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皮带轮用便于对皮带进行限位的张紧轮,包括第一固定安装侧板,第一固定安装侧板上贯穿开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一固定安装侧板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柱安装基座,限位柱安装基座和第一固定安装侧板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限位柱安装基座的顶部对称设置有限位柱,限位柱和限位柱安装基座为一体成型结构,且限位柱上套接有复位弹簧,限位柱上还套接有皮带调节轮,皮带调节轮的侧面开设有限位卡槽,且皮带调节轮的两端对称设置有限位安装座,限位安装座和皮带调节轮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通过设置的皮带调节轮可以防止皮带在转动的过程中发生脱离现象。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belt pulley, which is convenient for limiting the be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皮带轮用便于对皮带进行限位的张紧轮
本技术涉及张紧轮设备
,具体为一种皮带轮用便于对皮带进行限位的张紧轮。
技术介绍
张紧轮是用于皮带张紧装置,张紧轮主要是由固定壳体、张紧臂、轮体、扭簧、滚动轴承和弹簧轴套等组成,能根据皮带不同的松紧程度,自动调紧张力,使传动系统稳定安全可靠。本技术的申请人发现,现有的张紧轮在工作的时候,有时候会出现与皮带脱离的现象,而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张紧轮就无法调整皮带的张力,导致动力传输出现严重问题,因此亟需一款可以对皮带进行限位的张紧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带轮用便于对皮带进行限位的张紧轮,旨在改善现有的张紧轮在工作的时候,有时候会出现与皮带脱离的现象,而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张紧轮就无法调整皮带的张力,导致动力传输出现严重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皮带轮用便于对皮带进行限位的张紧轮,包括第一固定安装侧板,第一固定安装侧板上贯穿开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一固定安装侧板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柱安装基座,限位柱安装基座和第一固定安装侧板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限位柱安装基座的顶部对称设置有限位柱,限位柱和限位柱安装基座为一体成型结构,且限位柱上套接有复位弹簧,限位柱上还套接有皮带调节轮,皮带调节轮的侧面开设有限位卡槽,且皮带调节轮的两端对称设置有限位安装座,限位安装座和皮带调节轮转动连接,限位安装座上贯穿开设有限位孔,限位柱上套接有限位套筒,第一固定安装侧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安装侧板,且第一固定安装侧板和第二固定安装侧板通过连接螺栓进行固定连接,第二固定安装侧板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和第二固定安装侧板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限位板上对称贯穿开设有固定孔,第二固定安装侧板上贯穿开设有第二连接孔。进一步的,第二固定安装侧板上贯穿开设有皮带调动窗,皮带调动窗的形状设置为矩形结构,通过在第二固定安装侧板上贯穿开设有皮带调动窗是为了将本技术安装到皮带上的时候,可以通过皮带调动窗去调节皮带与皮带调节轮之间的相互卡合,通过皮带调动窗可以方便的将皮带卡合到限位卡槽内,从而实现皮带的安装。进一步的,固定孔的形状设置为圆形,且固定孔的内径略大于限位柱的直径,通过设置限位板以及在限位板上开设的固定孔是为了对限位柱进行固定,防止皮带在转动的过程中限位柱出现晃动的情况,从而导致皮带与皮带调节轮出现脱离的情况,这样将会导致本技术无法去对皮带施加压力从而导致皮带无法正常传递动力。进一步的,限位套筒的形状为圆筒形结构,且限位套筒的内径略大于限位柱的直径,通过设置限位套筒其目的是为了防止上端的皮带调节轮与限位柱安装基座发生触碰,从而影响到皮带调节轮的正常转动,这样将会导致影响到皮带的转动,而限位套筒的设置完全可以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进一步的,限位柱的形状为圆柱形结构,且限位柱的直径略小于限位孔的内径,通过设置限位柱是为了安装皮带调节轮,而将限位柱的形状设置为圆柱形结构是为了方便安装复位弹簧,同时也方便皮带调节轮的上下滑动,从而可以更好的去通过皮带调节轮去对皮带施加压力,让皮带能够更好的传递动力。进一步的,第一固定安装侧板上贯穿开设有安装孔,安装孔的数量设置为三个,且三个安装孔呈三角形分布状态,通过在第一固定安装侧板上贯穿开设有安装孔,其目的是为了可以将第一固定安装侧板进行固定,通过将安装孔的数量设置成三个,是为了固定的效果更好,防止皮带在转动的过程中本技术出现晃动的情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特点,通过设置的皮带调节轮可以防止皮带在转动的过程中发生脱离现象。(1)、本技术通过在限位柱安装基座的顶部对称设置有限位柱,限位柱和限位柱安装基座为一体成型结构,限位柱的形状为圆柱形结构,且限位柱的直径略小于限位孔的内径,通过设置限位柱是为了安装皮带调节轮,而将限位柱的形状设置为圆柱形结构是为了方便安装复位弹簧,同时也方便皮带调节轮的上下滑动,从而可以更好的去通过皮带调节轮去对皮带施加压力,让皮带能够更好的传递动力。(2)、本技术通过在限位柱上还套接有皮带调节轮,皮带调节轮的侧面开设有限位卡槽,通过设置限位卡槽可以有效的防止皮带在转动的过程中与皮带调节轮出现脱离的情况,从而导致皮带不能有效的传递动力。