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侯国山专利>正文

双循环安全电热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6449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双循环安全电热水器,由保温水箱、电加热器组成,水箱壁内的多个孔,与其两端的环形孔、双环形孔或多环形孔构成电加热液体循环通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加热器与加热循环液是相互绝缘的,水箱中的水与加热循环液亦是相互绝缘的,既使电加热器损坏,循环液带电,仍能保证不发生触电事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水系统与加热系统是相互绝缘的,洗浴、加热可同时进行,不用安装出水断电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独立的电加热循环通路,加热循环液可永久性使用,电加热器上永不结垢,所以电加热器能永远保持高效率加热。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多水箱结构,既能使其外观靓丽、节约室内空间,又能根据洗浴人数的多少设定工作水箱的个数,达到节电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热水器,尤其是一种具有承压双循环结构的双循环安全 电热水器。技术背景目前,国内外市售电热水器均为单循环工作制式,即把电加热器直接安装 在水箱内,这常因电加热器绝缘层漏电或击穿而使洗浴水带电,触电事故层出 不穷,为解决这个问题,通常做法是安装出水断电装置,这不但增加了成本, 而且水箱中的热水一旦用完,就不得不中断洗浴,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不方便。 市售单循环电热水器还有易结垢、电加热器寿命短、水箱造价高等缺点,市场 占有率一直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价格低廉,寿命长,不结垢、电加 热器与热水箱完全分离的双循环安全电热水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我们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承压水箱壁内有多个大小不同 的孔,孔与水箱端盖上的环形槽、双环形槽或多环形槽构成电加热液体循环通 路。自来水源、水箱、热水管构成热水使用通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独立的电加热循环通路,加热循环液可永久性使用, 电加热器上永不结垢,所以电加热器能永远保持高效率加热。本专利技术的加热循环是通过水箱壁完成的,所以水箱本身既是一个水容器,又是一个大面积换热器,水箱壁上的孔既可以减少原材料的用量,又不降低水箱 的机械强度,因而十分科学。本专利技术的加热循环是通过水箱壁完成的,有足够大的热交換面积,因而热阻 小且热交換温差低,热交換面上不易结垢,可永远保持较高的热交換效率。本专利技术的电加热器与加热循环液是相互绝缘的,水箱中的水与加热循环液亦 是相互绝缘的,既使电加热器损坏,使加热循环液带电,仍能保证不发生用户 触电事故,因而安全可靠。本专利技术的用水系统与加热系统是相互绝缘的,洗浴、加热可同时进行,不用 安装出水断电系统,这样既降低了热水器成本,又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还能 使用户节约大量宝贵时间。本专利技术的用水循环是承压的,系统的压力与供水水源的压力相等,能保证洗 浴的舒适性。本专利技术的加热循环是非承压的,系统开放于大气,不会因过度加热而爆箱。 本专利技术采用多水箱结构,可根据洗浴人数的多少来设定工作水箱的个数,以达到节约用电的目的。 ' '本专利技术采用多水箱结构,既能使其外观靓丽,又能节约室内空间。 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造价低,寿命长,效率高,功能全,安全性好,制造工艺简单,能节约大量金属材料,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 一 步说明。 图1是一种双循环安全电热水器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图1沿A—A线的剖面示意图。 ' ' 图3是水箱过两个电加热器轴平面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图3水箱端盖沿B-B线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3水箱端盖沿C-C线的剖面示意图。