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框及包含其的触摸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73449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触摸框及包含其的触摸屏,其中,触摸框包括外框、滤光件和PCB板,外框具有容纳槽,容纳槽至少具有一个槽口,滤光件设置在容纳槽内,滤光件内具有容纳腔,滤光件延伸至容纳槽的槽口的部分为滤光部,PCB板设置在容纳腔内,PCB板上设置有光接收/发送装置,光接收/发送装置与滤光部正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触摸框结构简单,成本低,组装效率高,且滤光件不容易松动,不会产生机振。

Touch frame and touch screen containing 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摸框及包含其的触摸屏
本技术涉及触摸屏
,尤其涉及一种触摸框及包含其的触摸屏。
技术介绍
红外触摸屏(InfraredTouchScreenTechnology)由显示屏和装在显示屏外框上的红外线发射与接收感测元件构成,红外线发射与接收感测元件在屏幕表面上形成红外线探测网,红外触摸屏的实现原理与表面声波式触摸屏相似,它使用的是红外线发射与接收感测元件,这些元件在屏幕表面形成红外线探测网,触控操作的物体(比如手指)可改变触点的红外线,进而被转化成触控的坐标位置而实现操作的响应。在红外触摸屏上,屏幕的四边排布有PCB板,PCB板上电连接有红外线发射管和红外线接收管,对应形成横竖交叉的红外线矩阵。现有的触摸屏的结构如图1所示,触摸屏包括显示模组1′和包裹在显示模组1′周部的触摸框2′,触摸框2′包括外框21′,外框21′内设置有PCB板22′,PCB板22′上设置有光接收/发射装置23′,外框21′上设置有开口,开口位于显示模组1′的钢化玻璃11′的显示侧111′,光接收/发射装置23′正对开口,用于发射和接收平行于钢化玻璃11′的显示侧111′的红外线,开口处设置有滤光条12′。专利技术人在实施本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滤光条12′卡设在开口处,容易产生松动,影响显示效果;2、滤光条12′通过挤压或者穿插的方式固定在外框21′上,强制外力安装,容易磨伤滤光条12′的表面;3、外框21′大多采用铝型材制作成型,其结构功能多样化,有固定钢化玻璃11′、滤光条12′及PCB板22′等功能,同时还需要固定触摸屏的背板13′,使得铝型材的外框21′只能通过铝挤工艺实现,且需要通过CNC机加工,转角拼接位置只能用转角,使得整体制作成本高;4、铝型材外框21′在组装过程中,产生的铝屑会对PCB板22′造成短路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摸框,其结构简单,成本低,组装效率高,且滤光件不容易松动,不会产生机振。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摸屏,其制造成本低,显示效果好。为达此目的,本技术实施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触摸框,包括:外框,所述外框具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至少具有一个槽口;滤光件,所述滤光件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滤光件内具有容纳腔,所述滤光件延伸至所述容纳槽的槽口的部分为滤光部;PCB板,所述PCB板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PCB板上设置有光接收/发送装置,所述光接收/发送装置与所述滤光部正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将滤光件设置为内带容纳腔的结构,可以将PCB板安装于容纳腔内与滤光件组成一个组件,此组件再安装在外框的容纳槽内,可以避免在外框上设置独立的固定滤光部的卡槽,简化了外框的结构,降低了制造成本,同时不需要挤压实现滤光部的安装和固定,有效防止起滤光作用的滤光部被刮伤,降低了组装难度,且组件更易于安装和固定,不容易发生晃动,即不易出现机振,另外,通过滤光件的隔离,可以防止外框上的金属碎屑掉在PCB板上,有效避免PCB板短路。作为触摸框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滤光件靠近显示模组的盖板的显示侧的一侧面设置有粘胶层。粘胶的方式固定滤光件,可以将滤光件稳定地固定在盖板上,不仅可以避免设置较为复杂的外框的结构,还可以简化滤光件的安装,进而避免滤光件上的滤光部甚至整个滤光件表面被刮伤,同时还可以有效防止滤光件发生晃动,避免产生机振。作为触摸框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滤光件的长度沿显示模组设置有所述外框的侧边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滤光件长度方向的至少一端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PCB板通过所述第一开口插入到所述容纳腔内。通过设置第一开口,可以使PCB板从滤光件长度方向的端部插入到滤光件的内部,实现安装和固定,这样便于PCB板的安装,同时此结构的滤光件还可以对PCB板进行大面积的遮挡和防护,有效避免外框上的金属碎屑或者水等掉落到PCB板上导致PCB板短路,即提升了PCB板的防水防潮效果。作为触摸框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容纳腔相对的两个腔壁上设置有卡槽,设置有所述卡槽的所述腔壁平行于所述显示模组的盖板的显示侧,所述卡槽沿所述滤光件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一开口,所述PCB板相对的两端分别卡设在两个所述卡槽内。通过设置卡槽,可以降低PCB板在容纳腔内的固定难度。作为触摸框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容纳腔设置有所述卡槽的腔壁为第一腔壁,所述容纳腔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腔壁垂直的第二腔壁,所述PCB板设置有所述光接收/发生装置的一侧面为第一侧面,所述第二腔壁间隔设置在所述PCB板的所述第一侧面的一侧,所述第二腔壁上凸出设置有抵接部,所述抵接部抵紧所述第一侧面,所述抵接部与所述PCB板之间设置缓冲垫。抵接部的设置可以避免安装在卡槽内的PCB板发生晃动,而缓冲垫的设置可以防止抵接部与PCB板的第一侧面之间发生刚性的碰撞而损坏PCB板表面的电路结构或者铜层。