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纤维线的摩擦性能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6958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纤维线的摩擦性能测试装置,包括:摩擦部、测试部和记录部,所述摩擦部设有与所述记录部连接的第一支撑杆和与所述测试部连接的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设有顶面和侧面,所述顶面设有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所述侧面设有位于所述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之间的第三滑轮、第四滑轮和第五滑轮,所述第二支撑杆设有第六滑轮,所述摩擦部还设有依次连接所述第一滑轮、第二滑轮、第五滑轮、第六滑轮、第四滑轮和第三滑轮的纤维线;通过摩擦部、测试部和记录部之间的相互配合,以纤维线在实际使用摩擦现象为出发点,将摩擦部的滑轮按照一定的方式排放并通过测试部模拟现实使用环境,对纤维线的耐摩擦性能做出合理表征。

A device for testing the friction properties of fiber wir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纤维线的摩擦性能测试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织领域摩擦性能试验
,尤其涉及一种纤维线的摩擦性能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纺织品的磨损是多因素作用的复杂过程,其产品的摩擦损坏程度难以用一项指标进行评定,但织物的耐磨损程度的主要取决于纤维线的组成结构及材料本身的耐磨性能。因此研究与测试纤维线的耐磨性能对预测纺织品的耐磨品质,完成产品工艺,提高产品质量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纤维线之间的耐摩擦性能是纺织领域重要的基础性能之一,目前我国对织物及产业用纤维线等产品有相应的检测标准及方法,但半成品的纤维线没有科学的摩擦测试方法,尤其是对纤维线之间的摩擦缺少系统化的摩擦测试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纤维线的摩擦性能测试装置,在不同的环境下,实现了纤维线与纤维线之间的耐摩擦性能的测试与表征一种纤维线摩擦测试装置,包括:摩擦部、测试部和记录部,所述摩擦部设有与所述记录部连接的第一支撑杆和与所述测试部连接的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设有顶面和侧面,所述顶面设有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所述侧面设有位于所述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之间的第三滑轮、第四滑轮和第五滑轮,所述第二支撑杆设有第六滑轮,所述摩擦部还设有依次连接所述第一滑轮、第二滑轮、第五滑轮、第六滑轮、第四滑轮和第三滑轮的纤维线。优选的是,所述测试部设有环境模拟箱和位于环境模拟箱内的搅拌器,所述第六滑轮位于所述测试部的内部,以使所述纤维线穿过所述环境模拟箱。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垂直。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滑轮、第二滑轮、第三滑轮、第四滑轮、第五滑轮和第六滑轮均设有轴承和放置纤维线的凹槽。优选的是,所述第四滑轮与所述第五滑轮的中心间隔为140±2mm;所述第六滑轮位于所述第四滑轮与所述第五滑轮连线中心的下方254±2mm处。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滑轮的下方设有电机,用以驱动纤维线,且所述电机设有光电感应点以及与光电感应点相互配合的光电感应探头。优选的是,所述第三滑轮的下方设有负重,所述负重设有重物坠落感应传感器,以使所述记录部记录所述纤维线断裂。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滑轮距离所述电机轴距为25±2mm,所述电机转速为20-60r/min,以使所述纤维线的行程为50±4mm。一种纤维线摩擦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将纤维线的一端固定在电机上,纤维线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滑轮上,使得纤维线绕电机中心做圆周运动,光电感应点以及光电感应探头将纤维线的摩擦次数传送给记录部;第二步,纤维线的另一端顺延经过第二滑轮和第五滑轮,并绕第六滑轮至少1圈,纤维线的另一端顺延经过第四滑轮和第三滑轮,并与负重连接;第三步,在测试部中的环境模拟箱设置纤维线所处的环境,纤维线在测试部中的模拟环境中进行环境摩擦测试;第四步,调节电机转速,纤维线开始转动,一段时间后,负重上的重物坠落感应传感器在纤维线断裂后,将负重掉落的情况,传送给记录部,记录部终止摩擦试验,并记录实验数据。优选的是,所述负重的拉力为纤维线破断强力的5%-20%。本技术的一种纤维线的摩擦性能测试装置,通过摩擦部、测试部和记录部之间的相互配合,以纤维线在实际使用摩擦现象为出发点,将摩擦部的滑轮按照一定的方式排放并通过测试部模拟现实使用环境,对纤维线的耐摩擦性能做出合理表征。