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73407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4: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触摸传感器。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触摸传感器包括沿第一方向形成在基板上的第一感测电极单元以及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形成在基板上的第二感测电极单元。多个精细刻蚀图案形成在包括在所述第一感测电极单元和所述第二感测电极单元中的单元透明电极的边界部分中。每个单元透明电极可以具有连接多边形的顶点的曲线的一部分被去除的形状。相邻的单元透明电极可以彼此电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防止由于形成有透明电极的电极区域与未形成有透明电极的电极间区域之间的光学特性不同而导致的透明电极对用户可见,并且还可以防止由透明电极引起的透光率的减小以及由于莫尔现象导致的光学质量的降低。

Touch sen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摸传感器
本技术涉及触摸传感器。更具体地,本技术涉及这种触摸传感器,该触摸传感器通过在透明电极中形成以多个精细刻蚀图案为特征的单元透明电极(unittransparentelectrode)以便改善可见度和透光率,从而能够防止由于透明电极而导致的透光率的减小以及由于莫尔(moiré)现象而导致的光学质量的降低,同时还能够防止由于形成透明电极的电极区域与没有透明电极形成的电极间区域之间的光学特性的不同而导致的透明电极不必要地对用户可见。
技术介绍
触摸传感器是在用户通过他或她的手指或触摸笔接触正在屏幕上显示的图像时,能够响应于该接触来检测触摸点的设备。触摸传感器被制造成安装在显示设备(诸如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等)上的结构。通常,这类触摸传感器包括触摸感测区域,该触摸感测区域包括在彼此交叉的方向上形成的透明电极,该透明电极作为用于感测用户的触摸操作的部件。可以将触摸感测区域分为存在透明电极的电极区域和不存在透明电极的电极间区域。由于电极区域和电极间区域具有不同的光学特性(包括透射率和反射率),所以电极区域和电极间区域可以彼此不同,从而可能不必要地对用户可见。此外,由于电极区域与电极间区域相比具有相对低的透射率,因此触摸传感器的图案可能对用户是可见的。下面将详细描述这种传统的问题。图1为传统触摸传感器的截面图,图2A和图2B为示出图1中公开的传统触摸传感器的示例性上部形状的示图,以及图3为示出由于图1中公开的传统触摸传感器中的透明电极产生的空间频率的低频分量导致透明电极对用户可见的原理的示图。图3的空间频率的单位为周/度(cycleperdegree,CPD)。参见图1至图3,传统的触摸传感器包括由氧化铟锡(indiumtinoxide,ITO)制成并在第一方向上形成在基板1上的第一感测电极2、由ITO制成并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形成的第二感测电极3、被配置为使第一感测电极2与第二感测电极3绝缘的绝缘层4、由ITO制成并被配置为连接两个这种第二感测电极3的桥接图案5、以及器件保护层6。图2A示出了形成有第一感测电极2和第二感测电极3的示例性上部形状,图2B示出了除了形成有第一感测电极2和第二感测电极3外还形成有桥接图案5的示例性上部形状。对于传统的触摸传感器,ITO具有取决于厚度的光学特性(诸如透射率/反射率、透明/反射色感等)的差异。因此,在形成有ITO的电极区域和没有ITO形成的电极间区域之间产生光学特性的差异,并且透射光和反射光使得ITO图案对用户可见。此外,由于具有大间距和大厚度的ITO被应用到桥接图案5以确保通道电阻,所以当外部光发射到触摸传感器时,桥接图案5对用户可能是可见的。可见度降低主要是由第一感测电极2、第二感测电极3以及桥接图案5产生的空间频率的低频分量引起的。也就是说,由于第一感测电极2、第二感测电极3和桥接图案5以规则的空间间隔在触摸传感器中重复形成,因此,当外部光发射到触摸传感器时,对应于第一感测电极2、第二感测电极3以及桥接图案5的空间分布周期性的空间频率的低频分量增强。从而包括在第一感测电极2、第二感测电极3和桥接图案5中的ITO本身以及ITO的边缘区域可能不必要地对用户可见。此外,当具有这种问题的传统触摸传感器接合到显示面板时,显示面板的像素阵列和触摸传感器的像素阵列之间可能发生干扰,并且光学干扰图案可以表现为莫尔图案。莫尔现象是与触摸传感器的图案可见性缺陷不同的缺陷,其是由于两个阵列之间的干扰引起的不期望的二维空间频率形式的显示导致的成像装置的光学质量降低的原因。(相关的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韩国专利公开No.10-2014-0051649(于2014年5月2日公布,名称为“金属网式触摸屏面板”)。
技术实现思路
1、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目的是通过在透明电极上形成以多个精细刻蚀图案为特征的单元透明电极以便改善透明电极的可见度和透光率,从而防止由于形成有透明电极的电极区域与没有透明电极形成的电极间区域之间的光学特性的不同而导致的透明电极不必要地对用户可见,并且还防止由于透明电极导致的透光率的减小。本技术的另一技术目的是借助于在各个透明电极中形成的以多个精细刻蚀图案为特征的单元透明电极,将由在触摸传感器内部以规则的空间间隔重复形成的透明电极诱发的空间频率的低频分量转换成用户不可见的高频分量,从而增大触摸传感器的透光率,并且还增强触摸传感器的可见度。本技术的又一技术目的是防止当触摸传感器接合到显示面板时由于触摸传感器的像素阵列和显示面板的像素阵列之间的干扰导致的光学干扰图案被显示为莫尔图案,从而防止光学质量的降低。2、问题的解决方案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的触摸传感器包括:沿第一方向形成在基板上的第一感测电极单元以及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形成在所述基板上的第二感测电极单元,其中,多个精细刻蚀图案形成在包括在所述第一感测电极单元和所述第二感测电极单元中的单元透明电极的边界部分中,每个单元透明电极具有连接多边形的顶点的曲线的一部分被去除的形状,并且相邻的单元透明电极彼此电连接。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的触摸传感器包括:沿第一方向形成且彼此连接的第一感测电极单元、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形成且彼此分离的第二感测电极单元、以及被配置为将其间插入有一个第一感测电极单元的两个相邻的第二感测电极单元彼此连接的桥接电极单元,其中,多个精细刻蚀图案形成在包括在所述第一感测电极单元和所述第二感测电极单元中的单元透明电极的边界部分中,每个单元透明电极具有连接多边形的顶点的曲线的一部分被去除的形状,并且相邻的单元透明电极彼此电连接。