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热能循环用的管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6073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加工热能循环用的管道结构,包括:工作钢管、导热柱、热交换仓;所述热交换仓套入安装在工作钢管的外壁上,且热交换仓与工作钢管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导热柱通过焊接方式安装在工作钢管的外壁上,且导热柱位于热交换仓的内侧;所述进水管通过焊接方式设置在热交换仓上部的一端,出水管通过焊接方式设置在热交换仓上部的另一端,排污管通过焊接方式设置在热交换仓的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加工热能循环用的管道结构的改进,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导热柱分布面积大,支撑效果好,结构稳定性强,导热柱与工作钢管的接触面积大,热交换效果好,保温效果好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出现问题和不足。

A kind of pipe structure for processing heat energy circu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工热能循环用的管道结构
本技术涉及管道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加工热能循环用的管道结构。
技术介绍
管道是指用管子、管子联接件和阀门等联接成的用于输送气体、液体或带固体颗粒的流体的装置。通常,流体经鼓风机、压缩机、泵和锅炉等增压后,从管道的高压处流向低压处,也可利用流体自身的压力或重力输送。管道的用途很广泛,主要用在给水、排水、供热、供煤气、长距离输送石油和天然气、农业灌溉、水力工程和各种工业装置中。在工业生产及加工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排放,例如锅炉,锅炉在运行中会排放出高温烟气,这些烟气中携带有大量的热能,而企业为了实现热能的循环利用,通常采用余热回收装置进行热传递,将高温烟气中的热能循环利用,而现有的余热回收装置通常由热管+箱体组成,结构较为复杂,且装置占地较大,在实际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且现有的余热回收装置保温效果较差,在进行热交换的过程中会散失大量的热能,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加工热能循环用的管道结构,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热能循环用的管道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余热回收装置通常由热管+箱体组成,结构较为复杂,且装置占地较大,在实际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且现有的余热回收装置保温效果较差,在进行热交换的过程中会散失大量的热能,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的问题和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加工热能循环用的管道结构,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加工热能循环用的管道结构,包括:工作钢管、导热柱、热交换仓、进水管、出水管、排污管、隔热层、紧固钢带、铝箔反射层、保温层、支柱、外套钢管;所述热交换仓套入安装在工作钢管的外壁上,且热交换仓与工作钢管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导热柱通过焊接方式安装在工作钢管的外壁上,且导热柱位于热交换仓的内侧;所述进水管通过焊接方式设置在热交换仓上部的一端,出水管通过焊接方式设置在热交换仓上部的另一端,排污管通过焊接方式设置在热交换仓的一端,且排污管位于出水管的下方;所述隔热层包裹在热交换仓的外部,且紧固钢带缠绕在隔热层的外部;所述铝箔反射层包裹在隔热层的外部,且保温层包裹在铝箔反射层的外部;所述外套钢管套入安装在保温层的外部,且外套钢管的两端通过支柱与工作钢管焊接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加工热能循环用的管道结构所述导热柱的中间部分呈圆柱状,两端呈圆台状,且导热柱的一端与工作钢管的外壁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加工热能循环用的管道结构所述导热柱在工作钢管的外壁上呈环形阵列状交错设置有多处。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加工热能循环用的管道结构所述热交换仓为圆筒状结构,且热交换仓的内外壁均设置有防腐涂层。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加工热能循环用的管道结构所述工作钢管及外套钢管的内外壁均设置有防腐涂层。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加工热能循环用的管道结构所述隔热层有两层卷状离心玻璃棉管组成,并且两层卷状离心玻璃棉管的缺口方向相反。