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临界水气化系统间歇排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6421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超临界水气化系统间歇排放装置,属于能源清洁利用以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包括收集高压介质的收集罐和连接在收集罐一端的进料管路、进水管路、排放管路和调压管路,且各管路均通过设置在其上的截止阀控制与收集罐的通断,收集罐的另一端连接有控制其压力和容积变化的高压罐,高压罐的另一端连接有定压罐;调压管路还包括背压阀,背压阀通过截止阀控制其与收集罐的通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间歇排放的方式实现了对超临界水气化系统的压力控制与降压排放,解决了气化反应中产生的复杂介质在高压降压过程对设备引发的颗粒磨损、粘附堵塞和空化问题。

Intermittent discharge device of supercritical water gasific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临界水气化系统间歇排放装置
本技术属于能源清洁利用以及环境保护
,涉及一种超临界水气化系统间歇排放装置。
技术介绍
超临界水气化系统已经成为处理废弃物的重要技术手段,它具有处理效果好、反应速度快和系统紧凑等特点。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是超临界水气化系统商业化的前提条件,只有气化系统能够连续化运行,它才具有经济性,这是因为超临界水气化系统启动过程需要消耗能量,并且每一次停车后,需要对气化系统进行检修维护,增加气化系统成本。压力控制和降压排放是影响超临界水气化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因素,因为超临界水气化系统运行条件之一是压力高于超临界水临界压力,因此需要对系统的压力进行控制。然而,由于气化系统连续化运行,因此需要连续排放产物,即需要降压排放。传统控制压力和降压排放的方法是直接采用背压阀,虽然超临界水气化处理分解率较高,但是气化过程不可避免地形成颗粒和油类物质,因此流经背压阀的介质相对复杂。介质包含颗粒、油、气和水等,在减压过程中可能引发颗粒磨损、粘附堵塞和空化等问题,进而导致背压阀失效,最终影响气化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现有技术中使用多级降压系统实现高压减压,它减缓了减压过程面临复杂介质时所引发的空化问题,但它没有解决颗粒磨损和粘附堵塞等问题;现有技术通过使用封压水实现超临界水系统的压力控制,但是此方法需要对封压水系统进行精密控制,因为封压水系统控制与气化系统压力控制的关联程度较深,一旦封压水系统出现问题,容易引发系统崩溃,并且使用封压水系统进行压力控制的可调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br>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临界水气化系统间歇排放装置,通过采用间歇排放的方式实现了对超临界水气化系统的压力控制与降压排放,解决了超临界水气化反应产生的复杂介质在高压降压过程对设备引发的颗粒磨损、粘附堵塞和空化问题,提高了气化系统的可调性与可靠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超临界水气化系统间歇排放装置,包括用于收集高压介质的收集罐、高压罐和定压罐;所述高压罐包括壳体和沿壳体轴向移动的活塞;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位于收集罐和定压罐内,壳体沿其轴向移动且其周向与收集罐和定压罐密封连接;所述壳体的两端设有用于限制活塞行程和壳体行程的限位件;位于活塞行程外的壳体两端设有连通收集罐和定压罐的连通孔;所述活塞的一侧设有活塞杆,活塞杆贯穿定压罐且与其密封连接;所述收集罐远离高压罐的一端连通有进料管路、进水管路、排放管路和调压管路,且各管路均设有用于控制其与收集罐通断的截止阀;所述调压管路还包括背压阀,背压阀通过截止阀控制其与收集罐的通断。可选地,所述排放管路的排放管为螺旋缓冲排放管。可选地,所述截止阀为高压电动截止阀。可选地,还包括第一三通接头,所述进料管路、进水管路和收集罐通过第一三通接头连接。可选地,还包括第二三通接头,所述排放管路、调压管路和收集罐通过第二三通接头连接。可选地,所述活塞远离活塞杆的一侧上设置有防触碰杆。可选地,所述限位件关于壳体的轴线对称。可选地,所述收集罐、高压罐和定压罐同轴。可选地,所述活塞杆远离活塞的一端连接有定位件可选地,所述活塞杆穿过连通孔。可选地,所述壳体位于收集罐的一端敞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通过间歇排放方式实现压力调节设备不直接接触超临界水气化反应后的复杂介质,从而解决了复杂介质在减压过程中引发的管路堵塞和阀门失灵等问题,增强了压力调节设备的可靠性,进而实现了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2.本技术通过将收集罐上的四路分支和定压罐的稳压支路共五路支路分开控制,不仅实现了气化系统的压力控制和降压排放功能,还提高了气化系统的可调性于可靠性。3.本技术通过设置活塞和可移动的高压罐,实现了间歇排放装置的容积可变;通过调节装置的容积,实现了反应后介质的收集与排放;通过控制定压罐的压力,不仅实现了进料时对气化系统的压力控制,还实现了对收集罐的充压,使得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易于维护的特点。4.本技术采用直接高压排放的方式排放物料,不但排放速度快,而且有效降低了介质在收集容器中的残留量。5.本技术通过在排放管路上设置螺旋缓冲排放管,减弱了由于高压排放对管路的冲击和磨损,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安全性,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优选的详细描述,其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超临界水气化系统间歇排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进料管路1、进水管路2、调压管路3、排放管路4、收集罐5、高压罐6、定压罐7、第一高压电动截止阀101、第二高压电动截止阀201、第一高压调节背压阀301、第三高压电动截止阀302、第四高压电动截止阀401、排放管402、防触碰杆601、第一限位件602、活塞603、壳体604、第二限位件605、活塞杆606、定位孔607、进口管701、第五高压电动截止阀702、出口管703、第六高压电动截止阀704、第二高压调节背压阀705。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一种超临界水气化系统间歇排放装置,包括收集罐5、高压罐6和定压罐7;高压罐6包括壳体6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临界水气化系统间歇排放装置,包括收集高压介质的收集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压罐和定压罐;/n所述高压罐包括壳体和沿壳体轴向移动的活塞;/n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位于收集罐和定压罐内,壳体沿其轴向移动且其周向与收集罐和定压罐密封连接;/n所述壳体的两端设有用于限制活塞行程和壳体行程的限位件;/n位于活塞行程外的壳体两端设有连通收集罐和定压罐的连通孔;/n所述活塞的一侧设有活塞杆,活塞杆贯穿定压罐且与其密封连接;/n所述收集罐远离高压罐的一端连通有进料管路、进水管路、排放管路和调压管路,且各管路均设有用于控制其与收集罐通断的截止阀;/n所述调压管路还包括背压阀,背压阀通过截止阀控制其与收集罐的通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临界水气化系统间歇排放装置,包括收集高压介质的收集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压罐和定压罐;
所述高压罐包括壳体和沿壳体轴向移动的活塞;
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位于收集罐和定压罐内,壳体沿其轴向移动且其周向与收集罐和定压罐密封连接;
所述壳体的两端设有用于限制活塞行程和壳体行程的限位件;
位于活塞行程外的壳体两端设有连通收集罐和定压罐的连通孔;
所述活塞的一侧设有活塞杆,活塞杆贯穿定压罐且与其密封连接;
所述收集罐远离高压罐的一端连通有进料管路、进水管路、排放管路和调压管路,且各管路均设有用于控制其与收集罐通断的截止阀;
所述调压管路还包括背压阀,背压阀通过截止阀控制其与收集罐的通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临界水气化系统间歇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管路的排放管为螺旋缓冲排放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临界水气化系统间歇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丘全科徐志鹏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赛迪热工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