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尘车间的除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63276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尘车间的除湿装置,包括U型条板、滚轮、污水箱、U型载板、条形滑槽、条形滑块、推杆、第一辊杆、第二辊杆、海绵带、传送带、侧板、牵拉条板、螺杆、第一电机、网格薄板、细铝管、条形板、外钢管、内网孔管、石灰干燥棒、螺纹穿孔、微型气泵和第二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实现对无尘车间潮湿地面进行擦拭吸水及清理的功能,加快地面干燥速度,同时便于将擦拭吸附的污水挤出掉落在盛装结构内,有利于对无尘车间内空气进行合理干燥,便于快速降低无尘车间内的湿度,通过螺纹连接的U型条板向上或向下一端,并带动经牵拉板相连的两个第二辊杆及侧板做相应协调移动,达到调节两个第二辊杆与水平地面之间夹角大小的效果。

A dehumidification device for dust-free worksho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尘车间的除湿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尘车间,具体是一种无尘车间的除湿装置,属于除湿装置

技术介绍
无尘车间的洁净工作台的构造要求,台面,采用木质塑料贴面贴于层压板上做成台面,或采用不锈钢做台面,箱体,用热扎薄钢板与骨架气焊易变形,可采用冷轧薄板折边搭接,大电流电焊,内表面需粘贴消声材料,最大尺寸应以通过一般房门为宜,箱体密封,所有缝隙均采用密封胶密封,操作区截面应尽可能与空气过滤器送风截面相同,尽量减少盲区。无尘车间地面拖洗湿度过大会影响车间整体环境,且地面区域较大传统工具进行地面干燥劳动强度较大,同时空气中潮湿传统通风处理结构虽然快速,但易出现外界杂质进入,缺乏在车间内部环境中进行相应除湿处理的结构。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无尘车间的除湿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无尘车间的除湿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无尘车间的除湿装置,包括U型载板、地面擦拭机构和空气干燥机构,所述U型载板内两端之间通过导气管与外钢管两端封闭端面固定连接,且U型载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尘车间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载板(4)、地面擦拭机构和空气干燥机构,所述U型载板(4)内两端之间通过导气管与外钢管(19)两端封闭端面固定连接,且U型载板(4)顶部U型面两侧均开设有条形滑槽(5),所述U型载板(4)顶部U型面中部侧边之间安装有条形板(18),且条形板(18)顶部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一电机(15);/n所述地面擦拭机构包括第二辊杆(9),所述第二辊杆(9)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二辊杆(9)之间通过同一个传送带(11)相互传动连接,所述传送带(11)表面粘接有海绵带(10),且海绵带(10)部分与第一辊杆(8)相互挤压贴靠在一起,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辊杆(9)转动安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尘车间的除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U型载板(4)、地面擦拭机构和空气干燥机构,所述U型载板(4)内两端之间通过导气管与外钢管(19)两端封闭端面固定连接,且U型载板(4)顶部U型面两侧均开设有条形滑槽(5),所述U型载板(4)顶部U型面中部侧边之间安装有条形板(18),且条形板(18)顶部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一电机(15);
所述地面擦拭机构包括第二辊杆(9),所述第二辊杆(9)设有两个,且两个所述第二辊杆(9)之间通过同一个传送带(11)相互传动连接,所述传送带(11)表面粘接有海绵带(10),且海绵带(10)部分与第一辊杆(8)相互挤压贴靠在一起,其中一个所述第二辊杆(9)转动安装在两个侧板(12)之间顶部,且第二辊杆(9)的一端安装在第二电机(24)的轴杆一端,另一个所述第二辊杆(9)安装在U型条板(1)内壁两侧之间底部,且U型条板(1)两侧壁通过滑块与U型载板(4)内相应侧壁滑动连接,所述U型条板(1)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螺纹穿孔(22),且螺纹穿孔(22)内螺纹连接有螺杆(14),所述螺杆(14)一端安装在第一电机(15)的轴杆一端;
所述空气干燥机构包括细铝管(17)和石灰干燥棒(21),所述细铝管(17)单层盘放安装在两个网格薄板(16)之间,且两个所述网格薄板(16)底部均安装在外钢管(19)环形面上,所述细铝管(17)环形面上等距开设有若干个气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晓荣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江海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