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岩土工程滑坡模型试验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70622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岩土工程滑坡模型试验箱,属于滑坡模型试验领域,包括滑坡模型箱、供水装置、防震动层,所述滑坡模型箱外侧体壁上设有与所述供水装置连接的喷洒装置,所述滑坡模型箱内部通过隔板将模型箱分为上部箱体与下部箱体,所述上部箱体与下部箱体通过位于隔板上的第一电磁阀连通,所述上部箱体内设有滑坡模型,所述上部箱体侧体壁内部设有机械臂,所述下部箱体侧面底部设有第二电磁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示例的岩土工程滑坡模型试验箱,通过设计机械臂能够对地下岩土进行作业并观察对岩土的影响,且具有减震功能,能提高试验的准确度及试验箱的使用寿命。

A landslide model test box for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岩土工程滑坡模型试验箱
本技术涉及滑坡模型试验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岩土工程滑坡模型试验箱。
技术介绍
室内相似模型试验是岩土滑坡工程问题常用的研究方法,因试验对象的主要参数可根据研究需要灵活设置、突出所研究问题的主导因素、尺寸比原型缩小而节省人力与物力等诸多优点,一直是滑坡工程研究中具有举足轻重作用的方法,现有的岩土工程滑坡模型试验箱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或缺陷:(1)无法自动模拟进行地下工程作业时岩土结构的变化;(2)滑坡模型试验箱减震性能差,容易引起试验误差同时容易造成试验箱的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岩土工程滑坡模型试验箱,该装置通过设计机械臂能够对地下岩土进行作业并观察对岩土的影响,且具有减震功能,能提高试验的准确度及试验箱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了一种岩土工程滑坡模型试验箱,包括滑坡模型箱、供水装置、防震动层,所述滑坡模型箱内部通过隔板将模型箱分为上部箱体与下部箱体,所述上部箱体与下部箱体通过位于所述隔板一侧的出水口处的输水管一连通,所述输水管一上设有电磁阀一;所述上部箱体内设有滑坡模型,所述上部箱体侧体壁内部设有机械臂,所述机械臂的前端连接有铲筒,所述上部箱体的外侧体壁上设有喷洒装置,所述喷洒装置通过输水管二与供水装置连接,所述输水管二上设有电磁阀二,所述上部箱体外侧体壁上还设有控制器、数据采集装置,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机械臂、电磁阀一、电磁阀二连接,所述数据采集装置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下部箱体与所述输水管一相对的一侧底端设有排水口,所述下部箱体的底部四角处设有支撑柱;所述防震动层四角处设有与所述支撑柱相适配的孔,所述防震动层上设有支撑主架,所述支撑主架为纵横交错状。优选的,所述排水口处设有水龙头。优选的,所述滑坡模型内放置有多个位移传感器、质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且位移传感器、质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数据采集装置,所述数据采集装置与外部电脑端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机械臂可沿左右、前后方向移动。进一步的,所述上部箱体的前后面为透明玻璃材料。进一步的,所述铲筒与滑坡模型接触的一端设有凸出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机械臂带动铲筒对底部岩土层进行挖掘,方便模拟地下作业时岩土的结构变化。2、防震动层的设置,通过设置有支撑主架分散压力,防止滑坡模型箱试验时的震动,能提高试验准确度及试验箱的使用寿命。3、对滑坡模型箱进行上下分层,便于试验时积水的排出,同时也能模拟积水对岩土层影响的试验。