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志伟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气筏及浮力装置、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76495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气筏及浮力装置、车辆,其中气筏本体的中部设有充气部;充气部的两侧均设有气室;气室由上层气室和下层气室构成;上层气室包括第一气道及其两侧的第二气道;第一气道的端部与相邻的第二气道导通;第二气道的导通口回形设置;第二气道或其外延区的气体流动终端导通至下层气室;第二气道及其相对的下层气室沿纵向折叠成第一折叠部;第一折叠部、第一气道及其相对的下层气室波形折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型气筏,解决了现有气筏在狭窄空间打开困难的问题,并提高气筏本体的打开速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车辆,避免了气筏本体遇到水阻力的情况下,由于水压推挤无法向外展开而出现向后翻卷,保证了气筏本体份有序展开。

A new type of air raft, buoyancy device an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气筏及浮力装置、车辆
本技术涉及浮力装置、车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气筏及浮力装置、车辆。
技术介绍
气筏是一种充气膨胀的浮力装置,被广泛应用于水上运输、逃生装置等。现有的气筏大多如公开号为CN204184557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的单个气囊的结构,应用在一些空间狭窄的应用场景时,常常会被空间限制,导致无法正常有序打开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气筏及浮力装置、车辆,其中,新型气筏,气筏本体的中部设有充气部;所述充气部的两侧均设有气室;所述气室由上层气室和下层气室构成;所述上层气室包括第一气道及其两侧的若干第二气道;所述第一气道的端部与相邻的第二气道导通;若干第二气道的导通口回形设置;所述第二气道或其外延区的气体流动终端导通至下层气室;所述第二气道及其相对的下层气室沿纵向折叠成第一折叠部;所述第一折叠部、所述第一气道及其相对的下层气室波形折叠。进一步地,所述波形折叠的波形端部设有导引环。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气道及其相对的下层气室的若干折叠区域上相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气筏,其特征在于,气筏本体(10)的中部设有充气部(11);所述充气部(11)的两侧均设有气室;/n所述气室由上层气室(121)和下层气室(122)构成;所述上层气室(121)包括第一气道(1211)及其两侧的若干第二气道(1212);所述第一气道(1211)的端部与相邻的第二气道(1212)导通;若干第二气道(1212)的导通口回形设置;所述第二气道(1212)或其外延区的气体流动终端导通至下层气室(122);/n所述第二气道(1212)及其相对的下层气室(122)沿纵向折叠成第一折叠部;所述第一折叠部、所述第一气道(1211)及其相对的下层气室(122)波形折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气筏,其特征在于,气筏本体(10)的中部设有充气部(11);所述充气部(11)的两侧均设有气室;
所述气室由上层气室(121)和下层气室(122)构成;所述上层气室(121)包括第一气道(1211)及其两侧的若干第二气道(1212);所述第一气道(1211)的端部与相邻的第二气道(1212)导通;若干第二气道(1212)的导通口回形设置;所述第二气道(1212)或其外延区的气体流动终端导通至下层气室(122);
所述第二气道(1212)及其相对的下层气室(122)沿纵向折叠成第一折叠部;所述第一折叠部、所述第一气道(1211)及其相对的下层气室(122)波形折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气筏,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形折叠的波形端部设有若干导引环(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气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气道(1212)及其相对的下层气室(122)的若干折叠区域上相对设有吸附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气筏,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高志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