作为触摸框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滤光件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形成缺口,所述滤光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远离所述第二部分的端面上,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缺口内的侧面与显示模组的盖板的显示侧粘接,所述第二部分位于所述缺口内的侧面与所述显示模组的端面间隔或接触。通过将滤光件设置为呈夹角的两个部分,可以利用外框位于显示模组厚度方向上的空间,避免增加凸出于盖板的显示侧的厚度,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触摸框的厚度,便于整个触摸屏实现超薄设计。作为触摸框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部分内设有第一腔室,所述第二部分内设有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共同组成所述容纳腔,所述PCB板设于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光接收/发送装置设于所述第一腔室内。L型的容纳腔可以配合PCB板和光接收/发送装置的结构,使容纳腔内的空间尽可能被利用上,避免较大的多余空间,进而便于触摸框实现窄边框设计。作为触摸框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框包括依次垂直连接的第一框板、第二框板和第三框板,所述第一框板和所述第三框板均位于所述第二框板朝向显示模组的盖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框板间隔设置在所述盖板的显示侧,所述第一框板、所述第二框板和所述第三框板之间形成所述容纳槽。采用框板制作U型结构的外框,简化了外框的结构,使得外框可以采用折弯工艺或者挤出工艺制作成型,降低了制造成本。作为触摸框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框板上设置有供螺钉通过的固定孔;或,所述第三框板远离所述第一框板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设置有所述固定孔;或,所述外框还包括第四框板,所述第四框板与所述第二框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三框板相对的两侧,所述第四框板上设置有所述固定孔。螺钉或者螺钉结合固定柱的方式均可以实现外框与触摸屏的其他结构的拆卸连接,连接可靠,并且拆装方便,可有效降低操作难度。作为触摸框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框上设置有转接件,所述转接件用于连接所述外框和显示模组的背板。转接件连接的方式可以加强外框与背板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摸框,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框,所述外框具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至少具有一个槽口;/n滤光件,所述滤光件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滤光件内具有容纳腔,所述滤光件延伸至所述容纳槽的槽口的部分为滤光部;/nPCB板,所述PCB板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PCB板上设置有光接收/发送装置,所述光接收/发送装置与所述滤光部正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摸框,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框,所述外框具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至少具有一个槽口;
滤光件,所述滤光件设置在所述容纳槽内,所述滤光件内具有容纳腔,所述滤光件延伸至所述容纳槽的槽口的部分为滤光部;
PCB板,所述PCB板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PCB板上设置有光接收/发送装置,所述光接收/发送装置与所述滤光部正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光件靠近显示模组的盖板的显示侧的一侧面设置有粘胶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光件的长度沿显示模组设置有所述外框的侧边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滤光件长度方向的至少一端设有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PCB板通过所述第一开口插入到所述容纳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摸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相对的两个腔壁上设置有卡槽,设置有所述卡槽的所述腔壁平行于所述显示模组的盖板的显示侧,所述卡槽沿所述滤光件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第一开口,所述PCB板相对的两端分别卡设在两个所述卡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摸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设置有所述卡槽的腔壁为第一腔壁,所述容纳腔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腔壁垂直的第二腔壁,所述PCB板设置有所述光接收/发生装置的一侧面为第一侧面,所述第二腔壁间隔设置在所述PCB板的所述第一侧面的一侧,所述第二腔壁上凸出设置有抵接部,所述抵接部抵紧所述第一侧面,所述抵接部与所述PCB板之间设置缓冲垫。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触摸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滤光件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形成缺口,所述滤光部设置在所述第一部分远离所述第二部分的端面上,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缺口内的侧面与显示模组的盖板的显示侧粘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美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