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种硅橡胶生产用预混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7268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4:23
一种特种硅橡胶生产用预混釜,预混釜上端设置有进料管;出料管设置在预混釜底部,出料管上设置有出料阀;电机连接架设置在预混釜底部,电机连接架上设置有驱动电机;第一连接轴一端连接在驱动电机上,其另一端伸入预混釜内部与转动套相连;转动套转动设置在连接座外部;连接座设置在预混釜内部,连接座底部与出料管入口相切;搅拌轴竖直连接在转动套上,搅拌轴上设置有多组搅拌机构;轴承设置在阶梯槽内,搅拌套转动设置在连接杆上,搅拌套靠近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轴与轴承相连;搅拌支杆设置在搅拌套上,搅拌支杆设置有多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硅橡胶搅拌混合更全面彻底,有效提高硅橡胶预混效率,降低硅橡胶生产成本。

A premixing kettle for special silicone rubber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特种硅橡胶生产用预混釜
本技术涉及硅橡胶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特种硅橡胶生产用预混釜。
技术介绍
硅橡胶拥有许多独特的性能,如耐高低温,电器绝缘及生理惰性灯,为其它有机高分子材料所不能比拟和替代,因而在航天、化工、农业和医疗卫生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并已成为国民经济重要而必不可少的新型高分子材料,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硅橡胶材料已很难满足某些特殊需求,因此具备突出特性的硅橡胶材料应运而生,这些性能包括导电、导热、耐高低温、阻燃等,其改性方法主要有添加特殊填料、改变材料组成、对硅橡胶主链进行接枝改性和与其他高分子材料共混等,但是,目前所使用的特种硅橡胶生产用预混釜,硅橡胶原料混合效果差,且混合效率低,大大提高硅橡胶生产成本。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特种硅橡胶生产用预混釜。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特种硅橡胶生产用预混釜,对硅橡胶搅拌混合更全面彻底,有效提高硅橡胶预混效率,降低硅橡胶生产成本。(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特种硅橡胶生产用预混釜,包括预混釜、环形支撑板、出料管、电机连接架、第一连接轴、连接座、转动套和搅拌轴;预混釜外周通过环形支撑板连接有多组支撑腿,预混釜上端设置有进料管;出料管设置在预混釜底部,出料管上设置有出料阀;电机连接架设置在预混釜底部,电机连接架上设置有驱动电机;第一连接轴一端连接在驱动电机上,其另一端伸入预混釜内部与转动套相连;转动套转动设置在连接座外部;连接座设置在预混釜内部,连接座底部与出料管入口相切;搅拌轴竖直连接在转动套上,搅拌轴上设置有多组搅拌机构;搅拌机构包括连接杆、搅拌套、轴承和搅拌支杆;连接杆连接在搅拌轴上,连接杆上设置有阶梯槽;轴承设置在阶梯槽内,搅拌套转动设置在连接杆上,搅拌套靠近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轴与轴承相连;搅拌支杆设置在搅拌套上,搅拌支杆设置有多组。优选的,预混釜上设置有电热带和保温层,保温层上设置有温控仪,温控仪与电热带相连,温控仪上设置有用于感应预混釜内部温度的感温探头。优选的,进料管设置有多个,且分别与不同硅橡胶生产原料存储设备相连。优选的,出料管设置有两组且以连接座为中心对称分布。优选的,转动套上设置有多组搅拌杆。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将不同特种硅橡胶原料通过多组进料管加入到预混釜内,多组进料管的设置有效提高进料速度,当特种硅橡胶原料进入预混釜内后,驱动电机带动转动套转动,搅拌轴带着搅拌机构随转动套一起转动,搅拌机构在转动过程中,搅拌套在特种硅橡胶原料的带动下进行转动,通过多组搅拌支杆加强对特种硅橡胶原料的搅拌,使硅橡胶原料混合更均匀彻底,便于后续硅橡胶原料的生产加工,当搅拌混合完成后打开出料阀,预混后的硅橡胶原料通过出料管排出。本技术对硅橡胶搅拌混合更全面彻底,有效提高硅橡胶预混效率,降低硅橡胶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特种硅橡胶生产用预混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特种硅橡胶生产用预混釜中搅拌机构14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预混釜;2、环形支撑板;3、支撑腿;4、进料管;5、出料管;6、出料阀;7、电机连接架;8、驱动电机;9、第一连接轴;10、连接座;11、转动套;12、搅拌杆;13、搅拌轴;14、搅拌机构;141、连接杆;1411、阶梯槽;142、搅拌套;143、第二连接轴;144、轴承;145、搅拌支杆;15、电热带;16、保温层;17、温控仪;18、感温探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特种硅橡胶生产用预混釜,包括预混釜1、环形支撑板2、出料管5、电机连接架7、第一连接轴9、连接座10、转动套11和搅拌轴13;预混釜1外周通过环形支撑板2连接有多组支撑腿3,预混釜1上端设置有进料管4;出料管5设置在预混釜1底部,出料管5上设置有出料阀6;电机连接架7设置在预混釜1底部,电机连接架7上设置有驱动电机8;第一连接轴9一端连接在驱动电机8上,其另一端伸入预混釜1内部与转动套11相连;转动套11转动设置在连接座10外部;连接座10设置在预混釜1内部,连接座10底部与出料管5入口相切;搅拌轴13竖直连接在转动套11上,搅拌轴13上设置有多组搅拌机构14;搅拌机构14包括连接杆141、搅拌套142、轴承144和搅拌支杆145;连接杆141连接在搅拌轴13上,连接杆141上设置有阶梯槽1411;轴承144设置在阶梯槽1411内,搅拌套142转动设置在连接杆141上,搅拌套142靠近连接杆14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轴143与轴承144相连;搅拌支杆145设置在搅拌套142上,搅拌支杆145设置有多组。