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形带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259620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开门机的传动带连接装置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齿形带连接装置,包括呈L状的第一压盖,第一压盖在于其垂直部相对的侧面上并排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卡块,第一压盖的垂直部上并排设有若干插孔,第一压盖的水平部上设有分隔块,分隔块上设有若干第一安装孔,并贴覆有与第一压盖相匹配的第二压盖,第二压盖在于其垂直部相对的侧面上设有若干与插孔相匹配的插块,第二压盖的垂直部上设有若干与卡块相匹配的卡孔,第二压盖的水平部在位于分隔块两侧的区域上分别等间距地设有齿形槽,第一压盖和第二压盖上均设有与第一安装孔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如何对齿形带的两端进行有效连接的技术问题,使用方便,并降低了维护成本。

Toothed belt connec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齿形带连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开门机的传动带连接装置的
,具体涉及齿形带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齿形带是一种动力传动装置,由于其具有与齿轮相啮合的齿槽,这使得与链条和皮带相比,具有更高的传动效率,故被广泛用于车库门的开门机中。在实际使用中,需要将齿形带的两端连接起来。现有技术中缺乏对齿形带的两端进行有效连接的装置,一般是通过对称设置的上、下固定板对齿形带的两端进行连接,具体而言是将齿形带的两端放置在对称设置的上、下固定板之间,并通过螺栓对上、下固定板进行紧固,以达到连接齿形带两端的效果,明显的,这种连接方式在使用过程中螺栓容易出现松动,导致齿轮带震荡甚至脱落,进而使得开门机的正常运转难以得到保证,且维护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齿形带连接装置,其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对齿形带的两端进行有效连接。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齿形带连接装置,包括呈L状的第一压盖,所述第一压盖在于其垂直部相对的侧面上并排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卡块,所述第一压盖的垂直部上并排设有若干插孔,所述第一压盖的水平部上设有分隔块,所述分隔块上设有若干第一安装孔,并贴覆有与所述第一压盖相匹配的第二压盖,所述第二压盖在于其垂直部相对的侧面上设有若干与所述插孔相匹配的插块,所述第二压盖的垂直部上设有若干与所述卡块相匹配的卡孔,所述第二压盖的水平部在位于所述分隔块两侧的区域上分别等间距地设有齿形槽,所述第一压盖和所述第二压盖上均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压盖上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设有一对对称设置的斜面和位于所述斜面之间的若干锁合槽所述连接块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相对应的第三安装孔。所述锁合槽为两个,且并排连接在所述连接块上。所述第一安装孔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分隔块的两端。所述分隔块位于所述第一压盖的中部。所述齿形槽和所述第一压盖在与位于所述分隔块两侧的区域上均设有尼龙垫。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呈L状的第一压盖的垂直部上并排设有若干插孔,并在于其垂直部相对的侧面上并排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卡块的设置,且齿形带的两端分别放置在位于分隔块两侧的第一压盖的水平部上,又通过在分隔块上贴覆有与第一压盖相匹配的第二压盖,第二压盖的垂直部上设有若干与卡块相匹配的卡孔,并在于其垂直部相对的侧面上设有若干与插孔相匹配的插块,从而通过轴向配合的卡块和卡孔、以及径向配合的插孔和插块将齿形带的两端紧固在第一压盖和第二压盖之间,进而实现对齿形带的两端进行有效连接的技术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体积小,使用方便,降低了维护成本,并保证了开门机的正常运转。