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夜间可识别的双芯光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72034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双芯光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夜间可识别的双芯光缆,包括光缆本体、分隔板和光纤管套,所述光缆本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保护外皮,所述光缆本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防水保护层,所述光缆本体内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光纤管套,所述光纤管套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隔离软垫,所述隔离软垫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耐压防护层,所述光纤管套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光纤管芯,所述光纤管芯之间固定安装有中心加强芯,所述光纤管套之间固定安装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外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荧光贴条,本装置结构简单,防护效果好且夜晚较为容易分辨。

A kind of double core optical cable that can be recognized at n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夜间可识别的双芯光缆
本技术涉及双芯光缆
,具体为一种夜间可识别的双芯光缆。
技术介绍
双芯光纤同一包层内含有两根纤芯,每个芯子都是一条光波导,即一根双芯光纤中集成了两根单芯光纤。双芯光纤是一种具有特殊折射率分布的特种光纤,它突破了常规光纤的折射率分布结构,在同一根光纤中排布了两根相互平行的纤芯,既可以作为光传输介质,又可构造新的光器件。20世纪60年代初期,就有学者研究光在两个平行波导间的能量耦合。1980年,双芯光纤的实验验证使耦合模理论得到重大突破。1981年,研究人员利用双芯光纤对弯曲波导耦合特性的测量以及耦合系数与弯曲半径间的关系,设计出光纤型光方向耦合开关。80年代末,研究人员利用双芯光纤对波长和偏振态的选择性以及光谱特性,把双芯光纤初步应用于光传感器件,包括温度、应力和位移的测量。随后双芯光纤的非线性效应也被研究,用于实现被动锁模器件和超快速全光开关。基于双芯光纤制作的光纤器件,具有器件尺寸易精确控制、耦合区机械应力小、更加紧凑稳定和不易受外界影响等优点,在光传感和光通信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光纤滤波器、光干涉仪、光连接器、光纤放大器、光分插复用器、光纤开关、光学镊子和光纤传感器等方面。因此研究双芯光纤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随着研究的深入必将会给光纤通信和光纤传感带来新的突破。目前的双芯光缆在夜间难以辨别,难以识别光缆的种类,不方便进行保养修理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夜间可识别的双芯光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br>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夜间可识别的双芯光缆,包括光缆本体、分隔板和光纤管套,所述光缆本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保护外皮,所述光缆本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防水保护层,所述光缆本体内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光纤管套,所述光纤管套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隔离软垫,所述隔离软垫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耐压防护层,所述光纤管套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光纤管芯,所述光纤管芯之间固定安装有中心加强芯,所述光纤管套之间固定安装有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外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荧光贴条。优选的,所述分隔板插接在光缆本体的内部,且分隔板的顶部和底部均贯穿光缆本体的顶部和底部。优选的,所述保护外皮套设在光缆本体的外侧上。优选的,所述防水保护层插接在保护外皮的内部。优选的,所述隔离软垫套设在光纤管套的外侧。优选的,所述耐压防护层套设在隔离软垫与防水保护层之间。优选的,所述光纤管芯插接在光纤管套的内部,且中心加强芯插接在光纤管芯的正中间。优选的,所述荧光贴条贴合在分隔板顶部和底部的外侧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分隔板,能够有效的将两根光纤分开,能够有效的保护光纤,避免当一边的光纤出现问题时,影响到另一边的光纤,从而提高了成本,同时可通过分隔板上的荧光贴条,能够在夜间方便进行分辨,较为实用。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隔离软垫,能够有效的将光纤管套和耐压防护层分隔开,避免受到外界压力时,软垫能够有效的保护光纤管套,避免内部的光纤管芯受到损坏,从而使光缆的使用寿命降低,提高成本。3.本技术中,通过设置防水保护层,能够有效的避免雨水等液体渗入光缆的内部,对光缆管芯造成破坏,从而导致光缆短路无法使用,有效的提高了光缆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光纤管套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光缆本体;2.保护外皮;3.