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晏儒华专利>正文

一种燃气热水器的换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64781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气热水器的换热结构,包括燃烧室以及与其连接的换热组件,换热组件包括换热器外壳,换热器外壳的内腔中设有由若干个换热单元拼接形成的换热体,换热单元由若干个相互平行的换热翅片组成,换热单元上设有若干个垂直于换热翅片的换热通道,换热通道内设有换热管,换热管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成单一的在换热体内迂回的运水管路,运水管路的首尾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换热体可以通过增加换热单元的数量即可直接提高换热效率,而换热管无需与燃烧室和换热组件进行焊接,降低生产工艺的难度,减少报废率。

Heat exchange structure of gas water he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气热水器的换热结构
本技术涉及燃气热水器领域,具体为一种燃气热水器的换热结构。
技术介绍
燃气热水器在中国发展30多年来,其换热器一直是钎焊无氧铜或者不锈钢一体成型的生产制造工艺,(如图1所示)通过高温钎焊使换热体2a、燃烧腔体1a和进水管4a、出水管5a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存在成本高,焊接难道大,报废率高的问题,同时,如果想提高换热效率以达到一级能效的换热能力,(如图2所示)只能设置利用风机排出的高温烟气对水进行预热的二级换热器10a,而二级换热器10a内部的烟气温度下降后,水分会凝聚成强酸性冷凝水,容易导致二级换热器10a穿孔漏水。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燃气热水器的换热结构,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燃气热水器的换热结构,包括燃烧室以及与其连接的换热组件,换热组件包括换热器外壳,换热器外壳的内腔中设有由若干个换热单元拼接形成的换热体,换热单元由若干个相互平行的换热翅片组成,换热单元上设有若干个垂直于换热翅片的换热通道,换热通道内设有换热管,换热管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成单一的在换热体内迂回的运水管路,运水管路的首尾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换热单元通过铝铸一体成型。所述换热管为紫铜材质,换热管的外侧壁与换热通道的内侧壁紧密连接。所述燃烧室包括钣金外壳以及设置于其内侧壁上的硅酸铝纤维隔热板,换热组件与硅酸铝纤维隔热板紧密连接。所述换热管的进水端与出水端形成高度差。所述换热管的内部设有扰流装置。所述换热组件设置于燃烧室的上部,燃烧室的底部设有燃烧器,换热组件的顶部设有风机,风机与排烟口连接。所述换热组件设置于燃烧室的下部,燃烧室的上部设有燃烧器,燃烧器的上部连接有风机,换热组件的下部设有集烟罩,集烟罩与排烟口连接。所述集烟罩为不锈钢材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换热体可以通过增加换热单元的数量即可直接提高换热效率,而换热管无需与燃烧室和换热组件进行焊接,降低生产工艺的难度,减少报废率。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的换热器结构的立体图。图2为现有技术具二级换热器的燃气热水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换热组件的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换热组件和燃烧室的分解图。图5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换热组件和燃烧室的剖面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第一实施例参见图3-图6,本燃气热水器的换热结构,包括燃烧室1以及与其连接的换热组件,换热组件包括换热器外壳21,换热器外壳21的内腔中设有由若干个换热单元22拼接形成的换热体,换热单元22的具体形状这里不作限定,换热单元22由若干个相互平行的换热翅片组成,换热单元22上设有若干个垂直于换热翅片的换热通道23,换热通道23内设有换热管3,换热管可以为直管或者U型管,这里不作限定,换热管3之间通过连接部31连接成单一的在换热体内迂回的运水管路,运水管路的首尾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水管4和出水管5,换热体可以通过增加换热单元22的数量即可直接提高换热效率,而换热管3无需与燃烧室1和换热组件进行焊接,降低生产工艺的难度,减少报废率。进一步地,换热单元22通过铝铸一体成型,使产品的材料来源更广,价格更低。进一步地,换热管3为紫铜材质,换热管3的外侧壁与换热通道23的内侧壁紧密连接,生产加工时,通过吹气增压的方式提高换热管3内的压力,由于紫铜质地较软,在内部高压空气的作用下会向外膨胀,使换热管3与换热通道23的连接更加紧密,传热效果更好,有利于提高换热效率。进一步地,燃烧室1包括钣金外壳11以及设置于其内侧壁上的硅酸铝纤维隔热板12,换热组件与硅酸铝纤维隔热板12紧密连接,保证燃烧室1产生的高温烟气全部进入换热组件内,提高换热效率。进一步地,换热管3的进水端与出水端形成高度差,根据换热组件的设置方式(倒置或者正置)调整进水管4和出水管5的连接位置,本实施例中的换热组件为正置方式,进水端的水平高度高于出水端的水平高度,进水端至出水端的总体水流方向与高温烟气在换热体内部的流动方向是成逆向对流的关系,高低温的两种流体形成的逆流走向,有利于提高换热效率。进一步地,换热管3的内部设有扰流装置(图中未画出),使水流形成紊流,强化换热效果。进一步地,换热组件设置于燃烧室1的上部,燃烧室1的底部设有燃烧器6,换热组件的顶部设有风机7,风机7与排烟口8连接,可以适用于能效要求较低的二级能效要求,换热效率达到90%。第二实施例参见图7,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在于:本燃气热水器的换热结构的换热组件设置于燃烧室1的下部,燃烧室1的上部设有燃烧器6,燃烧器6的上部连接有风机7,换热组件的下部设有集烟罩9,集烟罩9与排烟口8连接,燃烧室1产生的高温烟气在风机7的作用下,从上往下依次通过换热组件和集烟罩9,最后从排烟口8排放到大气,可以通过增加换热单元22的数量以提高换热效率,高温烟气通过换热体后被冷却,形成的大量酸性冷凝水会在重力的作用下在集烟罩9上汇总,统一清理,减少冷凝水对管路的影响。进一步地,集烟罩9为不锈钢材质,提高集烟罩9的抗腐蚀能力。其余未叙述部分同第一实施例,这里不再重复。上述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本技术还可有其他实施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设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气热水器的换热结构,包括燃烧室(1)以及与其连接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包括换热器外壳(21),所述换热器外壳(21)的内腔中设有由若干个换热单元(22)拼接形成的换热体,所述换热单元(22)由若干个相互平行的换热翅片组成,换热单元(22)上设有若干个垂直于换热翅片的换热通道(23),所述换热通道(23)内设有换热管(3),换热管(3)之间通过连接部(31)连接成单一的在换热体内迂回的运水管路,所述运水管路的首尾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水管(4)和出水管(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热水器的换热结构,包括燃烧室(1)以及与其连接的换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包括换热器外壳(21),所述换热器外壳(21)的内腔中设有由若干个换热单元(22)拼接形成的换热体,所述换热单元(22)由若干个相互平行的换热翅片组成,换热单元(22)上设有若干个垂直于换热翅片的换热通道(23),所述换热通道(23)内设有换热管(3),换热管(3)之间通过连接部(31)连接成单一的在换热体内迂回的运水管路,所述运水管路的首尾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水管(4)和出水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燃气热水器的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单元(22)通过铝铸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燃气热水器的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3)为紫铜材质,换热管(3)的外侧壁与所述换热通道(23)的内侧壁紧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燃气热水器的换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1)包括钣金外壳(11)以及设置于其内侧壁上的硅酸铝纤维隔热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晏儒华
申请(专利权)人:晏儒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