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到鼓风机等上排出高温热风的加热器,以及装配在该加热器内的绝缘子。绝缘子结构片由穿透设置多个气体流通孔(10、10、…)的板状体构成,在其周缘部分形成固定该结构片、可以将电极配线的插入部(12a、12b),将多个这些绝缘子结构片沿鼓风方向重合,形成绝缘子。在这种重合状态下,将邻接的结构片彼此的气体流通孔(10、10、…)的位置配置成相互稍稍偏移的位置关系,并且,上述固定用及电极配线用的插入部(12a、12b)配置在同一位置上。进而,在气体流通孔的位置处于偏移关系的邻接的绝缘子结构片彼此之间,配置只由在与该绝缘子结构片相同的位置上设置固定用及电极配线用的插入部(12c)的周缘部分构成的框体状的间隔绝缘子,构成一组电热丝用绝缘子。通过将镍铬耐热丝配设在该一组电热丝用绝缘子的气体流通孔中,镍铬耐热丝被各绝缘子结构片扭转,将其可靠地保持、固定。(*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到鼓风机等上以产生高温热风用的加热器,以及用于对在该加热器内配线的镍铬耐热合金丝等电热丝进行支承的绝缘子。
技术介绍
在附图的图10和图11中表示出了现有的这种绝缘子及加热器。图10是绝缘子的透视说明图,图11是加热器的侧视透明说明图。图10所示的绝缘子50是具有圆柱形形状的所谓レンコン绝缘子,在其轴向方向设置多个贯通孔52、52...,在所述贯通孔52的每一个内配设镍铬耐热合金丝等电热丝。鼓风气体沿着轴向方向(气体流动方向)D流动,通过前述各个贯通孔52的内部并被加热。在各个贯通孔52的内壁面上,不设置支承镍铬耐热合金丝用的凸条或者突起等。这种绝缘子50,沿着轴向方向排列配置适当的个数,使各个贯通孔52的位置相一致地重合,配置在产生热风用的加热器内。图11表示在内部配备有上述绝缘子50的产生热风用的加热器60。在具有图中右端侧的气体吸入口61和图中左端侧的热风排出口62的加热器容纳体65的内部,沿轴向方向(气体流动方向D)串列地排列配置并固定4个上述绝缘子50。根据加热器的容量适当地确定绝缘子50的配置个数。在排列配置绝缘子50时,将各个贯通孔52的位置配置在同一位置。并且,如图中双点划线所示,在这些贯通孔52内将镍铬耐热合金丝从吸入口61侧向排出62配置,其次,从排出62侧向吸入口61侧呈Z字形依次配线。通过使绝缘子50的贯通孔52的个数为偶数,可以使镍铬耐热合金丝的两个端子位于吸入口侧。利用长轴的螺栓66和螺母67将各个绝缘子50固定。这些螺栓、螺母,利用设置在绝缘子50上的任意的贯通孔52的两个至四个部位进行固定。虽然图中没有示出,但是可以将防止异常过热用的热电偶等温度传感器配置在位于中央部分的任何一个贯通孔52内。在这种情况下,插入配置在卷绕成螺旋状的镍铬耐热合金丝的中心部分中。检测排出温度的排出温度传感器T,从加热器容纳体65的外部配置到位于加热器容纳体65内的最靠近排出口侧的绝缘子的前方。进而,本申请人过去提出过实开平1-34790号公报中所记载的称为环状绝缘子的方案。这种环状绝缘子,由轴向方向的长度短的圆筒状体构成,在其中央部分设置插入温度传感器等用的插入孔,在其中央部分的外周部分上,利用放射状的隔离框形成配设镍铬耐热合金丝用的多个电热丝插入部。这种环状绝缘子,根据所需的容量,将多个这种绝缘子沿轴向方向重合地使用,但是,利用这种结构,不能使气体的最高排出温度上升到500℃以上。因此,不能作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产生高温热风用的加热器绝缘子使用。换句话说,这种环状绝缘子是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产生800℃以上的高温热风用的加热器用绝缘子不同的类别的绝缘子。其理由是,在排出800℃以上的高温热风的加热器用绝缘子的情况下,要求一定程度以上的风速(为了将被加热的空气加热到接近电热丝的耐热临界温度,必须提高风速,以便提高热交换效率)、和通过各个气体流通孔内的风量的均匀性,因而,有必要使被加热的鼓风气体在一定的狭窄的空间(通路)内通过,使之与卷绕的镍铬耐热合金丝强制接触,但是,在上述环状绝缘子的情况下,由于只用间隔框支承镍铬耐热合金丝,所以可以设想,不能使碰到各个电热丝上的风量是均匀的。当不能使风速恒定时,可以设想,配设在各个孔中的电热丝的表面温度会不同,从而整体的热交换效率也不能得到提高,对排出最高温度会造成限制。当列举上述现有技术例的问题时,有以下一些问题。配设在绝缘子上的电热丝,由于鼓风气体的急剧增加(通过贯通孔的风速的变化)或者由于重力,会向被施加力的方向伸长(在卷绕成螺旋状的电热丝的邻接的线与线之间的距离(间距)中会产生不均匀),由于因此而产生的异常过热,通过各个贯通孔内的风量会发生变化,所以不能长时间安全地排出高温热风。在排出800℃以上的高温热风的情况下,电热丝的表面温度变成约900℃以上,而由于鼓风气体的风压,会发生电热丝从绝缘子的排出口侧跑出的现象。另外,在将排出口朝向下方的情况下,电热丝还要承受重力,从而电热丝的伸长及跑出的问题变得更大。