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光材料植珠膜用除粉尘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6519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2:39
一种反光材料植珠膜用除粉尘设备,包括烘箱,还包括第一冷却辊组、水洗箱与干燥箱,烘箱、第一冷却辊组、水洗箱与干燥箱依次设置,水洗箱内设置有喷淋装置与风刀装置,喷淋装置位于风刀装置上游,喷淋装置与水洗箱内壁连接,喷淋装置对称设置于植珠膜两侧,风刀装置与水洗箱内壁连接,风刀装置对称设置于植珠膜两侧。第一冷却辊组起冷却的作用,通过冷却辊使其降温可以减少植珠膜的变形。水洗箱用于去除植珠膜上多余的玻璃微珠,进入水洗箱的玻璃微珠先经喷淋装置冲刷去除部分多余的玻璃微珠,再通过风刀装置将剩余部分多余的玻璃微珠吹离,使用两种不同的方式共同去除多余的玻璃微珠,达到的效果更佳。

Dust remover for reflective material bead fil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光材料植珠膜用除粉尘设备
本技术涉及反光材料植珠膜,尤其涉及一种反光材料植珠膜用除粉尘设备。
技术介绍
在植珠膜生产过程中,当基膜上植入玻璃微珠后,一般都需要将基膜上多余的玻璃微珠去除,也即除粉尘操作,从而避免多余的玻璃微珠影响植珠膜的性能。而在传统工艺中,一般是使用振动的方式对基膜上的玻璃微珠进行去除,但在实际去除过程中由于植珠膜上微珠大小不一致,且各个玻璃微珠之间还有可能相互粘连,导致不能大比例的除去粉尘,除尘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使用振动的方式对基膜上的玻璃微珠进行去除,但在实际去除过程中由于植珠膜上玻璃微珠大小不一致,且各个玻璃微珠之间还有可能相互粘连,导致不能大比例的除去粉尘等缺陷,提供了一种新的反光材料植珠膜用除粉尘设备。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反光材料植珠膜用除粉尘设备,包括烘箱,还包括第一冷却辊组、水洗箱与干燥箱,所述烘箱、第一冷却辊组、水洗箱与干燥箱依次设置,所述水洗箱内设置有喷淋装置与风刀装置,所述喷淋装置位于所述风刀装置上游,所述喷淋装置与所述水洗箱内壁连接,所述喷淋装置对称设置于植珠膜两侧,所述风刀装置与所述水洗箱内壁连接,所述风刀装置对称设置于植珠膜两侧。设置的烘箱起加热、固型作用,使玻璃微珠更好的固定在植珠膜上,第一冷却辊组起冷却的作用,通过冷却辊使植珠膜降温,可以减少植珠膜的变形。水洗箱用于去除植珠膜上多余的玻璃微珠,进入水洗箱的玻璃微珠先经喷淋装置冲刷去除部分多余的玻璃微珠,再通过风刀装置将剩余部分的多余玻璃微珠吹离,通过使用两种不同的结构共同去除多余的玻璃微珠,从而达到更好的除粉尘效果。干燥箱起到干燥作用,能够将经水洗箱去除多余玻璃微珠后的植珠膜烘干,使植珠膜更好的固型。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反光材料植珠膜用除粉尘设备,所述喷淋装置上设置有喷淋头,所述喷淋头的喷淋方向与植珠膜表面之间的角度β大于0°且小于90°,喷淋头与植珠膜的距离L为5-30cm,所述风刀装置上设置有风刀头,风刀头的吹风方向与植珠膜表面之间的角度γ大于0°且小于90°,风刀头与植珠膜的距离x为5-30cm。使用喷淋头喷淋,可以使喷淋的水流更加的精准,选用上述的喷淋角度可以全方位的对植珠膜进行喷淋,选用上述的喷淋头与植珠膜距离,去除玻璃微珠的效果更佳。使用风刀头吹风,可以使吹出的气流更加的精准,选用上述的吹风角度可以全方位的对植珠膜进行吹风,选用上述的风刀头与植珠膜距离,去除玻璃微珠的效果更佳。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反光材料植珠膜用除粉尘设备,所述水洗箱内还包括第一转动辊、第二转动辊、第三转动辊、第四转动辊、第五转动辊,所述喷淋装置设置于第一转动辊、第二转动辊之间,所述风刀装置设置于第四转动辊、第五转动辊之间。植珠膜依次通过第一转动辊、第二转动辊、第三转动辊、第四转动辊、第五转动辊,位置高度经历了起伏,更有利于表面多余玻璃微珠的去除。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反光材料植珠膜用除粉尘设备,所述水洗箱内还设置有清洗液,所述清洗液的液面位于所述第二转动辊、第四转动辊的上方并位于所述喷淋装置、风刀装置的下方。清洗液可以将经喷淋后松动的部分玻璃微珠带走,使清除效果更好。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反光材料植珠膜用除粉尘设备,还包括吸尘棒,所述吸尘棒的数量为2个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冷却辊组的上游与下游,所述吸尘棒上阵列设置有吸尘口,所述吸尘口与植珠膜表面相对应。设置于第一冷却辊组上游与下游的吸尘棒可以初步将植珠膜表面多余的玻璃微珠去除,阵列设置的吸尘口使吸尘棒的性能更佳,去除植珠膜表面的玻璃微珠的效果更好。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反光材料植珠膜用除粉尘设备,吸尘口顶端与右相邻吸尘口底端的连线T与水平面之间形成的夹角α大于0°且小于90°。选用上述角度设置的吸尘口具有更好的清除玻璃微珠的效果。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反光材料植珠膜用除粉尘设备,所述第一冷却辊组包括前后设置的两根第一冷却辊,两根第一冷却辊分别与植珠膜上表面、下表面接触。第一冷却辊组包含两根冷却辊,确保了冷却的效果,减少了植珠膜的变形。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反光材料植珠膜用除粉尘设备,还包括第二冷却辊组,所述第二冷却辊组位于所述干燥箱下游。