分隔板;4.荧光贴条;5.防水保护层;6.耐压防护层;7.隔离软垫;8.光纤管套;9.光纤管芯;10.中心加强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夜间可识别的双芯光缆,包括光缆本体1、分隔板3和光纤管套8,光缆本体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保护外皮2,保护外皮2套设在光缆本体1的外侧上,光缆本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防水保护层5,能够有效的避免雨水等液体渗入光缆的内部,对光缆管芯造成破坏,从而导致光缆短路无法使用,有效的提高了光缆的使用寿命,防水保护层5插接在保护外皮2的内部,光缆本体1内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光纤管套8,光纤管套8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隔离软垫7,能够有效的将光纤管套8和耐压防护层6分隔开,避免受到外界压力时,软垫能够有效的保护光纤管套8,避免内部的光纤管芯9受到损坏,从而使光缆的使用寿命降低,提高成本,隔离软垫7套设在光纤管套8的外侧,隔离软垫7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耐压防护层6,光纤管套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光纤管芯9,耐压防护层6套设在隔离软垫7与防水保护层5之间,光纤管芯9之间固定安装有中心加强芯10,光纤管芯9插接在光纤管套8的内部,且中心加强芯10插接在光纤管芯9的正中间,光纤管套8之间固定安装有分隔板3,能够有效的将两根光纤分开,能够有效的保护光纤,避免当一边的光纤出现问题时,影响到另一边的光纤,从而提高了成本,同时可通过分隔板3上的荧光贴条4,能够在夜间方便进行分辨,较为实用,分隔板3插接在光缆本体1的内部,且分隔板3的顶部和底部均贯穿光缆本体1的顶部和底部,分隔板3外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荧光贴条4,荧光贴条4贴合在分隔板3顶部和底部的外侧上。本技术工作流程:使用时,通过分隔板3,能够有效的将两根光纤分开,能够有效的保护光纤,避免当一边的光纤出现问题时,影响到另一边的光纤,从而提高了成本,同时可通过分隔板3上的荧光贴条4,能够在夜间方便进行分辨,较为实用,通过隔离软垫7,能够有效的将光纤管套8和耐压防护层6分隔开,避免受到外界压力时,软垫能够有效的保护光纤管套8,避免内部的光纤管芯9受到损坏,从而使光缆的使用寿命降低,提高成本,通过防水保护层5,能够有效的避免雨水等液体渗入光缆的内部,对光缆管芯造成破坏,从而导致光缆短路无法使用,有效的提高了光缆的使用寿命,本装置结构简单,防护效果好且夜晚较为容易分辨。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夜间可识别的双芯光缆,包括光缆本体(1)、分隔板(3)和光纤管套(8),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缆本体(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保护外皮(2),所述光缆本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防水保护层(5),所述光缆本体(1)内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光纤管套(8),所述光纤管套(8)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隔离软垫(7),所述隔离软垫(7)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耐压防护层(6),所述光纤管套(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光纤管芯(9),所述光纤管芯(9)之间固定安装有中心加强芯(10),所述光纤管套(8)之间固定安装有分隔板(3),所述分隔板(3)外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荧光贴条(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夜间可识别的双芯光缆,包括光缆本体(1)、分隔板(3)和光纤管套(8),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缆本体(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保护外皮(2),所述光缆本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防水保护层(5),所述光缆本体(1)内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光纤管套(8),所述光纤管套(8)的外侧固定安装有隔离软垫(7),所述隔离软垫(7)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耐压防护层(6),所述光纤管套(8)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光纤管芯(9),所述光纤管芯(9)之间固定安装有中心加强芯(10),所述光纤管套(8)之间固定安装有分隔板(3),所述分隔板(3)外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安装有荧光贴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夜间可识别的双芯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3)插接在光缆本体(1)的内部,且分隔板(3)的顶部和底部均贯穿光缆本体(1)的顶部和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夜间可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莉敏王翔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通光光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