可以设想,当在电热丝上流过电流时产生磁场,由于这种磁场引起的电热丝的振动,会进一步促进电热丝的跑出等问题。不仅由于磁场会引起电热丝的振动,由于机械振动也会造成电热丝的振动,而由于这种振动的发生,镍铬耐热合金丝与贯通孔摩擦接触,电热丝的氧化薄膜会被削掉(磨削)、或者绝缘子的内壁面会被磨削,变成粉尘跑出到外部,对环境造成恶劣影响,在粉尘滞留在贯通孔内的情况下,变成电热丝断线的原因。由绝缘子对电热丝的保持并不充分,经不起机械振动或者磁场振动。由于电热丝只插入并配置到绝缘子的贯通孔内,所以,电热丝不能被绝缘子保持或者固定等。在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如上所述的电热丝的跑出,在绝缘子的排出口侧的端部设置防止跑出用的机构。但是,即使设置这种防止跑出用的机构,配置在绝缘子上的电热丝,在绝缘子的贯通孔内不采取任何保持或者固定等措施,不能解决由于通过各个孔的风量及加热等引起的电热丝的间距的不均匀所造成的弊病、振动所引起的问题等。利用两个至四个部位的贯通孔,通过长轴的螺栓和螺母的紧固来进行多个绝缘子的固定,但是,不能使被加热气体在这些贯通孔内流动,不能制成紧凑的结构。防止异常过热用的热电偶等温度传感器,配置于在位于中央部分的贯通孔内布线的卷绕成螺旋状的镍铬耐热合金丝的内部中心,但是,这种温度传感器会妨碍气体向贯通孔内的流动,这些孔的电热丝与其它孔的电热丝相比,通过的风量变少,相应地比起另外的孔的电热丝来,稍稍过热,从而,利用传感器检测出温度常常显示出稍高的温度,不能进行完全的温度控制。从而,考虑到电热丝的安全,不得不根据经验将最高使用温度设定得稍低。排出气体的温度传感器,在加热器容纳体65的排出口侧的部分上,从其外部配线,该配线会成为障碍,或者造成其外观不良。因此,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绝缘子、并提供一种利用这种绝缘子的产生高温热风用的加热器,所述绝缘子是一种可以排出800℃以上的高温热风的加热器用绝缘子,该绝缘子不会产生电热丝的间距的不均匀,能够耐受由磁场引起的振动及机械振动,即使将热风排出口指向任意方向,也能够有效地保持并固定电热丝,特别是,即使在指向下方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电热丝的跑出,进而,不会使从电热丝向气体的热交换效率产生不平衡,可以进一步提高向被加热气体的热交换效率,可以长时间稳定地排出高温热风。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绝缘子,是为了用于排出800℃以上的热风而开发出来的,但是,不言而喻,也可以降低其容量、作为使之排出较低温度的热风的绝缘子来使用。专利技术的内容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案是一种产生热风用加热器的电热丝用绝缘子,绝缘子结构片(A、B)由穿透设置多个气体流通孔(10、10、…)的板状体构成,在其周缘部分形成固定该结构片以及/或者可以配置电极的一个或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插入部(12a、12b),将多个这些绝缘子结构片(A、B)沿着鼓风方向重合,可以形成绝缘子,在这种重合的状态下,以相互稍稍偏移的位置关系配置部分或者全部的邻接的结构片彼此的气体流通孔(10、10、…)的位置,并且,可以将上述固定用以及/或者电极配置用的插入部(12a、12b)配置在同一位置,进而,在这样重合的绝缘子中,在气体流通孔的位置处于偏移关系的邻接的绝缘子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产生热风用加热器的电热丝用绝缘子,绝缘子结构片(A、B)由穿透设置多个气体流通孔(10、10、…)的板状体构成,在其周缘部分形成固定该结构片以及/或者可以配置电极的一个或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插入部(12a、12b),将多个这些绝缘子结构片(A、B)沿着鼓风方向重合,可以形成绝缘子,在这种重合的状态下,以相互稍稍偏移的位置关系配置部分或者全部的邻接的结构片彼此的气体流通孔(10、10、…)的位置,并且,可以将上述固定用以及/或者电极配线用的插入部(12a、12b)配置在同一位置,进而,在这样重合的绝缘子中,在气体流通孔的位置处于偏移关系的邻接的绝缘子结构片彼此之间,配置由框状体构成的间隔绝缘子(C),构成一组电热丝用绝缘子(G1、G2、G3),所述框状体仅由在与该绝缘子结构片相同的位置上设置有固定用和/或电极配线用的插入部(12c)的周缘部分构成,在这一组电热丝用绝缘子的气体流通孔中可以配置镍铬耐热合金丝等电热丝。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竹纲贞义,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竹纲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