(3)、本技术通过在第二固定安装侧板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和第二固定安装侧板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限位板上对称贯穿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孔的形状设置为圆形,且固定孔的内径略大于限位柱的直径,通过设置限位板以及在限位板上开设的固定孔是为了对限位柱进行固定,防止皮带在转动的过程中限位柱出现晃动的情况,从而导致皮带与皮带调节轮出现脱离的情况,这样将会导致本技术无法去对皮带施加压力从而导致皮带无法正常传递动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一种皮带轮用便于对皮带进行限位的张紧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皮带轮用便于对皮带进行限位的张紧轮的拆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皮带轮用便于对皮带进行限位的张紧轮的第一固定安装侧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皮带轮用便于对皮带进行限位的张紧轮的第二固定安装侧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皮带轮用便于对皮带进行限位的张紧轮的皮带调节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固定安装侧板;11、限位柱安装基座;12、限位柱;101、第一连接孔;102、安装孔;2、第二固定安装侧板;21、皮带调动窗;22、限位板;221、固定孔;201、第二连接孔;3、复位弹簧;4、皮带调节轮;41、限位卡槽;42、限位安装座;43、限位孔;5、连接螺栓;6、限位套筒。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和图5,一种皮带轮用便于对皮带进行限位的张紧轮,包括第一固定安装侧板1,第一固定安装侧板1上贯穿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01,第一固定安装侧板1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柱安装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皮带轮用便于对皮带进行限位的张紧轮,包括第一固定安装侧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安装侧板(1)上贯穿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01),所述第一固定安装侧板(1)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柱安装基座(11),所述限位柱安装基座(11)和第一固定安装侧板(1)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柱安装基座(11)的顶部对称设置有限位柱(12),所述限位柱(12)和限位柱安装基座(11)为一体成型结构,且限位柱(12)上套接有复位弹簧(3),所述限位柱(12)上还套接有皮带调节轮(4),所述皮带调节轮(4)的侧面开设有限位卡槽(41),且皮带调节轮(4)的两端对称设置有限位安装座(42),所述限位安装座(42)和皮带调节轮(4)转动连接,所述限位安装座(42)上贯穿开设有限位孔(43),所述限位柱(12)上套接有限位套筒(6),所述第一固定安装侧板(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安装侧板(2),且第一固定安装侧板(1)和第二固定安装侧板(2)通过连接螺栓(5)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安装侧板(2)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板(22),所述限位板(22)和第二固定安装侧板(2)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22)上对称贯穿开设有固定孔(221),所述第二固定安装侧板(2)上贯穿开设有第二连接孔(20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带轮用便于对皮带进行限位的张紧轮,包括第一固定安装侧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安装侧板(1)上贯穿开设有第一连接孔(101),所述第一固定安装侧板(1)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柱安装基座(11),所述限位柱安装基座(11)和第一固定安装侧板(1)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柱安装基座(11)的顶部对称设置有限位柱(12),所述限位柱(12)和限位柱安装基座(11)为一体成型结构,且限位柱(12)上套接有复位弹簧(3),所述限位柱(12)上还套接有皮带调节轮(4),所述皮带调节轮(4)的侧面开设有限位卡槽(41),且皮带调节轮(4)的两端对称设置有限位安装座(42),所述限位安装座(42)和皮带调节轮(4)转动连接,所述限位安装座(42)上贯穿开设有限位孔(43),所述限位柱(12)上套接有限位套筒(6),所述第一固定安装侧板(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安装侧板(2),且第一固定安装侧板(1)和第二固定安装侧板(2)通过连接螺栓(5)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安装侧板(2)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板(22),所述限位板(22)和第二固定安装侧板(2)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板(22)上对称贯穿开设有固定孔(221),所述第二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菊罗,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和为贵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