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生产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7257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生产用上料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外壁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顶部外壁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有输送机构,所述安装箱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进料槽,且进料槽的一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称重传感器,所述称重传感器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称重槽,且进料槽的底部内壁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插接有卸料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起到良好的上料效果,能够将各原料之间进行精准配比,保证了混凝土的生产质量。

A feeding device for concrete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生产用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混凝土生产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混凝土指以水泥为主要胶凝材料,与水、砂、石子,必要时掺入化学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按适当比例配合,经过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及养护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搅拌的过程中需要利用上料装置进行上料。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811343240.6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混凝土生产用上料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左端前后两侧分别竖直焊接有第一竖杆,所述第一竖杆的右侧竖直焊接有第二竖杆,两个所述第一竖杆的上端之间上端转动安装有第一转动轴。上述专利中的上料装置设计结构简单,上料的过程中无法精确控制各原料的用量,导致生产出来的混凝土质量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混凝土生产用上料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生产用上料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外壁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安装箱,所述安装箱的顶部外壁开设有凹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生产用上料装置,包括底座(2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1)顶部外壁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支撑架(18),且支撑架(18)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安装箱(17),所述安装箱(17)的顶部外壁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有输送机构(16),所述安装箱(17)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进料槽(14),且进料槽(14)的一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旋转电机(15),所述旋转电机(15)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安装板(11),且安装板(11)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称重传感器(13),所述称重传感器(13)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称重槽(12),且进料槽(14)的底部内壁开设有通孔,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生产用上料装置,包括底座(2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1)顶部外壁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有支撑架(18),且支撑架(18)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安装箱(17),所述安装箱(17)的顶部外壁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壁通过轴承连接有输送机构(16),所述安装箱(17)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进料槽(14),且进料槽(14)的一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旋转电机(15),所述旋转电机(15)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安装板(11),且安装板(11)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称重传感器(13),所述称重传感器(13)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称重槽(12),且进料槽(14)的底部内壁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插接有卸料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生产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1)靠近支撑架(18)一侧的顶部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倾斜设置的输送筒(20),且输送筒(20)的一侧外壁通过螺钉固定有伺服电机(19),伺服电机(19)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输送绞龙(9),输送筒(20)的顶部外壁开设有上料孔,上料孔的内壁插接有上料斗(10),输送筒(20)的底部外壁开设有下料孔,下料孔的内壁插接有下料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凝土生产用上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天根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佰汇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