本技术中,将不同特种硅橡胶原料通过多组进料管4加入到预混釜1内,多组进料管4的设置有效提高进料速度,当特种硅橡胶原料进入预混釜1内后,驱动电机8带动转动套11转动,搅拌轴13带着搅拌机构14随转动套11一起转动,搅拌机构14在转动过程中,搅拌套142在特种硅橡胶原料的带动下进行转动,通过多组搅拌支杆145加强对特种硅橡胶原料的搅拌,使硅橡胶原料混合更均匀彻底,便于后续硅橡胶原料的生产加工,当搅拌混合完成后打开出料阀6,预混后的硅橡胶原料通过出料管5排出。本技术对硅橡胶搅拌混合更全面彻底,有效提高硅橡胶预混效率,降低硅橡胶生产成本。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预混釜1上设置有电热带15和保温层16,保温层16上设置有温控仪17,温控仪17与电热带15相连,温控仪17上设置有用于感应预混釜1内部温度的感温探头18。特征硅橡胶原料在预混过程中,不同温度会影响其混合效果,当处于最佳温度使混合更均匀彻底,温控仪17通过感温探头18感测预混釜1内温度,并通过控制电热带15工作对预混釜1进行加热,使预混釜处于最佳混合温度范围,保温层16有效对预混釜1进行热保温,降低电热带15工作频率,节约能耗。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进料管4设置有多个,且分别与不同硅橡胶生产原料存储设备相连。进料管设置有多组分别与不同原料存储设备相连,当需要进行硅橡胶原料预混时,可同时向预混箱内添加多组生产原料,有效提高硅橡胶原料预混效率。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出料管5设置有两组且以连接座10为中心对称分布。出料管5用于排出预混完成后的硅橡胶原料,设置有两组出料管有效提高硅橡胶原料出料速度,从而提高硅橡胶原料预混效率。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转动套11上设置有多组搅拌杆12。转动套11转动带动搅拌机构14转动对硅橡胶原料进行搅拌混合,搅拌杆12的设置提高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特种硅橡胶生产用预混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预混釜(1)、环形支撑板(2)、出料管(5)、电机连接架(7)、第一连接轴(9)、连接座(10)、转动套(11)和搅拌轴(13);/n预混釜(1)外周通过环形支撑板(2)连接有多组支撑腿(3),预混釜(1)上端设置有进料管(4);出料管(5)设置在预混釜(1)底部,出料管(5)上设置有出料阀(6);电机连接架(7)设置在预混釜(1)底部,电机连接架(7)上设置有驱动电机(8);第一连接轴(9)一端连接在驱动电机(8)上,其另一端伸入预混釜(1)内部与转动套(11)相连;转动套(11)转动设置在连接座(10)外部;连接座(10)设置在预混釜(1)内部,连接座(10)底部与出料管(5)入口相切;搅拌轴(13)竖直连接在转动套(11)上,搅拌轴(13)上设置有多组搅拌机构(14);搅拌机构(14)包括连接杆(141)、搅拌套(142)、轴承(144)和搅拌支杆(145);连接杆(141)连接在搅拌轴(13)上,连接杆(141)上设置有阶梯槽(1411);轴承(144)设置在阶梯槽(1411)内,搅拌套(142)转动设置在连接杆(141)上,搅拌套(142)靠近连接杆(14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轴(143)与轴承(144)相连;搅拌支杆(145)设置在搅拌套(142)上,搅拌支杆(145)设置有多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特种硅橡胶生产用预混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预混釜(1)、环形支撑板(2)、出料管(5)、电机连接架(7)、第一连接轴(9)、连接座(10)、转动套(11)和搅拌轴(13);
预混釜(1)外周通过环形支撑板(2)连接有多组支撑腿(3),预混釜(1)上端设置有进料管(4);出料管(5)设置在预混釜(1)底部,出料管(5)上设置有出料阀(6);电机连接架(7)设置在预混釜(1)底部,电机连接架(7)上设置有驱动电机(8);第一连接轴(9)一端连接在驱动电机(8)上,其另一端伸入预混釜(1)内部与转动套(11)相连;转动套(11)转动设置在连接座(10)外部;连接座(10)设置在预混釜(1)内部,连接座(10)底部与出料管(5)入口相切;搅拌轴(13)竖直连接在转动套(11)上,搅拌轴(13)上设置有多组搅拌机构(14);搅拌机构(14)包括连接杆(141)、搅拌套(142)、轴承(144)和搅拌支杆(145);连接杆(141)连接在搅拌轴(13)上,连接杆(141)上设置有阶梯槽(1411);轴承(144)设置在阶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雁南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南炬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