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方俊专利>正文

一种冷暖床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610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冷暖床垫,主要结构是包括垫芯、进出风管、回流管、冷暖风机;垫芯由纵向排列的通风管和面料构成,每根通风管有上层进风道和下层排气道,通风管之间固定连接,垫芯两端分别连接在进出风管和回流管上;进出风管包括进风管和排气管,进风管的一端连接冷暖风机,另一端与进风道连接相通,排气管与排气道连接相通,回流管与通风管内的进风道和排气道相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具有制冷制热的功能,使用舒适,有利于健康,安全性高,节约能源,制作简单,安装方便。(*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活用品,具体是一种冷暖床垫。技术背景现有的普通床垫一般没有制冷和制热的功能,冬天人们使用电热毯取暖, 夏天使用凉席,缺点是电热毯安全性较差,耗电高,人的皮肤容易干燥、粗 燥,影响身体健康;凉席不能调节温度,在炎热的夏天,凉席并不凉爽,而且 还积汗,给人湿热的感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具有制冷制热功能的冷暖 床垫。实现上述目的的途径是包括垫芯、进出风管、回流管、冷暖风机;所述 垫芯由纵向排列的通风管和面料构成,每根通风管有上层进风道和下层排气道, 通风管之间通过固定筋连接,垫芯两端分别连接在进出风管和回流管上;所述 进出风管包括进风管和排气管,进风管的一端连接冷暖风机,由冷暖风机提供 风'源,另一端的侧面上设置送风接头与进风道连接相通,排气管侧面上设置排 气接头与排气道连接相通;所述回流管中空,侧面设置回流管接头与垫芯的一 端连接,并与通风管内的进风道和排气道相通,回流管的两端用端盖封闭。所述通风管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通风管的上表面设置凹凸齿状,便于透 气,.相邻通风管之间有缝隙。所述进出风管的进风管套在排气管内,进风管与排气管之间的空隙为排气 管的排气通道,并在进风管与排气管之间设置支撑筋,送风接头与排气接头紧 靠,并凸出进出风管的管面,在送风接头与排气接头之间设置卡槽,在送风接 头的上方和排气接头的下方分别设置卡齿。进出风管的顶端设置端盖封闭顶端。所述回流管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在回流管的侧面设置的回流管接头凸出 管面,在回流管接头上下方分别设置卡齿。 在垫芯纵向的一侧设置燕尾接头。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具有制冷制热的功能,使用舒适,有利于健康, 安全性高,节约能源,制作简单,安装方便。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图l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图4是图1的C-C剖视图。图中1、冷暖风机,2、进风管,3、排气管,4、通风管,5、进出风管, 6、端盖,7、垫芯,8、燕尾接头,9、回流管,10、端盖,11、支撑筋,12、 进风道,13、排气道,14、进风接头,15、排气接头,16、凹凸齿状,17、固 定筋,18、缝隙,19、回流管接头,20、卡齿,21卡槽,22、卡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垫芯7、进出风管5、回流管9、冷暖风机l。 垫芯7由纵向排列的通风管4和面料构成,每根通风管4有上层进风道12和下 层排气道13,通风管4之间通过固定筋17连接,如图3所示,在本例中,通风 管4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为了透气在通风管4的上表面设置凹凸齿状16,相 邻通风管4之间有缝隙18,以此增加床垫的弹性和透气。垫芯7两端分别连接 在进出风管5和回流管9上,如图1所示。如图2所示,进出风管5包括进风 管2和排气管3,进风管2的一端连接冷暖风机1,由冷暖风机1提供风源,另 一端的侧面上设置送风接头14与进风道12连接相通,排气管3侧面上设置排 气接头15与排气道13连接相通。如图4所示,回流管9中空,侧面设置回流 管接头19与垫芯7的一端连接,并与通风管4内的进风道12和排气道13相通, 回流管9的两端用端盖10封闭。在本例具体方案中,如图2所示,进出风管5的进风管2套在排气管3内, 进风管2与排气管3之间的空隙为排气管3的排气通道,并在进风管2与排气 管3之间设置支撑筋11,送风接头14与排气接头15紧靠,并凸出进出风管5 的管面,在送风接头14与排气接头15之间设置卡槽21,在送风接头14的上方 和排气接头15的下方分别设置卡齿22,进出风管5的顶端由端盖6封闭。如图 4所示,回流管9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在回流管9的侧面设置的回流管接头 19凸出管面,在回流管接头19上下方分别设置卡齿19。如图3所示,在垫芯7纵向的一侧设置燕尾接头8,即可在使用中根据需要 增加床垫的宽度。装配时,进出风管5上的进风接头14和排气接头15分别伸进通风管4内 的进风到12和排气道13,由卡槽21和卡齿22卡紧该连接处。