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感应发光水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5904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感应发光水杯,包括水杯,水杯的底部固接有底座,底座的内部配设有二极管,二极管电连接有能使二极管感应发光的发光电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安全性隐患的问题。

A kind of induction luminous water cu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感应发光水杯
本技术属于生活用品
,涉及一种感应发光水杯。
技术介绍
为了增加水杯的趣味性,市面上出现了一种的发光水杯,通过往杯子中的液体接触杯子底部的两个电极来是回路闭合,从而实现发光,但是因为液体具有导电性,所以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感应发光水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发光水杯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感应发光水杯,包括水杯,水杯的底部固接有底座,底座的内部配设有二极管,二极管电连接有能使二极管感应发光的发光电路。本技术的特点还在于:发光电路包括依次与二极管串连并形成回路的干簧管和电池,底座的内部还固接有磁铁,磁铁的中心位于干簧管的正上方或正下方。水杯的外壁固接有手把,手把的位置相对远离干簧管。磁铁为条形磁铁。磁铁与干簧管相平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一种感应发光水杯,通过磁铁与干簧管的感应电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安全性隐患的问题,增加了使用水杯的过程中的趣味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感应发光水杯的结构示意图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感应发光水杯的电路示意图;图中,1.水杯,2.底座,3.二极管,4.干簧管,5.电池,6.磁铁,7.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感应发光水杯,包括水杯1,水杯1外壁固接有手把7,水杯1的底部固接有底座2,底座2的内部配设有二极管3,二极管3电连接有能使二极管3感应发光的发光电路,如图2所示,发光电路包括依次与二极管3串连形成回路的干簧管4和电池5,底座2的内部还固接有磁铁6,磁铁6为条形磁铁,磁铁6的中心位于干簧管4的正上方或正下方,干簧管4的位置相对远离手把7,磁铁6的长边方向与干簧管4相平行。具体的,上述的两个水杯为一组,其中一个水杯底座中的磁铁中心位于干簧管的正上方,另一个水杯底座中的磁铁位于干簧管的正下方。本技术一种感应发光水杯的工作原理为,利用干簧管的两个触头在磁场的作用下接触的特性,由于一个水杯中的磁铁中心位于干簧管的正上方或正下方,条形磁铁中心位置的磁场最弱,所以一个水杯中的磁铁不会对其下方或上方的干簧管产生影响;两个水杯为一组,其中一个水杯底座中的磁铁中心位于干簧管的正上方,另一个水杯底座中的磁铁正下方,磁铁6的长边方向与干簧管4相对平行,所以当两个水杯靠近时,一个水杯会增强另一个水杯中干簧管周围的磁场强度,使干簧管闭合,达到发光效果。本技术一种感应发光水杯,通过磁铁与干簧管的感应电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安全性隐患的问题,增加了使用水杯的过程中的趣味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感应发光水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杯(1),所述水杯(1)的底部固接有底座(2),所述底座(2)的内部配设有二极管(3),所述二极管(3)电连接有能使二极管(3)感应发光的发光电路,所述发光电路包括依次与二极管(3)串连并形成回路的干簧管(4)和电池(5),所述底座(2)的内部还固接有磁铁(6),所述磁铁(6)的中心位于干簧管(4)的正上方或正下方,所述水杯(1)的外壁固接有手把(7),所述手把(7)的位置相对远离干簧管(4),所述磁铁(6)与干簧管(4)相平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应发光水杯,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杯(1),所述水杯(1)的底部固接有底座(2),所述底座(2)的内部配设有二极管(3),所述二极管(3)电连接有能使二极管(3)感应发光的发光电路,所述发光电路包括依次与二极管(3)串连并形成回路的干簧管(4)和电池(5),所述底座(2)的内部还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屹峰刘柯良汪镭段禹君白蕊李余锋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