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汽车内饰的经编底布和纬编底布面料,包括坐垫本体,所述坐垫本体由有底布层、海绵层和表层布组成,所述表层布为纬编布,所述底布层为经编平布。有益效果:包覆部使坐垫本体可以包覆在座椅上,增加坐垫本体的稳定性,系带更加容易将坐垫本体固定于座椅上,增加坐垫与座椅的连接稳定性,将第二L型固定片插入相对应的第一固定片上的第一插孔内,使其两者稳定连接,再将铁片插入第二L型固定片上的第二插孔内,铁片与磁片相互吸合,使其第一固定片和第二L型固定片连接的更加稳定,不容易产生脱离情况发生,同时也方便进行拆卸,避免通过系带之间相互连接,产生死结时,不方便拆卸。
A kind of warp knitted and weft knitted fabric for automobile interi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汽车内饰的经编底布和纬编底布面料
本技术涉及汽车装饰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内饰的经编底布和纬编底布面料。
技术介绍
汽车内饰面料是汽车内饰品领域内用于汽车顶篷内饰的布料、座垫布料等,增加汽车内饰的美观、避免内饰部件的损坏以及起到隔音效果。现有的汽车内饰面料为普通布料与海绵结合,强度不高,质感和手感差。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内饰的经编底布和纬编底布面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汽车内饰的经编底布和纬编底布面料,包括坐垫本体,所述坐垫本体由有底布层、海绵层和表层布组成,所述表层布为纬编布,所述底布层为经编平布,所述海绵层设置在所述表层布与所述底布层之间,所述海绵层、所述表层布和所述底布层之间通过热融合与之相连,所述表层布内设有夜光纱,所述夜光纱等间隔均匀编织在所述表层布上,所述表层布内均匀分布有竹纤维面料和纬编面料,所述竹纤维面料位于上层,所述纬编面料位于下层,所述底布层内设有均匀分布设有涤纶经纱和经编子线,所述坐垫本体的周侧设有用于包覆座椅的包覆部,所述包覆部与所述坐垫本体的连接端上设有置于所述表层布外表面的第一加强带和置于所述底布层外表面的第二加强带,所述包覆部两侧设有相对应的系带,所述系带上均相互配合的卡锁机构,所述卡锁机构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固定片和第二L型固定片,所述第一固定片上开设有第一插孔,所述第二L型固定片与所述第一插孔相匹配,所述第二L型固定片上开设有第二插孔,所述第二插孔内插设有铁片,所述第一固定片底端固定设有与所述铁片相吸合的磁片。进一步的,所述夜光纱为掺进纳米级硒土的纱线。进一步的,所述海绵层内添加有杀菌消毒银离子颗粒。进一步的,所述系带为松紧系带。进一步的,所述海绵层厚于所述表层布与所述底布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底布层为经编平布,保证了底布层的平整性,该夜光纱等间隔均匀编织在表层布上,使得整个布面具有良好的视觉感,表层布内均匀分布有竹纤维面料和纬编面料,使其竹纤维面料和纬编面料的混合作为坐垫,这样可以起到除菌的作用,而且更加舒适,竹纤维具有很好的耐磨性,而且可以防止静电,底布层由设有涤纶经纱和经编子线编制而成,经编子线呈横向平行布置,会让坐垫具有很好的弹性;包覆部使坐垫本体可以包覆在座椅上,增加坐垫本体的稳定性,系带更加容易将坐垫本体固定于座椅上,增加坐垫与座椅的连接稳定性,将第二L型固定片插入相对应的第一固定片上的第一插孔内,使其两者稳定连接,再将铁片插入第二L型固定片上的第二插孔内,铁片与磁片相互吸合,使其第一固定片和第二L型固定片连接的更加稳定,不容易产生脱离情况发生,同时也方便进行拆卸,避免通过系带之间相互连接,产生死结时,不方便拆卸。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汽车内饰的经编底布和纬编底布面料的坐垫本体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汽车内饰的经编底布和纬编底布面料的包覆部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汽车内饰的经编底布和纬编底布面料的第一加强带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汽车内饰的经编底布和纬编底布面料的卡锁机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坐垫本体;2、底布层;3、海绵层;4、表层布;5、夜光纱;6、竹纤维面料;7、纬编面料;8、涤纶经纱;9、经编子线;10、包覆部;11、第一加强带;12、第二加强带;13、系带;14、卡锁机构;15、第一固定片;16、第二L型固定片;17、第一插孔;18、第二插孔;19、铁片;20、磁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技术做出进一步的描述: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汽车内饰的经编底布和纬编底布面料,包括坐垫本体1