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智能消防巡检柜,包括柜体、底座、与柜体铰接的柜门,所述柜门包括第一柜门和第二柜门,所述第一柜门位于所述第二柜门左侧,所述第一柜门一侧且靠近第二柜门处设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一把手呈矩形槽状,所述第二柜门设有与第一把手相邻的第二把手,所述第二把手下端设有智能锁,所述底座下端拐角处设有活动轮组,所述活动轮组包括滑轮、定位板、定位杆、连接部,所述定位杆两端分别与定位板内侧连接,所述定位板上端与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背离固定板的一端呈弧形,所述底座内设有与连接部相配合的第一卡槽,所述柜体两侧分别设有上下对应的避震器,以提供一种可滑动、安全性高、具有避震功能的智能消防巡检柜。
An intelligent fire inspection cabin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消防巡检柜
本技术涉及消防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消防巡检柜。
技术介绍
消防自动巡检柜,又称消防智能数字巡检装置。该装置可以起到防止消防水泵锈蚀、受潮、水泵动作不正常等故障的作用,确实做到“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目的。消防智能数字巡检装置,该设备具有主回路巡检及消防设备无压巡检两部分组成,可完成对主控回路及水泵的低频自动巡检,巡检时系统不增压,如巡检过程中动作异常,控制器会记录发生故障的支路号及故障类别,并发出声光报警。同时完成故障的上传(可传至消防中控室或楼控值班室)通知有关值班人员进行检修,确保消防设备万无一失。现有技术中,巡检柜体积较大,具有一定的重量,因此设备不方便移动,造成不便,且目前市面上的巡检柜要么为没有锁的,要么锁是通过传统的钥匙进行锁合的,因此安全性不够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滑动、安全性高、具有避震功能的智能消防巡检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智能消防巡检柜,包括柜体、底座、与柜体铰接的柜门,所述柜门包括第一柜门和第二柜门,所述第一柜门位于所述第二柜门左侧,所述第一柜门一侧且靠近第二柜门处设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一把手呈矩形槽状,所述第二柜门设有与第一把手相邻的第二把手,所述第二把手呈“L”形且横向固定,所述第二把手下端设有智能锁,所述底座下端拐角处设有活动轮组,所述活动轮组包括滑轮、定位板、定位杆、连接部,所述定位杆贯穿滑轮,所述定位板呈倒“U”形,所述定位杆两端分别与定位板内侧连接,所述定位板上端与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背离固定板的一端呈弧形,所述连接部中部周向设有凹槽,所述底座内设有与连接部相配合的第一卡槽,所述柜体两侧分别设有上下对应的避震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柜门包括第一柜门和第二柜门,所述双柜门的设置便于了柜体的使用,所述第一柜门位于所述第二柜门左侧,所述第一柜门一侧且靠近第二柜门处设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一把手呈矩形槽状,所述第一把手提高了开门时的辅助作用,所述第二柜门设有与第一把手相邻的第二把手,所述第二把手呈“L”形且横向固定,所述第二把手长柄的一端朝向第二柜门外侧,所述第二把手便于对柜门的开启,所述第二把手下端设有智能锁,所述智能锁的设置便于对柜体的锁定,防止被无关人员打开触电或者将柜体内的部件损坏,提高了安全性,所述底座下端拐角处设有活动轮组,所述活动轮组的设置便于了对柜体的移动运输,提高了效率,所述活动轮组包括滑轮、定位板、定位杆、连接部,所述定位杆贯穿滑轮,所述滑轮与定位杆之间设有轴承,所述滑轮能够在定位杆上相对的转动,提高了移动的效率,所述定位板呈倒“U”形,所述定位板将所述滑轮半包裹,所述定位板对所述滑轮起到保护及定位的作用,提高了滑轮的使用寿命及使用效率,所述定位杆两端分别与定位板内侧连接,所述定位杆为固定不动,防止所述滑轮转动效率低下,所述定位板上端与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采用不锈钢金属,所述连接部背离固定板的一端呈弧形,采用弧形便于连接部的转动从而形成滑轮可万向转动,大大提高了滑轮工作效率,所述连接部中部周向设有凹槽,所述底座内设有与连接部相配合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供连接部相对转动,所述柜体两侧分别设有上下对应的避震器,所述避震器能够在柜体运输的过程中,防止碰撞导致柜体内部或者外部的损坏,提高了柜体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卡槽内设有与凹槽相配合的凸环,所述凸环下端设有倒圆角,所述连接部顶端与第一卡槽顶端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卡槽内设有与凹槽相配合的凸环,所述连接部卡入第一卡槽内,所述凸环与凹槽插接提供一个定位,此时所述连接部靠近第一卡槽顶端,所述凸环下端的倒圆角能够便于将连接部插入,所述连接部在第一卡槽内自由转动,因此可实现滑轮的万向转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避震器包括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及避震部,所述柜体两侧设有供避震器连接的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套筒一端与所述第二卡槽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套筒相对于第一套筒背离与第二卡槽连接一端的另一端与第二套筒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