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流吸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59733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射流吸尘器,包括射流器、导流罩、气压接头和吸尘管,射流器由内圆管和外圆管嵌套组成,内圆管和外圆管之间形成夹层,夹层的两端分别设有密封件,一密封件上设有通孔,导流罩与外圆管的一端连接,吸尘管与内圆管的一端连接,气压接头与另一密封件连接且与夹层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工地上广泛布置的压缩空气带中的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将压缩空气由密封件上的通孔喷出,形成高速射流,产生文丘里效应,带动内圆管内的空气流动,从而带动吸尘管内的空气流动,使吸尘管放置在焊道附近的一端附近的烟尘被吸走,达到除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迅速吸走焊接烟尘,造型小巧,解决了狭小或者密闭作业环境中焊接烟尘难以清除的问题。

Jet clea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射流吸尘器
本技术设计电焊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射流吸尘器。
技术介绍
在钢结构电焊过程中会产生烟尘,对电焊工的呼吸系统造成危害,特别是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进行焊接作业,烟尘无法迅速三开,将会导致更加严重的不良后果。针对这个问题,传统方法是使用鼓风机或者风扇送风,但是当密闭空间结构复杂时,送风气流难以将烟尘顺畅地排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狭小或者密闭作业环境中焊接烟尘难以清除的问题。利用工地上广泛布置的压缩空气带中的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通过将压缩空气由吸尘器出气口所设置的小孔喷出,形成告诉射流,产生文丘里效应,带动吸尘通道内的空气流动,使吸尘器进气端附近的烟尘被吸走,达到除尘的目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射流吸尘器,包括射流器、导流罩、气压接头和吸尘管,射流器:为射流吸尘器的核心部件,包括头部和尾部,由内外两个圆管嵌套组成,两个圆管之间形成的夹层,射流器头部和尾部的夹层分别设有密封件,其中头部的密封件设有通孔,尾部的密封件与气压接头连接;导流罩:设于射流器的头部,与外圆管密封连接,控制烟尘气流的排出方向,作为射流吸尘器的出气端;气压接头:一端与射流器的尾部的密封件连接,且与头部和尾部之间的夹层连通,另一端用于连接压缩气带;吸尘管:一端连接射流器的尾部且与内圆管密封连接,另一端作为吸气口对准焊道吸尘。实际使用时,先将吸尘管的吸气口摆放到焊道附近,然后将射流吸尘器的出气端放到作业空间外部,气压接头的一端接上压缩气带,打开压缩气带开关即可。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内圆管和外圆管同心设置;进一步地,内圆管和外圆管的长度相等。作为另一优选的实施方案,外圆管的内部设有螺旋膛线。进一步地,射流器头部的密封件上的通孔为若干个,若干个所述通孔间隔设置。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狭小或密闭作业环境中焊接烟尘难以清除的问题。利用工地上广泛布置的压缩空气带中的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通过将压缩空气由第一密封件上的通孔喷出,形成高速射流,产生文丘里效应,带动内圆管内的空气流动,进而带动吸尘管内的空气流动,使吸尘管放置在焊道附近的一端附近的焊接烟尘被吸走,达到除尘的目的。将本技术的吸气端放置在焊道附近,能够迅速吸走焊接烟尘,且造型小巧,适用于狭小或密闭的作业环境,烟尘通过吸尘器的气道被转移到开放空间或者收集处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射流吸尘器,包括射流器1、导流罩2、气压接头4和吸尘管3,射流器由内圆管12和外圆管11嵌套组成,内圆管12和外圆管11之间形成夹层5,夹层5的一端设有第一密封件6、另一端设有第二密封件7,第一密封件6上设有通孔61,导流罩2与外圆管11的一端密封连接且靠近第一密封件6设置,吸尘管3与内圆管12的一端连接且靠近第二密封件7设置,气压接头4与第二密封件12连接且与第一密封件6和第二密封件7之间的夹层连通。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现将吸尘管远离射流器的一端摆放到焊道附近,然后将导流罩放到作业空间外部,气压接头远离第二密封件的一端接上压缩气带,打开压缩气带开关即可。具体地,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可为环形密封板。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工地上广泛布置的压缩空气带中的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通过将压缩空气由第一密封件上的通孔喷出,形成高速射流,产生文丘里效应,带动内圆管内的空气流动,从而带动吸尘管内的空气流动,使吸尘管放置在焊道附近的一端附近的烟尘被吸走,达到除尘的目的。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迅速吸走焊接烟尘,而且造型小巧,解决了狭小或者密闭作业环境中焊接烟尘难以清除的问题。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内圆管和外圆管长度相同且同心设置,一方面易于设置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另一方面可减少材料浪费。作为另一优选的实施方案,外圆管的内部设有螺旋膛线,螺旋膛线能够使压缩空气进入夹层后,快速从通孔喷出。作为进一步地改进,如图2所示,第一密封件上的通孔为若干个且间隔设置于第一密封件上;优选的,若干个通孔绕第一密封件的轴心间隔均匀地设置在第一密封件上,外圆管内的螺旋膛线结合第一密封件上的若干通孔,可以使压缩气体进入夹层后,快速分布到各个通孔喷出,提高了射流的均匀性,使导流罩内的气压稳定,从而提高本技术的使用效果。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技术方案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射流吸尘器,包括射流器、导流罩、气压接头和吸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器由内圆管和外圆管嵌套组成,所述内圆管和外圆管之间形成夹层,所述夹层的一端设有第一密封件、另一端设有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上设有通孔,所述导流罩与所述外圆管的一端密封连接且靠近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所述吸尘管与所述内圆管的一端连接且靠近所述第二密封件设置,所述气压接头与所述第二密封件连接且与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之间的夹层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射流吸尘器,包括射流器、导流罩、气压接头和吸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器由内圆管和外圆管嵌套组成,所述内圆管和外圆管之间形成夹层,所述夹层的一端设有第一密封件、另一端设有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上设有通孔,所述导流罩与所述外圆管的一端密封连接且靠近所述第一密封件设置,所述吸尘管与所述内圆管的一端连接且靠近所述第二密封件设置,所述气压接头与所述第二密封件连接且与所述第一密封件和所述第二密封件之间的夹层连通。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晖王超耿建成王长林林金琳曲华景沈德春刘佰明赵鹏志孟祥义薛文庆陈红义胡顺争张健夏阳阳鄢德闯赵晓亮宋青武王丽娟杨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海福陆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