同理,垫芯7的 另一端,通风管4与回流管9的连接,回流管接头19伸进通风管4内,由卡齿 20卡紧该端连接处。垫芯7纵向的一侧所设置的燕尾接头8,主要用于改变床 垫宽度时使用,通常是在不同的垫芯的不同侧面设置公母燕尾接头8。权利要求1. 一种冷暖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垫芯(7)、进出风管(5)、回流管(9)、冷暖风机(1);所述垫芯(7)由纵向排列的通风管(4)和面料构成,每根通风管(4)有上层进风道(12)和下层排气道(13),通风管(4)之间通过固定筋(17)连接,垫芯(7)两端分别连接在进出风管(5)和气体回流管(9)上;所述进出风管(5)包括进风管(2)和排气管(3),进风管(2)的一端连接冷暖风机(1),由冷暖风机(1)提供风源,另一端的侧面上设置进风接头(14)与进风道(12)连接相通,排气管(3)侧面上设置排气接头(15)与排气道(13)连接相通;所述回流管(9)中空,侧面设置回流管接头(19)与垫芯(7)的一端连接,并与通风管(4)内的进风道(12)和排气道(13)相通,气体回流管(9)的两端用端盖(10)封闭。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暖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4) 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通风管(4)的上表面设置凹凸齿状(16),相邻通风管(4)之间有缝隙(18)。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暖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风管(5) 的进风管(2)套在排气管(3)内,进风管(2)与排气管(3)之间的空隙为 排气管(3)的排气通道,并在进风管(2)与排气管(3)之间设置支撑筋(11), 进风接头(14)与排气接头(15)紧靠,并凸出进出风管(5)的管面,在进风 接头(14)与排气接头(15)之间设置卡槽(21),在进风接头(14)的上方和排 气接头(15)的下方分别设置卡齿(22)。4、 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冷暖床垫,其特征在于进出风管(5) 的顶端设置端盖(6)封闭顶端。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暖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9) 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在回流管(9)的侧面设置的回流管接头(19)凸出管面, 在回流管接头(19)上下方分别设置卡齿(20)。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暖床垫,其特征在于在垫芯(7)纵向的一侧设置燕尾接头(8)。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冷暖床垫,主要结构是包括垫芯、进出风管、回流管、冷暖风机;垫芯由纵向排列的通风管和面料构成,每根通风管有上层进风道和下层排气道,通风管之间固定连接,垫芯两端分别连接在进出风管和回流管上;进出风管包括进风管和排气管,进风管的一端连接冷暖风机,另一端与进风道连接相通,排气管与排气道连接相通,回流管与通风管内的进风道和排气道相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具有制冷制热的功能,使用舒适,有利于健康,安全性高,节约能源,制作简单,安装方便。文档编号A47C21/00GK201079178SQ20072008116公开日2008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18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18日专利技术者俊 方 申请人:俊 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暖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垫芯(7)、进出风管(5)、回流管(9)、冷暖风机(1);所述垫芯(7)由纵向排列的通风管(4)和面料构成,每根通风管(4)有上层进风道(12)和下层排气道(13),通风管(4)之间通过固定筋(17)连接,垫芯(7)两端分别连接在进出风管(5)和气体回流管(9)上;所述进出风管(5)包括进风管(2)和排气管(3),进风管(2)的一端连接冷暖风机(1),由冷暖风机(1)提供风源,另一端的侧面上设置进风接头(14)与进风道(12)连接相通,排气管(3)侧面上设置排气接头(15)与排气道(13)连接相通;所述回流管(9)中空,侧面设置回流管接头(19)与垫芯(7)的一端连接,并与通风管(4)内的进风道(12)和排气道(13)相通,气体回流管(9)的两端用端盖(10)封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俊
申请(专利权)人:方俊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