套筒相对于第二套筒与第一套筒连接一端的另一端与所述避震部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套筒相对于第一套筒背离与第二卡槽连接一端的另一端与第二套筒通过弹簧连接,当所述柜体收到外力的撞击时,该物体或者外力与所述避震部直接接触,所述第二套筒受力收缩,由于弹簧可提供一个减震的效果,因此大大的将外力削减,且避免了物体与柜体的直接接触,对柜体有一个保护的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避震部包括避震板、避震棉,所述避震板与避震棉固定连接,所述避震板与第二套筒固定连接,所述避震棉位于避震板外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柜体与外物碰撞时,所述外物与避震棉直接接触,所述避震棉能够进一步降低撞击带来的冲击力,进一步保护了柜体。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智能锁包括按键部和指纹部,所述指纹部位于按键部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按键部可供使用者设定解锁密码,所述指纹部可供使用者录入指纹密码,采用所述两种解锁方式,提高了柜门的使用效率,便于使用者防止使用者忘记携带钥匙,提高了安全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柜门上端设有报警器,所述报警器与第二柜门卡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柜体发生故障时,所述报警器会发生报警,通过卡接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柜门设有控制面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控制面板对柜体进行程序设定,且可实时监测。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两侧设有伸缩件,所述伸缩件底部设有橡胶块,所述伸缩件一侧与底座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伸缩件可向下伸出,以提供一个伸缩件与地面接触时的摩擦力,用于固定柜体,防止由于活动轮组滑动,有助于定位,所述伸缩件底部采用橡胶块进一步提高了摩擦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图2中A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图2中B处放大图。附图标记:1、柜体;11、避震器;111、第一套筒;112、第二套筒;113、避震部;1131、避震板;1132、避震棉;12、第二卡槽;2、底座;21、活动轮组;211、滑轮;212、定位板;213、定位杆;214、连接部;2141、凹槽;22、第一卡槽;221、凸环;23、伸缩件;3、第一柜门;31、第一把手;32、控制面板;4、第二柜门;41、第二把手;42、智能锁;43、报警器。具体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消防巡检柜,包括柜体、底座、与柜体铰接的柜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柜门包括第一柜门和第二柜门,所述第一柜门位于所述第二柜门左侧,所述第一柜门一侧且靠近第二柜门处设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一把手呈矩形槽状,所述第二柜门设有与第一把手相邻的第二把手,所述第二把手呈“L”形且横向固定,所述第二把手下端设有智能锁,所述底座下端拐角处设有活动轮组,所述活动轮组包括滑轮、定位板、定位杆、连接部,所述定位杆贯穿滑轮,所述定位板呈倒“U”形,所述定位杆两端分别与定位板内侧连接,所述定位板上端与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背离固定板的一端呈弧形,所述连接部中部周向设有凹槽,所述底座内设有与连接部相配合的第一卡槽,所述柜体两侧分别设有上下对应的避震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消防巡检柜,包括柜体、底座、与柜体铰接的柜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柜门包括第一柜门和第二柜门,所述第一柜门位于所述第二柜门左侧,所述第一柜门一侧且靠近第二柜门处设有第一把手,所述第一把手呈矩形槽状,所述第二柜门设有与第一把手相邻的第二把手,所述第二把手呈“L”形且横向固定,所述第二把手下端设有智能锁,所述底座下端拐角处设有活动轮组,所述活动轮组包括滑轮、定位板、定位杆、连接部,所述定位杆贯穿滑轮,所述定位板呈倒“U”形,所述定位杆两端分别与定位板内侧连接,所述定位板上端与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背离固定板的一端呈弧形,所述连接部中部周向设有凹槽,所述底座内设有与连接部相配合的第一卡槽,所述柜体两侧分别设有上下对应的避震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消防巡检柜,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第一槽内设有与凹槽相配合的凸环,所述凸环下端设有倒圆角,所述连接部顶端与第一卡槽顶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消防巡检柜,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震器包括第一套筒与第二套筒及避震部,所述柜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志永,赵赛,赵一诺,曹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总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