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一种加工热能循环用的管道结构所述保温层为聚氨酯保温层。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导热柱的中间部分呈圆柱状,两端呈圆台状,且导热柱的一端与工作钢管的外壁通过焊接方式固定的设置,结构稳定,增大与工作钢管的接触面积,提高热交换效果,提供热能循环利用率,同时缩小自身体积,避免影响水的正常流动。2、本技术导热柱在工作钢管的外壁上呈环形阵列状交错设置有多处的设置,增大导热柱的分布,提高导热柱的分布面积,同时提高支撑效果,避免热交换仓受挤压变形。3、本技术隔热层有两层卷状离心玻璃棉管组成,并且两层卷状离心玻璃棉管的缺口方向相反的设置,避免热量从缺口处散失,有效减少了热损失,提高保温效果。4、本技术通过对加工热能循环用的管道结构的改进,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导热柱分布面积大,支撑效果好,结构稳定性强,导热柱与工作钢管的接触面积大,热交换效果好,保温效果好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出现问题和不足。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导热柱结构示意图。图中:工作钢管1、导热柱2、热交换仓3、进水管4、出水管5、排污管6、隔热层7、紧固钢带8、铝箔反射层9、保温层10、支柱11、外套钢管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见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加工热能循环用的管道结构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一种加工热能循环用的管道结构,包括:工作钢管1、导热柱2、热交换仓3、进水管4、出水管5、排污管6、隔热层7、紧固钢带8、铝箔反射层9、保温层10、支柱11、外套钢管12;热交换仓3套入安装在工作钢管1的外壁上,且热交换仓3与工作钢管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导热柱2通过焊接方式安装在工作钢管1的外壁上,且导热柱2位于热交换仓3的内侧;进水管4通过焊接方式设置在热交换仓3上部的一端,出水管5通过焊接方式设置在热交换仓3上部的另一端,排污管6通过焊接方式设置在热交换仓3的一端,且排污管6位于出水管5的下方;隔热层7包裹在热交换仓3的外部,且紧固钢带8缠绕在隔热层7的外部;铝箔反射层9包裹在隔热层7的外部,且保温层10包裹在铝箔反射层9的外部;外套钢管12套入安装在保温层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工热能循环用的管道结构,包括:工作钢管(1)、导热柱(2)、热交换仓(3)、进水管(4)、出水管(5)、排污管(6)、隔热层(7)、紧固钢带(8)、铝箔反射层(9)、保温层(10)、支柱(11)、外套钢管(12);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仓(3)套入安装在工作钢管(1)的外壁上,且热交换仓(3)与工作钢管(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导热柱(2)通过焊接方式安装在工作钢管(1)的外壁上,且导热柱(2)位于热交换仓(3)的内侧;所述进水管(4)通过焊接方式设置在热交换仓(3)上部的一端,出水管(5)通过焊接方式设置在热交换仓(3)上部的另一端,排污管(6)通过焊接方式设置在热交换仓(3)的一端,且排污管(6)位于出水管(5)的下方;所述隔热层(7)包裹在热交换仓(3)的外部,且紧固钢带(8)缠绕在隔热层(7)的外部;所述铝箔反射层(9)包裹在隔热层(7)的外部,且保温层(10)包裹在铝箔反射层(9)的外部;所述外套钢管(12)套入安装在保温层(10)的外部,且外套钢管(12)的两端通过支柱(11)与工作钢管(1)焊接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工热能循环用的管道结构,包括:工作钢管(1)、导热柱(2)、热交换仓(3)、进水管(4)、出水管(5)、排污管(6)、隔热层(7)、紧固钢带(8)、铝箔反射层(9)、保温层(10)、支柱(11)、外套钢管(12);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仓(3)套入安装在工作钢管(1)的外壁上,且热交换仓(3)与工作钢管(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导热柱(2)通过焊接方式安装在工作钢管(1)的外壁上,且导热柱(2)位于热交换仓(3)的内侧;所述进水管(4)通过焊接方式设置在热交换仓(3)上部的一端,出水管(5)通过焊接方式设置在热交换仓(3)上部的另一端,排污管(6)通过焊接方式设置在热交换仓(3)的一端,且排污管(6)位于出水管(5)的下方;所述隔热层(7)包裹在热交换仓(3)的外部,且紧固钢带(8)缠绕在隔热层(7)的外部;所述铝箔反射层(9)包裹在隔热层(7)的外部,且保温层(10)包裹在铝箔反射层(9)的外部;所述外套钢管(12)套入安装在保温层(10)的外部,且外套钢管(12)的两端通过支柱(11)与工作钢管(1)焊接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娴恩格瓦里约尔根丹尼尔费古拉任建芹莫杰李顺节
申请(专利权)人:益盟电子元器件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