第二冷却辊组对经干燥箱干燥后的植珠膜进行冷却,减少了植珠膜的变形,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反光材料植珠膜用除粉尘设备,所述第二冷却辊组包括前后设置的两根第二冷却辊,两根第二冷却辊分别与植珠膜上表面、下表面接触。第二冷却辊组包含两根冷却辊,确保了冷却的效果,减少了植珠膜的变形,提高了产品的质量。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反光材料植珠膜用除粉尘设备,所述干燥箱的工作温度为100-150℃。选用上述的干燥温度,干燥的效果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中吸尘棒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4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它们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图4所示,一种反光材料植珠膜用除粉尘设备,包括烘箱1,还包括第一冷却辊组3、水洗箱6与干燥箱5,所述烘箱1、第一冷却辊组3、水洗箱6与干燥箱5依次设置,所述水洗箱6内设置有喷淋装置61与风刀装置62,所述喷淋装置61位于所述风刀装置62上游,所述喷淋装置61与所述水洗箱6内壁连接,所述喷淋装置61对称设置于植珠膜7两侧,所述风刀装置62与所述水洗箱6内壁连接,所述风刀装置62对称设置于植珠膜7两侧。植珠后的植珠膜7从烘箱1中输送至第一冷却辊组3,经第一冷却辊组3冷却固型后进入水洗箱6,依次通过水洗箱6中设置的喷淋装置61喷淋与风刀装置62吹风去除植珠膜7表面的多余的玻璃微珠,再经干燥箱5干燥,从而能够很好地去除植珠膜7上多余的玻璃微珠,即很好地去除了植珠膜7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作为优选,所述喷淋装置61上设置有喷淋头611,所述喷淋头611的喷淋方向与植珠膜7表面之间的角度β大于0°且小于90°,喷淋头611与植珠膜7的距离L为5-30cm,所述风刀装置62上设置有风刀头621,风刀头621的吹风方向与植珠膜7表面之间的角度γ大于0°且小于90°,风刀头621与植珠膜7的距离x为5-30cm。作为优选,所述水洗箱6内还包括第一转动辊63、第二转动辊65、第三转动辊66、第四转动辊67、第五转动辊64,所述喷淋装置61设置于第一转动辊63、第二转动辊65之间,所述风刀装置62设置于第四转动辊67、第五转动辊64之间。作为优选,所述水洗箱6内还设置有清洗液68,所述清洗液68的液面位于所述第二转动辊65、第四转动辊67的上方并位于所述喷淋装置61、风刀装置62的下方。作为优选,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光材料植珠膜用除粉尘设备,包括烘箱(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冷却辊组(3)、水洗箱(6)与干燥箱(5),所述烘箱(1)、第一冷却辊组(3)、水洗箱(6)与干燥箱(5)依次设置,所述水洗箱(6)内设置有喷淋装置(61)与风刀装置(62),所述喷淋装置(61)位于所述风刀装置(62)上游,所述喷淋装置(61)与所述水洗箱(6)内壁连接,所述喷淋装置(61)对称设置于植珠膜(7)两侧,所述风刀装置(62)与所述水洗箱(6)内壁连接,所述风刀装置(62)对称设置于植珠膜(7)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光材料植珠膜用除粉尘设备,包括烘箱(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冷却辊组(3)、水洗箱(6)与干燥箱(5),所述烘箱(1)、第一冷却辊组(3)、水洗箱(6)与干燥箱(5)依次设置,所述水洗箱(6)内设置有喷淋装置(61)与风刀装置(62),所述喷淋装置(61)位于所述风刀装置(62)上游,所述喷淋装置(61)与所述水洗箱(6)内壁连接,所述喷淋装置(61)对称设置于植珠膜(7)两侧,所述风刀装置(62)与所述水洗箱(6)内壁连接,所述风刀装置(62)对称设置于植珠膜(7)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光材料植珠膜用除粉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装置(61)上设置有喷淋头(611),所述喷淋头(611)的喷淋方向与植珠膜(7)表面之间的角度β大于0°且小于90°,喷淋头(611)与植珠膜(7)的距离L为5-30cm,所述风刀装置(62)上设置有风刀头(621),风刀头(621)的吹风方向与植珠膜(7)表面之间的角度γ大于0°且小于90°,风刀头(621)与植珠膜(7)的距离x为5-30c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光材料植珠膜用除粉尘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洗箱(6)内还包括第一转动辊(63)、第二转动辊(65)、第三转动辊(66)、第四转动辊(67)、第五转动辊(64),所述喷淋装置(61)设置于第一转动辊(63)、第二转动辊(65)之间,所述风刀装置(62)设置于第四转动辊(67)、第五转动辊(6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反光材料植珠膜用除粉尘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林飞吴伟斌胡锋刘玫张思哲王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龙游道明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