(14')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件(2)的两端分别垂直固定在前顶横梁(15)和后顶横梁(16)的中点之上;所述盖板(3)为弧形面板,左右对称置于所述支撑架(1)和所述支撑件(2)之上,其凹面向下并依次与所述左前立柱(13)的上端部a和所述左后立柱(14)的上端部b、所述支撑件(2)的两条上棱、所述右前立柱(13')的上端部c和所述右后立柱(14')的上端部d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横梁(12)、左前立柱(13)和右前立柱(13')、左后立柱(14)和右后立柱(14')、前顶横梁(15)和后顶横梁(16)的材质为H型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立柱(13)的上端部a、所述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方璇杨胜刚杨志峰王忠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泰胜风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