附图说明图1为纤维线的摩擦性能测试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摩擦部,11第一支撑杆,111第一滑轮,112第二滑轮,113第三滑轮,114第四滑轮,115第五滑轮,12第二支撑杆,121第六滑轮,13纤维线,14电机,15负重;2测试部,21环境模拟箱,22搅拌器;3记录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参见图1,一种纤维线的摩擦性能测试装置,包括:摩擦部1、测试部2和记录部3,所述摩擦部1设有与所述记录部3连接的第一支撑杆11和与所述测试部2连接的第二支撑杆12,所述第一支撑11杆设有顶面和侧面,所述顶面设有第一滑轮111和第二滑轮112,所述侧面设有位于所述第一滑轮111和第二滑轮112之间的第三滑轮113、第四滑轮114和第五滑轮115,所述第二支撑杆12设有第六滑轮121,所述摩擦部1还设有依次连接所述第一滑轮111、第二滑轮112、第五滑轮115、第六滑轮121、第四滑轮114和第三滑轮113的纤维线13。所述测试部2设有环境模拟箱21和位于环境模拟箱21内的搅拌器,环境模拟箱21所述第六滑轮121位于所述测试部2的内部,以使所述纤维线13穿过所述环境模拟箱21,通过模拟不同环境下的纤维线之间的摩擦,来表征纤维线之间的耐摩擦性能,方法设置合理,试验表征效果好,有区分度,为产品研发、测试提供重要的考量依据。所述第一支撑杆11与所述第二支撑杆12垂直,也就是说第二支撑杆12位于环境模拟箱21内,第一支撑杆11位于环境模拟箱21的上方,在电机14的作用下,带动纤维线13沿着滑轮转动,在经过第六滑轮121时,环境模拟箱21内可做多种状态的模拟,包括温度湿度的调整,及不同溶液环境的承载,制造不同的模拟环境。所述第一滑轮111、第二滑轮112、第三滑轮113、第四滑轮114、第五滑轮115和第六滑轮121均设有轴承和放置纤维线的凹槽,第一滑轮111、第二滑轮112、第三滑轮113、第四滑轮114、第五滑轮115和第六滑轮121以轴承为核心,自由旋转且外部具有光滑凹槽。所述第四滑轮114与所述第五滑轮115的中心间隔为140±2mm;所述第六滑轮121位于所述第四滑轮114与所述第五滑轮115连线中心的下方254±2mm处,第六滑轮121位于第四滑轮114与第五滑轮115两者下方的连线的254±2mm处。所述第一滑轮111的下方设有电机14,用以驱动纤维线13,且所述电机14设有光电感应点,以使所述记录部3记录所述电机14旋转次数,电机14位于第一滑轮111的正下方,在电机14的圆盘上安装有光电感应点,同时在电机的一侧安装有光电感应探头,其作用是记录电机14的旋转次数。所述第三滑轮113的下方设有负重15,所述负重15的下方设有重物坠落感应传感器,以使所述记录部3记录所述纤维线断裂,纤维线摩擦失效后发生断裂,实验负重坠落,下方的重物坠落感应传感器向记录部3发出信号,终止摩擦试验,并记录实验数据。所述第一滑轮距离所述电机14轴距为25±2mm,所述电机14转速为20-60r/min,以使所述纤维线13的行程为50±4mm。本技术的测试方法,参见图1,一种纤维线摩擦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纤维线摩擦测试装置,包括:摩擦部(1)、测试部(2)和记录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部(1)设有与所述记录部(3)连接的第一支撑杆(11)和与所述测试部(2)连接的第二支撑杆(12),所述第一支撑杆(11)设有顶面和侧面,所述顶面设有第一滑轮(111)和第二滑轮(112),所述侧面设有位于所述第一滑轮(111)和第二滑轮(112)之间的第三滑轮(113)、第四滑轮(114)和第五滑轮(115),所述第二支撑杆(12)设有第六滑轮(121),所述摩擦部(1)还设有依次连接所述第一滑轮(111)、第二滑轮(112)、第五滑轮(115)、第六滑轮(121)、第四滑轮(114)和第三滑轮(113)的纤维线(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纤维线摩擦测试装置,包括:摩擦部(1)、测试部(2)和记录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部(1)设有与所述记录部(3)连接的第一支撑杆(11)和与所述测试部(2)连接的第二支撑杆(12),所述第一支撑杆(11)设有顶面和侧面,所述顶面设有第一滑轮(111)和第二滑轮(112),所述侧面设有位于所述第一滑轮(111)和第二滑轮(112)之间的第三滑轮(113)、第四滑轮(114)和第五滑轮(115),所述第二支撑杆(12)设有第六滑轮(121),所述摩擦部(1)还设有依次连接所述第一滑轮(111)、第二滑轮(112)、第五滑轮(115)、第六滑轮(121)、第四滑轮(114)和第三滑轮(113)的纤维线(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线摩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部(2)设有环境模拟箱(21)和位于环境模拟箱(21)内的搅拌器(22),所述第六滑轮(121)位于所述测试部(2)的内部,以使所述纤维线(13)穿过所述环境模拟箱(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线摩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1)与所述第二支撑杆(12)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纤维线摩擦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轮(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士超尼克·奥黑尔姜润喜宋炳涛李甜宋其晶邱延平
申请(专利权)人:鲁普耐特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