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面料烘干设备,该设备包括机体、加热轮组件、第一烘干模块、第二烘干模块、导布模块、循环模块;所示机体包括顶盖、底板、侧板、隔板、前板和后板,所示底板、侧板、前板和后板为一体结构,所示顶盖通过合页与侧板连接,所述前板的顶部设置有进布口,所述后板的顶部设置有出布口;所述加热轮组件包括转轴、隔热圈、外加热圆板、支撑杆和接触长条,所以该设备设置了两个烘箱,可以让布料得到全面的烘干干燥;集水槽可以把烘箱中的水分排出,保持烘干中的湿度平衡;加热轮可以对面料的另一面进行烘干,提高了烘干的效率;设置了循环模块可以把热气导回箱体从而产生内循环,可以减少热量的流失。
A fabric dry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面料烘干设备
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面料烘干设备。
技术介绍
在纺织物生产中烘干装置是必不可少的生产设备之一,烘干装置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纺织物的质量,现有的烘干装置主要包括有烘干箱和设置在烘干箱内部的加热器,加热器发热使烘干箱内的温度达到规格要求后对烘干箱内的布料进行烘干;而现有烘干箱中的热量扩散速度慢,且热量分布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多个烘箱,能对布料双面同时进行烘干的面料烘干设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面料烘干设备,包括机体、加热轮组件、第一烘干模块、第二烘干模块、导布模块、循环模块;所示机体包括顶盖、底板、侧板、隔板、前板和后板,所示底板、侧板、前板和后板为一体结构,所示顶盖通过合页与侧板连接,所述隔板设置在第一烘干模块和第二烘干模块之间,所述前板的顶部设置有进布口,所述后板的顶部设置有出布口;所述加热轮组件包括转轴、隔热圈、外加热圆板、支撑杆和接触长条,所述转轴的两端与侧板连接,所述转轴的外表面设置有隔热圈,所述隔热圈上还环形分布有多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接触长条,所述加热轮组件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加热轮和第二加热轮,所述第一加热轮设置在第一烘干模块上,所述第二加热轮设置在第二烘干模块上;所述第一烘干模块包括第一加热板、第二加热板和第一集水槽,所述第一加热板和第二加热板的底端都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集水槽设置在第一加热轮的下方;所述第二烘干模块包括第三加热板、第四加热板和第二集水槽,所述第三加热板和第四加热板的底端都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集水槽设置在第二加热轮的下方;所示导布模块包括第一导布辊、第二导布辊和第三导布辊,所示第一导布辊、第二导布辊和第三导布辊的两端设置在侧板上,所述第一导布辊设置在第一加热板的上方,所述二导布辊设置在隔板的上方,所述第三导布辊设置在第四加热板的上方;所述循环模块包括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设置在第一风机的下方,所述第二风机设置在出布口的下方。优选的,所述侧板上设置有导辊座,所述第一导布辊、第二导布辊和第三导布辊两端的转轴卡在导辊座上。优选的,所述侧板上还设置有转轴座,所述加热轮组件的转轴卡在转轴座上,转轴座与所述导辊座,结构相同,所述轴承座包括U型槽和滚珠,U型槽与侧板固定连接,所述滚珠设置在U型槽内。优选的,所述第一集水槽和第二集水槽上都设置有排水孔,排水管与排水孔连接把积水流出。优选的,所述第一风机的风口与前板以30°~60°倾斜设置,所述第二风机的风口与后板以10°~40°倾斜设置。优选的,所述第一集水槽和第二集水槽上还设置有温度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设置了两个烘箱,可以让布料得到全面的烘干干燥。2、集水槽可以把烘箱中的水分排出,保持烘干中的湿度平衡。3、加热轮可以对面料的另一面进行烘干,提高了烘干的效率。4、设置了循环模块可以把热气导回箱体从而产生内循环,可以减少热量的流失。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加热轮组件的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加热轮组件的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导辊座的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三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机体1、顶盖101、底板102、侧板103、隔板104、前板105、后板106、进布口107、出布口108、合页109、加热轮组件2、转轴201、隔热圈202、外加热圆板203、支撑杆204、接触长条205、第一加热轮206、第二加热轮207、第一烘干模块3、第一加热板301、第二加热板302、第一集水槽303、第二烘干模块4、第三加热板401、第四加热板402、第二集水槽403、导布模块5、第一导布辊501、第二导布辊502、第三导布辊503、循环模块6、第一风机601、第二风机602、导辊座7、U型槽701、滚珠702、排水管8、第一转向辊9、第二转向辊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实施例一:一种面料烘干设备,包括机体1、加热轮组件2、第一烘干模块3、第二烘干模块4、导布模块5、循环模块6;所示机体1包括顶盖101、底板102、侧板103、隔板104、前板105和后板106,所示底板102、侧板103、前板105和后板106为一体结构,所示顶盖101通过合页109与侧板103连接,所述隔板104设置在第一烘干模块3和第二烘干模块