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覆膜机对压托辊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7431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覆膜机对压托辊机构,其特征在于:水管、上托辊、内筒体具有共同的中心线,上托辊的两端固定有空心结构的第一主轴,内筒体设置在上托辊的内侧,水管的两端从上托辊两端的第一主轴穿出,水管中部的两侧与内筒体的两端焊接固定,内筒体内腔的中部通过圆环形的隔板隔开,水管的中部通过挡板隔开,水管的中部位于挡板的两侧设有通流孔,内筒体两端的侧板上设有圆孔,内筒体的两端均固定有滚轮,滚轮与上托辊的内壁接触,第一主轴穿过第一轴承,上托辊一侧的第一主轴上固定有第一传动链轮,上托辊的正下方设有下托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加热均匀性好、稳定性好的优点。

A counter pressing roller mechanism of laminat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覆膜机对压托辊机构
本技术属于覆膜机
,具体涉及一种覆膜机对压托辊机构。
技术介绍
在进行广告板、包装盒生产加工过程中经常需要用到覆膜纸,通过在印刷纸表面覆膜之后能够提高印制表面质量和美观度,同时对印制品表面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而且覆膜之后能够具有一定的防水功能。在进行覆膜时,大多采用对压的托辊进行,上托辊通入热水,薄膜和纸板通过各自的供料机构供入上托辊与下托辊之间,上托辊与下托辊反向转动,热的上托辊加热薄膜从而将薄膜覆在纸板上。现有的覆膜机对压托辊机构大多存在加热不均匀的问题,导致覆膜的质量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覆膜机对压托辊机构。一种覆膜机对压托辊机构,包括水管、下托辊、上托辊、内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上托辊、内筒体具有共同的中心线,所述上托辊的两端固定有空心结构的第一主轴,所述内筒体设置在上托辊的内侧,所述水管的两端从上托辊两端的第一主轴穿出,所述水管中部的两侧与内筒体的两端焊接固定,所述内筒体内腔的中部通过圆环形的隔板隔开,所述水管的中部通过挡板隔开,所述水管的中部位于挡板的两侧设有通流孔,所述内筒体两端的侧板上设有圆孔,所述内筒体的两端均固定有滚轮,所述滚轮与上托辊的内壁接触,所述第一主轴穿过第一轴承,所述上托辊一侧的第一主轴上固定有第一传动链轮,所述上托辊的正下方设有下托辊。优选地,所述下托辊的两端均固定有第二主轴,所述第二主轴通过第二轴承固定在下支撑架上,下托辊一端的第二主轴上固定有第二传动链轮。优选地,所述第一轴承、水管均固定在上支撑架的下部,所述水管的两端分别与进水管、出水管相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主轴端部的内侧与水管之间设有密封填料,所述密封填料通过固定在第一主轴端部的压板压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上托辊、下托辊的反向转动将薄膜压紧在塑料板或纸板上,内筒体使用时不转动,热水从进水管进入水管,热水从水管上的通流孔流入内筒体左侧的空腔,再流入上托辊一端的内腔,热水从内筒体与上托辊之间的间隙流过,对上托辊的外壁进行加热,从将薄膜压紧在塑料板或纸板上,换热后的热水从内筒体另一侧沿水管上的通流孔进入水管,再从出水管流出。本技术通过设置不转动的内筒体,从而对热水实现搅拌,具有加热均匀性好的优点;通过设置滚轮,确保内筒体运转的稳定性,具有稳定性好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覆膜机对压托辊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上支撑架,2、水管,3、进水管,4、第一轴承,5、下托辊,6、第二轴承,7、第二主轴,8、下支撑架,9、压板,10、密封填料,11、第一主轴,12、上托辊,13、滚轮,14、内筒体,15、隔板,16、挡板,17、第一传动链轮,18、出水管,19、第二传动链轮。