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坯扇形段驱动辊辊缝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6798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板坯连铸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板坯扇形段驱动辊辊缝调节装置,包括:驱动辊、驱动框架、驱动油缸、限位装置及调整垫片组件。驱动辊设置在驱动框架下方,驱动辊通过驱动框架与驱动油缸连接;限位装置的一端与扇形段相连,限位装置的另一端为自由端;限位装置的自由端与驱动框架抵接,限位装置的自由端与驱动油缸的输出轴的运动方向相平行;调整垫片组件可拆卸地设置在限位装置的自由端与驱动框架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板坯扇形段驱动辊辊缝调节装置,当驱动辊磨损后,可以更换不同厚度的调整垫片,通过垫片的厚度补偿驱动辊的磨损厚度,以保证驱动辊的辊缝与其他从动辊的辊缝相同,避免造成管线钢等产品中心偏析等内部质量问题。

A device for adjusting the gap of driving roller in the sector of sla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坯扇形段驱动辊辊缝调节装置
本技术涉及板坯连铸
,特别涉及一种板坯扇形段驱动辊辊缝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板坯连铸机是连续铸领域的核心装备,近些年随着产品的不断升级,对板坯连铸机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特别是体现在影响产品内部质量的连铸机扇形段辊缝精度上,提出了新的要求。板坯连铸机的驱动辊在浇注过程中,为铸坯顺利拉出提供动力,与从动辊相比辊组外径磨损相对较快,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驱动辊与从动辊的磨损速度不同,驱动辊磨损量大于从动辊,造成驱动辊辊缝大于其它从动辊的辊缝,带来的结果就是辊缝超标,扇形段被迫下线维修。严重制约扇形段在线使用周期,导致扇形段维修成本居高不下。更严重的是辊缝超标后,下线不及时将会造成管线钢等产品中心偏析等内部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板坯扇形段驱动辊辊缝调节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驱动辊磨损量大于从动辊,造成驱动辊辊缝大于其它从动辊的辊缝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板坯扇形段驱动辊辊缝调节装置,包括:驱动辊、驱动框架、驱动油缸、限位装置及调整垫片组件;所述驱动辊设置在所述驱动框架下方,驱动辊通过所述驱动框架与所述驱动油缸连接;所述驱动油缸对所述驱动框架施加纵向方向的力;所述限位装置的一端与所述扇形段相连,所述限位装置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限位装置的自由端与所述驱动框架抵接,所述限位装置的自由端与所述驱动油缸的输出轴的运动方向相平行;所述调整垫片组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限位装置的自由端与所述驱动框架之间。进一步的,调整垫片组件包括:第一对接部、第二对接部及连接件;所述第一对接部与所述第二对接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对接部与所述第二对接部的上端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限位装置的自由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对接部及所述第二对接部内侧。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为螺栓组件。进一步的,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设置在所述螺栓组件上。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框架上开设有与所述限位装置的自由端相配合的限位槽。进一步的,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导向装置及第二导向装置;所述第一导向装置及所述导向装置固定在扇形段上,所述第一导向装置及所述第二导向装置的延伸方向与所述驱动油缸输出轴的运动方向平行;所述驱动框架抵接在所述第一导向装置及第二导向装置之间。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或多种技术方案,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或优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板坯扇形段驱动辊辊缝调节装置,限位装置的一端与扇形段相连,限位装置的另一端为自由端;限位装置的自由端与驱动框架抵接,限位装置的自由端与驱动油缸的输出轴的运动方向相平行;调整垫片组件可拆卸地设置在限位装置的自由端与驱动框架之间。当驱动辊磨损后,可以更换不同厚度的调整垫片,通过垫片的厚度补偿驱动辊的磨损厚度,以保证驱动辊的辊缝与其他从动辊的辊缝相同,避免造成管线钢等产品中心偏析等内部质量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板坯扇形段驱动辊辊缝调节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调整垫片组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板坯扇形段驱动辊辊缝调节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驱动辊磨损量大于从动辊,造成驱动辊辊缝大于其它从动辊的辊缝的技术问题。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板坯扇形段驱动辊辊缝调节装置,包括:驱动辊3、驱动框架2、驱动油缸1、限位装置8及调整垫片组件6。