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滑坡模型箱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防震动层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侧视图;图4为本技术铲筒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部箱体,2-喷洒装置,3-滑坡模型,4-隔板,5-下部箱体,6-排水口,7-铲筒,8-机械臂,9-支撑柱,10-输水管一,11-电磁阀一,12-控制器,13-数据采集装置,14-防震动层,15-孔,16-支撑主架,17-供水装置,18-电磁阀二,19-输水管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技术,而非对该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岩土工程滑坡模型试验箱,滑坡模型箱、供水装置17、防震动层14,所述滑坡模型箱内部通过隔板4将模型箱分为上部箱体1与下部箱体5,为方便观察,上部箱体1前后面为透明玻璃材质,所述上部箱体1与下部箱体5通过位于所述隔板4一侧的出水口处的输水管一10连通,所述输水管一10上设有电磁阀一11;所述上部箱体1内设有滑坡模型3,所述上部箱体1侧体壁内部设有可沿左右、前后方向移动机械臂8,所述机械臂8的前端连接有铲筒7,铲筒7与滑坡模型3接触的一端设有凸出结构,方便对滑体的产出,所述上部箱体1的外侧体壁上设有喷洒装置2,所述喷洒装置2通过输水管二19与供水装置17连接,所述输水管二19上设有电磁阀二18,所述上部箱体1外侧体壁上还设有控制器12、数据采集装置13,所述控制器12与所述机械臂8、电磁阀一11、电磁阀二18连接,所述数据采集装置13与所述控制器12连接;所述下部箱体5与所述输水管一10相对的一侧底端设有排水口6,所述下部箱体5的底部四角处设有支撑柱9;所述防震动层14四角处设有与所述支撑柱9相适配的孔15,所述防震动层14上设有支撑主架16,所述支撑主架16为纵横交错状。工作原理:在上部箱体1内将滑坡模型3构建好,并在滑坡模型3内部放置多个位移传感器、质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将喷洒装置2与供水装置17连接,开始模拟试验。通过控制器12控制机械臂8的运动使铲筒7对下层岩土进行铲出动作,通过破坏下层岩土观察岩土层的变化;通过调节电磁阀二18调节出水量的大小,进行雨水冲刷试验,打开电磁阀一11将积水排出到下部箱体5中;若进行雨水浸泡试验,则在雨水冲刷过程中关闭电磁阀一11,观察浸泡过程中岩土的变化,数据采集装置才采集到的控制器数据、位移传感器数据、质量传感器数据、压力传感器数据,传输给电脑端的数据处理装置,进行试验的分析。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技术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技术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岩土工程滑坡模型试验箱,包括滑坡模型箱、供水装置(17)、防震动层(14),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坡模型箱内部通过隔板(4)将模型箱分为上部箱体(1)与下部箱体(5),所述上部箱体(1)与下部箱体(5)通过位于所述隔板(4)一侧的出水口处的输水管一(10)连通,所述输水管一(10)上设有电磁阀一(11);/n所述上部箱体(1)内设有滑坡模型(3),所述上部箱体(1)侧体壁内部设有机械臂(8),所述机械臂(8)的前端连接有铲筒(7),所述上部箱体(1)的外侧体壁上设有喷洒装置(2),所述喷洒装置(2)通过输水管二(19)与供水装置(17)连接,所述输水管二(19)上设有电磁阀二(18),所述上部箱体(1)外侧体壁上还设有控制器(12)、数据采集装置(13),所述控制器(12)与所述机械臂(8)、电磁阀一(11)、电磁阀二(18)连接,所述数据采集装置(13)与所述控制器(12)连接;/n所述下部箱体(5)与所述输水管一(10)相对的一侧底端设有排水口(6),所述下部箱体(5)的底部四角处设有支撑柱(9);/n所述防震动层(14)四角处设有与所述支撑柱(9)相适配的孔(15),所述防震动层(14)上设有支撑主架(16),所述支撑主架(16)为纵横交错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岩土工程滑坡模型试验箱,包括滑坡模型箱、供水装置(17)、防震动层(14),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坡模型箱内部通过隔板(4)将模型箱分为上部箱体(1)与下部箱体(5),所述上部箱体(1)与下部箱体(5)通过位于所述隔板(4)一侧的出水口处的输水管一(10)连通,所述输水管一(10)上设有电磁阀一(11);
所述上部箱体(1)内设有滑坡模型(3),所述上部箱体(1)侧体壁内部设有机械臂(8),所述机械臂(8)的前端连接有铲筒(7),所述上部箱体(1)的外侧体壁上设有喷洒装置(2),所述喷洒装置(2)通过输水管二(19)与供水装置(17)连接,所述输水管二(19)上设有电磁阀二(18),所述上部箱体(1)外侧体壁上还设有控制器(12)、数据采集装置(13),所述控制器(12)与所述机械臂(8)、电磁阀一(11)、电磁阀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枫郑程程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