附图说明本技术有如下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第一压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第二压盖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和图3所示:齿形带连接装置,包括呈L状的第一压盖1,第一压盖1在于其垂直部相对的侧面上并排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卡块2,第一压盖1的垂直部上并排设有若干插孔3,第一压盖1的水平部上设有分隔块4,在本实施例中,分隔块4位于第一压盖1的中部,分隔块4上设有若干第一安装孔5,并贴覆有与第一压盖1相匹配的第二压盖6,第二压盖6在于其垂直部相对的侧面上设有若干与插孔3相匹配的插块7,第二压盖6的垂直部上设有若干与卡块2相匹配的卡孔8,第二压盖6的水平部在位于分隔块4两侧的区域上分别等间距地设有齿形槽9,齿形槽9与齿形带的齿部相匹配,通过齿形槽9的设置增大了与齿形带的接触面积。第一压盖1和第二压盖6上均设有与第一安装孔5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10,通过伸入第一安装孔5和第二安装孔10的螺栓不仅使得第二压盖6紧固在分隔块4上,而且能增大第二压盖6对第一压盖1轴向的紧固力。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轴向卡块2和卡孔8的配合、以及径向插孔3和插块7配合将齿形带的两端紧固在第一压盖1和第二压盖6之间,进而实现对齿形带的两端进行有效连接的技术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压盖6上设有连接块11,连接块11上设有一对对称设置的斜面12和位于斜面12之间的若干锁合槽13,锁合槽13为两个,且并排连接在连接块11上,连接块11上还设有与第二安装孔10相对应的第三安装孔14,斜面12的作用是引导离合器进入锁合槽13,锁合槽13与离合器的舌芯相匹配,这样设置当离合器滑入锁合槽13内时,齿形带可以带动离合器运行,从而实现自动开关门的技术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5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分隔块4的两端,这样设置使得分隔块4受力均匀。在本实施例中,齿形槽9和第一压盖1的水平部在与位于分隔块4两侧的区域上均设有尼龙垫,这样设置减少了齿形槽9和第一压盖1的水平部在与位于分隔块4两侧的区域与齿形带之间的磨损,从而有效地延长了本装置的使用寿命和防止对齿形带造成损坏。工作原理:使用时,先将齿形带两端的平面相对的放置在位于分隔块4两侧的第一压盖1的水平部上,接着,通过轴向配合的卡块2和卡孔8、以及径向配合的插孔3和插块7使第二压盖6与第一压盖1锁合在一起,并使齿形带的齿形面上齿块啮合在第二压盖6的齿形槽9内,最后,将螺栓伸入第一安装孔5和第二安装孔10内使得第二压盖6紧固在分隔块4上即可。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齿形带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L状的第一压盖(1),所述第一压盖(1)在于其垂直部相对的侧面上并排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卡块(2),所述第一压盖(1)的垂直部上并排设有若干插孔(3),所述第一压盖(1)的水平部上设有分隔块(4),所述分隔块(4)上设有若干第一安装孔(5),并贴覆有与所述第一压盖(1)相匹配的第二压盖(6),所述第二压盖(6)在于其垂直部相对的侧面上设有若干与所述插孔(3)相匹配的插块(7),所述第二压盖(6)的垂直部上设有若干与所述卡块(2)相匹配的卡孔(8),所述第二压盖(6)的水平部在位于所述分隔块(4)两侧的区域上分别等间距地设有齿形槽(9),所述第一压盖(1)和所述第二压盖(6)上均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5)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10)。/n

【技术特征摘要】
1.齿形带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L状的第一压盖(1),所述第一压盖(1)在于其垂直部相对的侧面上并排设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卡块(2),所述第一压盖(1)的垂直部上并排设有若干插孔(3),所述第一压盖(1)的水平部上设有分隔块(4),所述分隔块(4)上设有若干第一安装孔(5),并贴覆有与所述第一压盖(1)相匹配的第二压盖(6),所述第二压盖(6)在于其垂直部相对的侧面上设有若干与所述插孔(3)相匹配的插块(7),所述第二压盖(6)的垂直部上设有若干与所述卡块(2)相匹配的卡孔(8),所述第二压盖(6)的水平部在位于所述分隔块(4)两侧的区域上分别等间距地设有齿形槽(9),所述第一压盖(1)和所述第二压盖(6)上均设有与所述第一安装孔(5)相对应的第二安装孔(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形带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敏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莫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