图6是又一种双循环安全电热水器的剖面示意图。图7是图6沿D~D线的剖面示意图。图8是水箱端盖的剖面示意图。图9是另一个水箱端盖的剖面示意图。图IO是又一种双循环安全电热水器的剖面示意图。图11是图10沿E—E线的剖面示意图。图12是过水箱中心轴与电加热器中心轴平面的剖面示意图。图13是水箱端盖的剖面示意图。图14是另一个水箱端盖的剖面示意图。图15又一种电热水器的剖面示意图。图16是图15沿F—F线的剖面示意图。图中l.外壳,2.保温材料,3.水箱端盖,4.下环形孔,5.水箱壁,6.环形 孔交汇处,7.上水箱壁,8.上环形孔,9.出热水管,IO.膨胀液孔,ll.循环液 加入管,12.循环液加入管盖,13.上环形孔,14.水箱端盖,15.水箱壁内的孔, 16.环形孔交汇处,17.水箱壁内的孔,18.下环形孔,19.下水箱壁,20.排污管 口, 21.冷水进口, 22.热水出口, 23.出热水管安装孔,24.水箱壁内的孔,25. 电加热器安装孔,26.电加热器,27.电加热器安装孔,28.电加热器,29.螺母, 30.螺母,31.水箱端盖上的槽,32.水箱端盖上的槽,33.水箱端盖上的电加热 器安装孔,34.水箱端盖上的电加热器安装孔,35.电加热器安装孔,36.进冷水管,37.出热水管,38.管,39.电加热器安装孔,40.水箱端盖,41.环形孔, 42.膨胀液孔,43.水箱端盖,44.环形孔交汇处,45.水箱,46.水箱壁内的孔, 47.电加热器安装孔,48.电加热器安装孔,49.水箱,50.水箱端盖,51.环形 孔,52.膨胀液孔,53.环形孔,54.水箱端盖,55.排污管螺旋口, 56.进冷水 管螺旋口, 57.出热水管螺旋口, 58.电加热器安装孔,59.电加热器,60.膨 胀液孔,61.膨胀液孔,62.水箱壁内的孔,63.电加热器安装孔,64.电加热器, 65.水箱端盖上的电加热器安装孔,66.水箱端盖上的电加热器安装孔,67.水箱 端盖,68.水箱壁内的孔,69.水箱端盖,70.电加热器,71.镁棒,72.水箱, 73.排污管口, 74.进冷水管口, 75.出热水管口。具体实施方式 ' 图1、图2、图3、图4、图5共同描述了一种双循环安全电热水器承压 水箱依靠保温材料(2)固定在外壳(1)当中。水箱与其端头(3)、 (14)固定 在一起后形成环形孔(4)、 (8)、 (13)、 (18),环形孔与水箱壁内的孔(15)、 (17)、(24)相互连通,水箱壁内的孔的横断面可为圆形、橢圆形、三角形、多边形、 不规则形。环形孔与水箱壁内的膨胀液孔(10)相互连通,环形孔还与水箱壁 内的电加热器安装孔(25)、 (27)相连通。出热水管(9)通过出热水管安装孔(23)固定在下水箱壁(19)上。上下水箱通过出热水管安装孔(23)相互连 通。循环液加入管(11)与环形孔(13)相连通,循环液加入管上端有盖(12)。 环形孔(4)通过环形孔交汇处(6)与环形孔(8)相连通。环形孔(13)通过 环形孔交汇处(16)与环形孔(18)相连通。水箱端盖(14)上开有电加热器 安装孔(33)、 (34),螺母(29)、 (30)分别镶嵌(或预埋)在孔(33)、 (34) 内,电加热器(26)、 (28)分别插入电加热器安装孔(25)、 (27)后螺旋固定在螺母(29)、 (30)内。实用时,通过循环液加入管(11)向系统内加入循环 液,将水箱的进、出水系统接通后充满水,接通电源,电加热器将其安装孔(25)、 (27)中的循环液加热,热循环液经环形孔(4)、环形孔交汇处(6)、环形孔 (8)、水箱壁内的多个孔(24)、环形孔(13)、环形孔交汇处(16)、环形孔(18) 进入电加热器安装孔(25)、 (27)完成加热循环。当热循环液通过水箱壁内所 有的孔时,通过水箱壁,将热量传给水箱中的水。当用热水量少时,可以仅开 启电加热水器(26)的电源,这样,仅上水箱(7)中的水被加热。图中省略了 水温控制及显示系统。图6、图7、图8、图9共同描述了一种双循环安全电热水器水箱及其端 盖用高分子材料、高分子增强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金属材料制成,可采用 注塑、浇铸、压铸或挤出工艺成型,水箱两端盖与水箱可采用热熔插接、热熔 对接、胶接或焊接工艺连接固定在一起。电加热器安装孔(35)、 (39)、循环液 膨胀孔(42)通过水箱两端盖(40)、 (43)上的环形孔及其交汇处(44)相互 连通。水箱两端盖上的环形孔通过水箱壁上的多个孔(46)相互连通。水箱端 盖(43)上开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循环安全电热水器,由保温水箱、电加热器组成,其特征是:    水箱壁内的多个孔,与其两端的环形孔、双环形孔或多环形孔构成电加热液体循环通路。自来水源、水箱、热水管构成热水使用通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国山张建设侯嵩王平
申请(专利权)人:侯国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