根据本技术的第三方面的触摸传感器包括:沿第一方向形成在基板上且彼此连接的第一感测电极单元、形成在所述基板上的形成有所述第一感测电极单元的地方的绝缘层、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形成在所述绝缘层上且彼此连接的第二感测电极单元,其中,多个精细刻蚀图案形成在包括在所述第一感测电极单元和所述第二感测电极单元中的单元透明电极的边界部分中,每个单元透明电极具有连接多边形的顶点的曲线的一部分被去除的形状,并且相邻的单元透明电极彼此电连接。在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的触摸传感器中,以所述精细刻蚀图案为特征的多个所述单元透明电极具有棋盘形布置(tessellation)结构。在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的触摸传感器中,所述曲线可以包括从由正弦曲线、余弦曲线、圆锥曲线、悬链线、追踪曲线、摆线、次摆线和心形线组成的组中选择的一者或多者。在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的触摸传感器中,所述曲线可以为连续地连接所述多边形的顶点的曲线或者为部分地通过不连续地连接所述多边形的顶点而形成的曲线。在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至第三方面的触摸传感器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触摸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感测电极单元,所述第一感测电极单元沿第一方向形成在基板上;以及/n第二感测电极单元,所述第二感测电极单元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形成在所述基板上;/n其中:/n多个精细刻蚀图案形成在包括在所述第一感测电极单元和所述第二感测电极单元中的单元透明电极的边界部分中;/n每个单元透明电极具有连接多边形的顶点的曲线的一部分被去除的形状,并且相邻的单元透明电极彼此电连接;/n在所述第一感测电极单元和所述第二感测电极单元之间形成有电极间虚设物,所述电极间虚设物具有与所述单元透明电极相同的形状,并且所述电极间虚设物与所述单元透明电极电绝缘;以及/n以所述精细刻蚀图案为特征的多个所述单元透明电极具有棋盘形布置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802 KR 10-2018-00901601.一种触摸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感测电极单元,所述第一感测电极单元沿第一方向形成在基板上;以及
第二感测电极单元,所述第二感测电极单元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形成在所述基板上;
其中:
多个精细刻蚀图案形成在包括在所述第一感测电极单元和所述第二感测电极单元中的单元透明电极的边界部分中;
每个单元透明电极具有连接多边形的顶点的曲线的一部分被去除的形状,并且相邻的单元透明电极彼此电连接;
在所述第一感测电极单元和所述第二感测电极单元之间形成有电极间虚设物,所述电极间虚设物具有与所述单元透明电极相同的形状,并且所述电极间虚设物与所述单元透明电极电绝缘;以及
以所述精细刻蚀图案为特征的多个所述单元透明电极具有棋盘形布置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线为连续地连接所述多边形的顶点的曲线或者为部分地通过不连续地连接所述多边形的顶点而形成的曲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透明电极的所述边界部分具有连接六边形的六个顶点中的两个相邻顶点的曲线的一部分被去除的形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透明电极的所述边界部分具有连接以格子结构布置的四边形中的每个四边形的四个顶点中的两个相邻顶点的曲线的一部分被去除的形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透明电极的所述边界部分具有连接以Z字形结构布置的四边形中的每个四边形的四个顶点中的两个相邻顶点的曲线的一部分被去除的形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透明电极的所述边界部分具有连接菱形的四个顶点中的两个相邻顶点的曲线的一部分被去除的形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透明电极的所述边界部分具有连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中的两个相邻顶点的曲线的一部分被去除的形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测电极单元和所述第二感测电极单元通过在所述单元透明电极的边界部分中形成的所述多个精细刻蚀图案而具有增大的透射率。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透明电极由所述多个精细刻蚀图案形成,所述第一感测电极单元和所述第二感测电极单元以与包括在每个所述单元透明电极中的所述精细刻蚀图案形状相同为特征,并且使空间高频分量布置在所述触摸传感器的前表面上。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传感器,其特征在于,通过将具有与所述精细刻蚀图案相同空间频率的多个虚设图案插入到所述第一感测电极单元和所述第二感测电极单元之间的空间中以使相同的高频分量布置在所述触摸传感器的前表面上,所述触摸传感器的图案由于布置在所述触摸传感器的前表面上的所述相同的高频分量而不可见。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线包括从由正弦曲线、余弦曲线、圆锥曲线、悬链线、追踪曲线、摆线、次摆线和心形线组成的组中选择的一者或多者。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透明电极具有范围从100μm至500μm的间距。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细刻蚀图案具有范围从5μm至20μm的宽度。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摸传感器,其特征在于,被配置为连接相邻单元透明电极的连接单元具有范围从20μm至60μm的宽度。