,所述坐垫本体1由有底布层2、海绵层3和表层布4组成,所述表层布4为纬编布,所述底布层2为经编平布,所述海绵层3设置在所述表层布4与所述底布层2之间,所述海绵层3、所述表层布4和所述底布层2之间通过热融合与之相连,所述表层布4内设有夜光纱5,所述夜光纱5等间隔均匀编织在所述表层布4上,所述表层布4内均匀分布有竹纤维面料6和纬编面料7,所述竹纤维面料6位于上层,所述纬编面料7位于下层,所述底布层2内设有均匀分布设有涤纶经纱8和经编子线9,所述坐垫本体1的周侧设有用于包覆座椅的包覆部10,所述包覆部10与所述坐垫本体1的连接端上设有置于所述表层布4外表面的第一加强带11和置于所述底布层2外表面的第二加强带12,所述包覆部10两侧设有相对应的系带13,所述系带13上均相互配合的卡锁机构14,所述卡锁机构14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固定片15和第二L型固定片16,所述第一固定片15上开设有第一插孔17,所述第二L型固定片16与所述第一插孔17相匹配,所述第二L型固定片16上开设有第二插孔18,所述第二插孔18内插设有铁片19,所述第一固定片15底端固定设有与所述铁片19相吸合的磁片20。实施例二:请参阅图1,对于夜光纱5来说,所述夜光纱5为掺进纳米级硒土的纱线。通过本技术的上述方案,有益效果:夜光纱5为掺进纳米级硒土的纱线,吸光后可以发亮。实施例三:请参阅图1,对于海绵层3来说,所述海绵层3内添加有杀菌消毒银离子颗粒。通过本技术的上述方案,有益效果:海绵层3内添加有杀菌消毒银离子颗粒,使得面料更加安全卫生。实施例四:请参阅图2和图4,对于系带13来说,所述系带13为松紧系带。通过本技术的上述方案,有益效果:系带13为松紧系带,当第一固定片15和第二L型固定片16稳定连接时,松紧系带此时为紧状态,使其第一固定片15和第二L型固定片16之间相互拉紧。实施例五:请参阅图1,对于海绵层3来说,所述海绵层3厚于所述表层布4与所述底布层2。通过本技术的上述方案,有益效果:海绵层3厚于表层布4与底布层2,增强内饰面料的弹性。为了方便理解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汽车内饰的经编底布和纬编底布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垫本体(1),所述坐垫本体(1)由有底布层(2)、海绵层(3)和表层布(4)组成,所述表层布(4)为纬编布,所述底布层(2)为经编平布,所述海绵层(3)设置在所述表层布(4)与所述底布层(2)之间,所述海绵层(3)、所述表层布(4)和所述底布层(2)之间通过热融合与之相连,所述表层布(4)内设有夜光纱(5),所述夜光纱(5)等间隔均匀编织在所述表层布(4)上,所述表层布(4)内均匀分布有竹纤维面料(6)和纬编面料(7),所述竹纤维面料(6)位于上层,所述纬编面料(7)位于下层,所述底布层(2)内设有均匀分布设有涤纶经纱(8)和经编子线(9),所述坐垫本体(1)的周侧设有用于包覆座椅的包覆部(10),所述包覆部(10)与所述坐垫本体(1)的连接端上设有置于所述表层布(4)外表面的第一加强带(11)和置于所述底布层(2)外表面的第二加强带(12),所述包覆部(10)两侧设有相对应的系带(13),所述系带(13)上均相互配合的卡锁机构(14),所述卡锁机构(14)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固定片(15)和第二L型固定片(16),所述第一固定片(15)上开设有第一插孔(17),所述第二L型固定片(16)与所述第一插孔(17)相匹配,所述第二L型固定片(16)上开设有第二插孔(18),所述第二插孔(18)内插设有铁片(19),所述第一固定片(15)底端固定设有与所述铁片(19)相吸合的磁片(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内饰的经编底布和纬编底布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坐垫本体(1),所述坐垫本体(1)由有底布层(2)、海绵层(3)和表层布(4)组成,所述表层布(4)为纬编布,所述底布层(2)为经编平布,所述海绵层(3)设置在所述表层布(4)与所述底布层(2)之间,所述海绵层(3)、所述表层布(4)和所述底布层(2)之间通过热融合与之相连,所述表层布(4)内设有夜光纱(5),所述夜光纱(5)等间隔均匀编织在所述表层布(4)上,所述表层布(4)内均匀分布有竹纤维面料(6)和纬编面料(7),所述竹纤维面料(6)位于上层,所述纬编面料(7)位于下层,所述底布层(2)内设有均匀分布设有涤纶经纱(8)和经编子线(9),所述坐垫本体(1)的周侧设有用于包覆座椅的包覆部(10),所述包覆部(10)与所述坐垫本体(1)的连接端上设有置于所述表层布(4)外表面的第一加强带(11)和置于所述底布层(2)外表面的第二加强带(12),所述包覆部(10)两侧设有相对应的系带(13),所述系带(13)上均相互配合的卡锁机构(14),所述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暑亭,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旷吉汽车附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