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网络考试防作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6157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1: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网络考试防作弊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吊索,卷线装置,移动装置,监控模组和防撞组件,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相距预设间隔设置,其中,第一支撑杆上端固定连接吊索一端,该吊索另一端水平向第二支撑杆方向延伸,且穿过第二支撑杆上端开设的通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移动装置和防撞组件的设置,通过防撞组件内部的感应单元上的压力传感器接收到压力信号,并将信号传递至驱动轮组上的驱动电机,进而改变了移动装置的移动方向,通过移动装置在吊索上的无规律运动,使安装在移动装置上的监控模块不断改变监控方向,打消了考生想利用摄像头盲区或在摄像头转动之际,进行作弊的想法。

An anti cheating device for network examin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网络考试防作弊装置
本技术属于防作弊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网络考试防作弊装置。
技术介绍
计算机网络考试这种测试模式由于形式灵活,效率高,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型各专业考试中。通常的考试模式为:在机房配置若干台考试用计算机,考生就位后使用特定账号登陆考试系统,在计算机上作答,考试时间结束时,自动收卷判卷。但是,由于考试人员较多,计算机摆放密集,机房内比较拥挤,考生有可能便利条件进行作弊,这样给老师的监考带来了较大的不便。目前,考场虽普遍配备了监控摄像头,但仍存在弊端,如:固定式摄像头,往往存在盲区,不能覆盖全范围;旋转式摄像头,在摆动的过程中,由于其摆动设有规律性的,仍给作弊考生留有可乘之机;因为考场平常为上课用的教室,通过加装监控数量的方式解决不现实,成本太高,资源浪费。因此,专利技术一种网络考试防作弊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网络考试防作弊装置,以解决现有网络考试机房内考生众多,设备摆放拥挤,监控存在盲区,考生存在作弊存有可乘之机,监考老师负担重,通过加装监控数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网络考试防作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杆(1),第二支撑杆(2),吊索(3),卷线装置(4),移动装置(5),监控模组(6)和防撞组件(7),所述第一支撑杆(1)与第二支撑杆(2)相距预设间隔设置,其中,第一支撑杆(1)上端固定连接吊索(3)一端,该吊索(3)另一端水平向第二支撑杆(2)方向延伸,且穿过第二支撑杆(2)上端开设的通槽,并通过设在通槽下端的定滑轮换向,使吊索(3)沿着第二支撑杆(2)垂直向下延伸,并最终将吊索(3)绕设在第二支撑杆(2)底端的卷线装置(4)上;所述吊索(3)上可拆卸式卡接有移动装置(5),该移动装置(5)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监控模组(6);所述移动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网络考试防作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杆(1),第二支撑杆(2),吊索(3),卷线装置(4),移动装置(5),监控模组(6)和防撞组件(7),所述第一支撑杆(1)与第二支撑杆(2)相距预设间隔设置,其中,第一支撑杆(1)上端固定连接吊索(3)一端,该吊索(3)另一端水平向第二支撑杆(2)方向延伸,且穿过第二支撑杆(2)上端开设的通槽,并通过设在通槽下端的定滑轮换向,使吊索(3)沿着第二支撑杆(2)垂直向下延伸,并最终将吊索(3)绕设在第二支撑杆(2)底端的卷线装置(4)上;所述吊索(3)上可拆卸式卡接有移动装置(5),该移动装置(5)的前后两侧均设有监控模组(6);所述移动装置(5)至少设有两个,且在移动装置(5)对应的侧面上连接有防撞组件(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考试防作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均采用伸缩套管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长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匠慧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