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严长荣专利>正文

多用途马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706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用途马扎,其特征在于由8个带有内丝的三通和8根两端带有外丝的连接管以及两套旋转式连接环扣和一个坐套构成;4个三通和4根连接管通过内丝和外丝分别依次螺接成长方形的内框架和外框架,外框架套置在内框架外,其两侧的中部分别利用旋转式连接环绞接而可互相叠合或呈交叉状;坐套上设有扣环,经折叠成适当形状和大小后,利用系绳栓系于内外框架的顶部。(*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马扎,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变换组合成多种行军和野外宿营必需器具的多用途马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利用8个带有内丝的三通和8根两端带有外丝的连接管以及两套旋转式连接环和一个坐套构成一种多用途马扎。4个三通和4根连接管通过内丝和外丝分别依次螺接成长方形的内框架和外框架,外框架套置在内框架外,框架两侧的中部分别利用旋转式连接环绞接而可使两框架互相叠合或呈交叉状;坐套上设有扣环,经适当折叠后利用系绳栓系于内外框架的顶部。如此构成的马扎,除可作为坐具外,本身就是一个大工具箱过工具袋,其坐套可变换成不同大小的口袋,各三通的外端可直接或通过双通螺接各种附件而且利用三通、双通、连接管和坐套以及各种附件,可变换组合成担架、梯子、拐杖、吊床和小车等行军和野外宿营所必需的各种器具。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多用途马扎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3所示,坐套4由主坐套4′和副坐套4″利用系绳5连接而成,其一面设有防水胶。主坐套4′和副坐套4″的两对侧分别设有可互相拉合的拉链6和拉链6′,主坐套4′和副坐套4″的四周及中央设有可穿入系绳的环扣7,主坐套4′和副坐套4″上还设有多数个大小不同并带有拉链或粘扣的工具袋8。如图4和图5所示,坐套4栓系在框架顶部时应折叠成适当的形状和大小,其正面系绳10和系绳10′可分别穿设在前后两侧的环扣7中,而背面的系绳11和系绳11′则可连接成网状,以加强坐套4的承重力。如图6所示,利用系绳将副坐套4″的上侧系紧,即可将坐套4变换成一简易的防雨斗篷。如图7所示,将主坐套4′折叠并将其对侧拉链6拉合,即成为两端开口的长筒袋;将长筒袋的一端叠封时,即可变换成不同大小的口袋或睡袋;将口袋的另一端叠封时,即成为一背包。同样,也可按相同的方式将副坐套4″叠封为一挎包。如图8所示,旋转式连接环3可由两个开口环3′和3″利用铆钉12连接而成,两开口环3′和3″均可绕铆钉12转动,将连接管2和2′分别套入开口环3和3″后,利用螺丝13将开口锁紧,以固定旋转式连接环3。螺丝13的螺帽可采取C型螺帽13′,C型螺帽13′的两端可兼作改锥。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内框架上的4个三通外端分别螺接有带内丝的双通1″,以使内框架和外框架的三通外端对齐并可分别螺接各种附件。如图1和图8所示,内框架和外框架同侧底端的双通1″和三通1的外端分别螺接有带内丝的外丝柄14,外丝柄14的一端螺接有带外丝轴15的小轮16,外丝轴15的一端带一字槽或十字槽且该端轴径略大于外丝轴15的轴径,以防止小轮16向外滑落,靠近小轮16的外丝轴15上还开设有一内丝小孔17;外丝柄14的另一端螺接有两端带外丝的小轴18,小轴18的轴径与内丝小孔17的孔径相等并可互相螺合,小轴18的两端面带有一字槽或十字槽。如图1所示,外框架和内框架另侧底端的三通1和双通1”的外端分别螺接有外丝柄19和外丝柄20,外丝柄19和20的一端带一字槽或十字槽,另一端分别为带槽的三棱锥体附件19′和20′。外框架和内框架顶部的三通1和双通1的外端分别螺接有外丝柄21、22、23和24,各外丝柄的一端均带一字槽或十字槽,另一端分别一圆锥体附件21、刀背带锯齿的刀具附件22′、扁铲附件23′和微型手电筒附件24′。如图9、10、11所示,利用三通1和双通1′螺接连接管2并在连接管2的底端分别螺接外丝柄21、22和23,即可分别变换组合成拐杖、手锯和扁铲。