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6411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动空调,包括外壳、蓄冷环路、制冷环路、动风轮和静风轮。其中,蓄冷环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蒸发器和冷凝器。制冷环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取冷换热器、液体泵和送冷换热器。外壳内形成有送冷风道,动风轮和静风轮均设置在送冷风道,静风轮位于动风轮的出风侧,且静风轮为轴流风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中,动风轮的风叶配合推动送冷风道内的空气流动,会产生沿轴向的气流和沿径向的气流,而静风轮的风叶静止不旋转,能够将动风轮产生的径向气流改变成轴向气流,从而使得移动空调的冷风出风聚拢,提高对人体的降温效果,减少冷量损耗,提高有效冷量利用率,延长有效使用时间。

Mobile air conditio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空调
本技术涉及空调
,特别涉及一种移动空调。
技术介绍
常规的移动空调具有体积小、免安装、可移动和局部范围内降温效果比普通空调快等优点,但常规的移动空调往往连接有较粗的排风管以供其向外散热,排风管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移动空调使用的灵活性和便利性。针对上述移动空调移动的灵活性和便利性受限的问题,现有技术提出了一种移动空调中包括蓄冷环路和制冷环路(负责取冷和送冷),在制冷环路运行时,无需启动压缩机(压缩机在蓄冷环路进行蓄冷过程中才会工作),因此,在对环境进行降温的过程中,移动空调不产生额外的热量,故无需安装排风管。但该现有技术还存在以下技术问题:送冷风道内的风机采用的是贯流风机,出风冷量输送不聚拢,容易四周散失,不利于对人体进行局部降温,冷量损耗严重,有效冷量利用率低,有效使用时间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移动空调,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移动空调出风冷量输送不聚拢,容易四周散失,冷量损耗严重,有效冷量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移动空调,所述移动空调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空调包括:/n外壳,所述外壳内形成有送冷风道;/n蓄冷环路,所述蓄冷环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蒸发器和冷凝器;/n制冷环路,所述制冷环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取冷换热器、液体泵和送冷换热器,所述取冷换热器邻近所述蒸发器设置,以取用所述蒸发器的冷量,所述送冷换热器设置于所述送冷风道;/n动风轮,设置在所述送冷风道;以及,/n静风轮,设置在所述送冷风道,并位于所述动风轮的出风侧,所述静风轮为轴流风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空调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内形成有送冷风道;
蓄冷环路,所述蓄冷环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压缩机、蒸发器和冷凝器;
制冷环路,所述制冷环路包括依次连接的取冷换热器、液体泵和送冷换热器,所述取冷换热器邻近所述蒸发器设置,以取用所述蒸发器的冷量,所述送冷换热器设置于所述送冷风道;
动风轮,设置在所述送冷风道;以及,
静风轮,设置在所述送冷风道,并位于所述动风轮的出风侧,所述静风轮为轴流风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风轮的风叶与所述静风轮的风叶之间的最小间距为所述动风轮直径的0.1倍至1.5倍。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动风轮的风叶沿动风轮轴向的长度为所述动风轮直径的0.2倍至0.7倍,所述静风轮的风叶沿静风轮轴向的长度为所述动风轮的直径的0.1倍至0.6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设有导风筒,所述导风筒围设形成所述送冷风道的一部分,所述动风轮和所述静风轮均设置在所述导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智勤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