驱动辊3设置在驱动框架2下方,驱动辊3通过驱动框架2与驱动油缸1连接;驱动油缸1对驱动框架2施加纵向方向的力。限位装置8的一端与扇形段相连,限位装置8的另一端为自由端;限位装置8的自由端与驱动框架2抵接,限位装置8的自由端与驱动油缸1的输出轴的运动方向相平行;调整垫片组件6可拆卸地设置在限位装置8的自由端与驱动框架2之间。调整垫片组件6厚度的选择根据实际测量的驱动辊3磨损值确定。本技术提供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参见图2,调整垫片组件6包括:第一对接部61、第二对接部62及连接件63。第一对接部61与第二对接部62相对设置,第一对接部61与第二对接部62的上端通过连接件63固定连接。限位装置8的自由端设置在第一对接部61及第二对接部62内侧。调整垫片组件6通过第一对接部61、第二对接部62及连接件63固定连接,便于安装、拆卸。本技术提供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参见图1及图2,连接件63为螺栓组件。本技术提供的一具体实施例中,板坯扇形段驱动辊辊缝调节装置还包括:垫片;垫片设置在螺栓组件上。本技术提供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参见图1,驱动框架2上开设有与限位装置8的自由端相配合的限位槽7。限位槽7用于对限位装置8自由端限位。本技术提供的一具体实施例中,参见图1,板坯扇形段驱动辊辊缝调节装置还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导向装置4及第二导向装置5。第一导向装置4及导向装置固定在扇形段上,第一导向装置4及第二导向装置5的延伸方向与驱动油缸1输出轴的运动方向平行。驱动框架2抵接在第一导向装置4及第二导向装置5之间。其中,第一导向装置4及第二导向装置5用于限定振动框架的运动方向。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板坯扇形段驱动辊辊缝调节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参见图1及图2,驱动油缸1对振动框架施加向下的力,振动框架对驱动辊3施加向下的力,以保证设置在驱动辊3与其下方从动辊之间带钢的正常运行。当驱动辊3磨损之后,检测驱动辊3的磨损厚度,选择相同厚度的第一对接部61及第二对接部62,将第一对接部61和第二对接部6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通过第一对接部61及第二对接部62对驱动辊3磨损的厚度进行补偿。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或多种技术方案,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或优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板坯扇形段驱动辊辊缝调节装置,限位装置的一端与扇形段相连,限位装置的另一端为自由端;限位装置的自由端与驱动框架抵接,限位装置的自由端与驱动油缸的输出轴的运动方向相平行;调整垫片组件可拆卸地设置在限位装置的自由端与驱动框架之间。当驱动辊磨损后,可以更换不同厚度的调整垫片,通过垫片的厚度补偿驱动辊的磨损厚度,以保证驱动辊的辊缝与其他从动辊的辊缝相同,避免造成管线钢等产品中心偏析等内部质量问题。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板坯扇形段驱动辊辊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辊、驱动框架、驱动油缸、限位装置及调整垫片组件;/n所述驱动辊设置在所述驱动框架下方,驱动辊通过所述驱动框架与所述驱动油缸连接;所述驱动油缸对所述驱动框架施加纵向方向的力;/n所述限位装置的一端与所述扇形段相连,所述限位装置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限位装置的自由端与所述驱动框架抵接,所述限位装置的自由端与所述驱动油缸的输出轴的运动方向相平行;所述调整垫片组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限位装置的自由端与所述驱动框架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坯扇形段驱动辊辊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辊、驱动框架、驱动油缸、限位装置及调整垫片组件;
所述驱动辊设置在所述驱动框架下方,驱动辊通过所述驱动框架与所述驱动油缸连接;所述驱动油缸对所述驱动框架施加纵向方向的力;
所述限位装置的一端与所述扇形段相连,所述限位装置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限位装置的自由端与所述驱动框架抵接,所述限位装置的自由端与所述驱动油缸的输出轴的运动方向相平行;所述调整垫片组件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限位装置的自由端与所述驱动框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坯扇形段驱动辊辊缝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调整垫片组件包括:第一对接部、第二对接部及连接件;
所述第一对接部与所述第二对接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对接部与所述第二对接部的上端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
所述限位装置的自由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对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丛义黄怀富张小辉王东亮张猛吴海亮朱建强李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首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