如图12、13所示,利用双通1′螺接连接管2并在连接管2的底端分别螺接外丝柄21和22,即成为可插入地下的桩柱;将坐套4′的两端栓系吊绳25和25′并使其穿过连接管2顶端的十字交叉孔26,然后再在吊绳25和25的一端通过绳孔19′、20′分别栓系外丝柄19和20并将三棱锥体附件19′和20′插入地下,即可变换组合成一吊床。如图14所示,将图7所示的口袋或睡袋4′的两侧利用系绳27、27′栓系在由三通1和双通1′螺接的连接管2上,即可构成一副担架。如图15所示,利用多个三通1和连接管2可螺接成不同长度的梯子。如图16所示,在图15所示的梯子的底端三通1中依次连接外丝柄14和小轴18并将小轮16通过外丝轴15上的内丝小孔17螺接到小轴18的外端,即构成一辆可装载行李的小车。如图17所示,卸去图16所示小车底端的连接管2并使三通1向上旋转90,即可防止装载的行李由小车上滑落;如在小车的背面栓系图7所示的口袋或睡袋,则可在袋中放置其他物品,甚至可使幼儿躺入袋中。综上所述可知,本技术多用途马扎除可作为坐具外,其本身就是一个大工具箱或工具袋。而且,利用三通、双通、连接管和坐套以及附带的各种附件还可方便地变换组合成担架、梯子、拐杖、吊床和小车等多种行军和宿营所必需的各种器具。因此,本技术特别适用于行军和野外宿营。权利要求1.一种多用途马扎,其特征在于由8个带有内丝的三通和8根两端带有外丝的连接管以及两套旋转式连接环和一个坐套构成;4个三通和4根连接管通过内丝和外丝分别依次螺接成长方形的内框架和外框架,外框架套置在内框架外,其两侧的中部分别利用旋转式连接环绞接而可互相叠合或呈交叉状;坐套上设有扣环,经折叠成适当形状和大小后,利用系绳栓系于内外框架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马扎,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式连接环由两个开口环利用铆钉连接而成,两个开口环均可绕铆钉转动,两个开口环的开口利用螺丝紧固,螺丝的螺帽为C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马扎,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套由主坐套和副坐套利用环扣和系绳连接而成,其一面带有防水胶,主坐套和副坐套的两对侧设有可互相拉合的拉链,主坐套和副坐套上设有不同大小并带有拉链或粘扣的工具袋,主坐套和副坐套的四周及中央适当部位设有多数个用于穿设系绳的环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马扎,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框架的4个三通的外端分别螺接有带内丝的双通。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多用途马扎,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和内框架同侧底部的三通和双通的外端分别螺接有带内丝的外丝柄;外丝柄的一端螺接有带外丝轴的小轮,外丝轴的一端带一字槽或十字槽且该端轴径略大于外丝轴的轴径,靠近小轮的外丝轴上设有一内丝孔;外丝柄的另一端螺接有两端带外丝的小轴,小轴的轴径与内丝小孔的孔径相等并可互相螺合,小轴的两端带有一字槽或十字槽。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多用途马扎,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和内框架同侧底部的三通和双通的外端分别螺接有一外丝柄,外丝柄的一端带一字槽或十字槽,另一端分别为带槽的三棱锥体附件;所述外框架和内框架顶部的三通和双通的外端分别螺接有一外丝柄,外丝柄的一端带一字槽或十字槽,另一端分别为圆锥体附件、刀背带锯齿的刀具附件、扁铲附件和微型手电筒附件。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用途马扎,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两端管壁上分别开设有可穿入系绳的十字交叉孔。专利摘要多用途马扎,主要由8个带有内丝的三通和8根两端带有外丝的连接管以及两套旋转式连接环和一个坐套构成。4个三通和4根连接管通过外丝和内丝分别依次连接成内框架和外框架,外框架套置在内框架外,其两侧的中部分别利用旋转式连接环绞接而可互相叠合或呈交叉状;坐套由主坐套和副坐套连接而成,经折叠成适当形状和大小后,利用系绳栓系于内外框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长荣
申请(专利权)人:严长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