4之间,所述前板105的顶部设置有进布口107,所述后板106的顶部设置有出布口108;所述加热轮组件2包括转轴201、隔热圈202、外加热圆板203、支撑杆204和接触长条205,所述转轴201的两端与侧板103连接,所述转轴201的外表面设置有隔热圈202,所述隔热圈202上还环形分布有多个支撑杆204,所述支撑杆204的另一端连接有接触长条205,所述加热轮组件2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加热轮206和第二加热轮207,所述第一加热轮206设置在第一烘干模块3上,所述第二加热轮207设置在第二烘干模块4上;所述第一烘干模块3包括第一加热板301、第二加热板302和第一集水槽303,所述第一加热板301和第二加热板302的底端都与底板10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集水槽303设置在第一加热轮206的下方;所述第二烘干模块4包括第三加热板401、第四加热板402和第二集水槽403,所述第三加热板401和第四加热板402的底端都与底板10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集水槽403设置在第二加热轮207的下方;所示导布模块5包括第一导布辊501、第二导布辊502和第三导布辊503,所示第一导布辊501、第二导布辊502和第三导布辊503的两端设置在侧板103上,所述第一导布辊501设置在第一加热板301的上方,所述二导布辊设置在隔板104的上方,所述第三导布辊503设置在第四加热板402的上方;所述循环模块6包括第一风机601和第二风机602,所述第一风机601设置在第一风机601的下方,所述第二风机602设置在出布口108的下方。所述侧板103上设置有导辊座7,所述第一导布辊501、第二导布辊502和第三导布辊503两端的转轴201卡在导辊座7上。所述侧板103上还设置有转轴201座,所述加热轮组件2的转轴201卡在转轴201座上,转轴201座与所述导辊座7结构相同,所述导辊座7包括U型槽701和滚珠702,U型槽701与侧板103固定连接,所述滚珠702设置在U型槽701内。所述第一集水槽303和第二集水槽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面料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加热轮组件、第一烘干模块、第二烘干模块、导布模块、循环模块;/n所示机体包括顶盖、底板、侧板、隔板、前板和后板,所示底板、侧板、前板和后板为一体结构,所示顶盖通过合页与侧板连接,所述隔板设置在第一烘干模块和第二烘干模块之间,所述前板的顶部设置有进布口,所述后板的顶部设置有出布口;/n所述加热轮组件包括转轴、隔热圈、外加热圆板、支撑杆和接触长条,所述转轴的两端与侧板连接,所述转轴的外表面设置有隔热圈,所述隔热圈上还环形分布有多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接触长条,所述加热轮组件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加热轮和第二加热轮,所述第一加热轮设置在第一烘干模块上,所述第二加热轮设置在第二烘干模块上;/n所述第一烘干模块包括第一加热板、第二加热板和第一集水槽,所述第一加热板和第二加热板的底端都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集水槽设置在第一加热轮的下方;/n所述第二烘干模块包括第三加热板、第四加热板和第二集水槽,所述第三加热板和第四加热板的底端都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集水槽设置在第二加热轮的下方;/n所示导布模块包括第一导布辊、第二导布辊和第三导布辊,所示第一导布辊、第二导布辊和第三导布辊的两端设置在侧板上,所述第一导布辊设置在第一加热板的上方,所述二导布辊设置在隔板的上方,所述第三导布辊设置在第四加热板的上方;/n所述循环模块包括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设置在第一风机的下方,所述第二风机设置在出布口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面料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加热轮组件、第一烘干模块、第二烘干模块、导布模块、循环模块;
所示机体包括顶盖、底板、侧板、隔板、前板和后板,所示底板、侧板、前板和后板为一体结构,所示顶盖通过合页与侧板连接,所述隔板设置在第一烘干模块和第二烘干模块之间,所述前板的顶部设置有进布口,所述后板的顶部设置有出布口;
所述加热轮组件包括转轴、隔热圈、外加热圆板、支撑杆和接触长条,所述转轴的两端与侧板连接,所述转轴的外表面设置有隔热圈,所述隔热圈上还环形分布有多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接触长条,所述加热轮组件设置有两个,分别为第一加热轮和第二加热轮,所述第一加热轮设置在第一烘干模块上,所述第二加热轮设置在第二烘干模块上;
所述第一烘干模块包括第一加热板、第二加热板和第一集水槽,所述第一加热板和第二加热板的底端都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集水槽设置在第一加热轮的下方;
所述第二烘干模块包括第三加热板、第四加热板和第二集水槽,所述第三加热板和第四加热板的底端都与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集水槽设置在第二加热轮的下方;
所示导布模块包括第一导布辊、第二导布辊和第三导布辊,所示第一导布辊、第二导布辊和第三导布辊的两端设置在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启纯,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金尚丰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