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2、图3,一种覆膜机对压托辊机构,包括水管2、下托辊5、上托辊12、内筒体14,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2、上托辊12、内筒体14具有共同的中心线,所述上托辊12的两端固定有空心结构的第一主轴11,所述内筒体14设置在上托辊12的内侧,所述水管2的两端从上托辊12两端的第一主轴11穿出,所述水管2中部的两侧与内筒体14的两端焊接固定,所述内筒体14内腔的中部通过圆环形的隔板15隔开,所述水管2的中部通过挡板16隔开,所述水管2的中部位于挡板16的两侧设有通流孔,所述内筒体14两端的侧板上设有圆孔,所述内筒体14的两端均固定有滚轮13,所述滚轮13与上托辊12的内壁接触,所述第一主轴11穿过第一轴承4,所述上托辊12一侧的第一主轴11上固定有第一传动链轮17,所述上托辊12的正下方设有下托辊5。所述下托辊5的两端均固定有第二主轴7,所述第二主轴7通过第二轴承6固定在下支撑架8上,下托辊5一端的第二主轴7上固定有第二传动链轮19。所述第一轴承4、水管2均固定在上支撑架1的下部,所述水管2的两端分别与进水管3、出水管18相连接。所述第一主轴11端部的内侧与水管2之间设有密封填料10,所述密封填料10通过固定在第一主轴11端部的压板9压紧。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上托辊12、下托辊15的反向转动将薄膜压紧在塑料板或纸板上,内筒体14使用时不转动,热水从进水管3进入水管2,热水从水管2上的通流孔流入内筒体14左侧的空腔,再流入上托辊12一端的内腔,热水从内筒体14与上托辊12之间的间隙流过,对上托辊12的外壁进行加热,从将薄膜压紧在塑料板或纸板上,换热后的热水从内筒体14另一侧沿水管2上的通流孔进入水管2,再从出水管18流出。本技术通过设置不转动的内筒体14,从而对热水实现搅拌,具有加热均匀性好的优点;通过设置滚轮13,确保内筒体14运转的稳定性,具有稳定性好的优点。本技术技术方案在上面结合附图对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覆膜机对压托辊机构,包括水管(2)、下托辊(5)、上托辊(12)、内筒体(14),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2)、上托辊(12)、内筒体(14)具有共同的中心线,所述上托辊(12)的两端固定有空心结构的第一主轴(11),所述内筒体(14)设置在上托辊(12)的内侧,所述水管(2)的两端从上托辊(12)两端的第一主轴(11)穿出,所述水管(2)中部的两侧与内筒体(14)的两端焊接固定,所述内筒体(14)内腔的中部通过圆环形的隔板(15)隔开,所述水管(2)的中部通过挡板(16)隔开,所述水管(2)的中部位于挡板(16)的两侧设有通流孔,所述内筒体(14)两端的侧板上设有圆孔,所述内筒体(14)的两端均固定有滚轮(13),所述滚轮(13)与上托辊(12)的内壁接触,所述第一主轴(11)穿过第一轴承(4),所述上托辊(12)一侧的第一主轴(11)上固定有第一传动链轮(17),所述上托辊(12)的正下方设有下托辊(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覆膜机对压托辊机构,包括水管(2)、下托辊(5)、上托辊(12)、内筒体(14),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2)、上托辊(12)、内筒体(14)具有共同的中心线,所述上托辊(12)的两端固定有空心结构的第一主轴(11),所述内筒体(14)设置在上托辊(12)的内侧,所述水管(2)的两端从上托辊(12)两端的第一主轴(11)穿出,所述水管(2)中部的两侧与内筒体(14)的两端焊接固定,所述内筒体(14)内腔的中部通过圆环形的隔板(15)隔开,所述水管(2)的中部通过挡板(16)隔开,所述水管(2)的中部位于挡板(16)的两侧设有通流孔,所述内筒体(14)两端的侧板上设有圆孔,所述内筒体(14)的两端均固定有滚轮(13),所述滚轮(13)与上托辊(12)的内壁接触,所述第一主轴(11)穿过第一轴承(4),所述上托辊(12)一侧的第一主轴(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友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独秀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