15.一种触摸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感测电极单元,所述第一感测电极单元沿第一方向形成且彼此连接;
第二感测电极单元,所述第二感测电极单元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形成且彼此分离;以及
桥接电极单元,所述桥接电极单元被配置为将其间插入有一个第一感测电极单元的两个相邻的第二感测电极单元彼此连接;
其中:
多个精细刻蚀图案形成在包括在所述第一感测电极单元和所述第二感测电极单元中的单元透明电极的边界部分中;
每个单元透明电极具有连接多边形的顶点的曲线的一部分被去除的形状,并且相邻的单元透明电极彼此电连接;
在所述第一感测电极单元和所述第二感测电极单元之间形成有电极间虚设物,所述电极间虚设物具有与所述单元透明电极相同的形状,并且所述电极间虚设物与所述单元透明电极电绝缘;以及
以所述精细刻蚀图案为特征的多个所述单元透明电极具有棋盘形布置结构。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触摸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曲线为连续地连接所述多边形的顶点的曲线或者为部分地通过不连续地连接所述多边形的顶点而形成的曲线。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触摸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透明电极的所述边界部分具有连接六边形的六个顶点中的两个相邻顶点的曲线的一部分被去除的形状。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触摸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透明电极的所述边界部分具有连接以格子结构布置的四边形中的每个四边形的四个顶点中的两个相邻顶点的曲线的一部分被去除的形状。


19.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触摸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透明电极的所述边界部分具有连接以Z字形结构布置的四边形中的每个四边形的四个顶点中的两个相邻顶点的曲线的一部分被去除的形状。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触摸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透明电极的所述边界部分具有连接菱形的四个顶点中的两个相邻顶点的曲线的一部分被去除的形状。


21.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触摸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元透明电极的所述边界部分具有连接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中的两个相邻顶点的曲线的一部分被去除的形状。


22.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触摸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感测电极单元和所述第二感测电极单元通过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权度亨鲁圣辰朴祥辰柳汉太李俊九
申请(专利权)人: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