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水泵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的潜污泵容易堵塞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切割刃及多级切割高效潜污泵,其中,切割刃包括套筒和固定在所述的套筒上的叶栅,所述的叶栅为螺旋叶栅,所述的螺旋叶栅的螺旋角为升角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切割刃具有切割效果好,对潜污泵气蚀性能影响小的优点。
A cutting edge and multi-stage cutting high efficiency submersible sewage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切割刃及多级切割高效潜污泵
本技术涉及水泵
,具体涉及一种切割刃及多级切割高效潜污泵。
技术介绍
本技术对于
技术介绍
的描述属于与本技术相关的相关技术,仅仅是用于说明和便于理解本技术的内容,不应理解为申请人明确认为或推定申请人认为是本技术在首次提出申请的申请日的现有技术。传统的潜污泵通常使用加大叶轮叶片的通流面积的方法来排送含固体污水,因为污水管网中的污水废固含量非常复杂,通常带有易缠绕的物体,这种泵在抽送易缠绕物时缠绕物会不断的缠绕在叶轮上,随着缠绕物的增最终导致叶轮流道的堵塞,从而导致水泵无法运行。同时,由于叶轮在设计时需要考虑流道需要通过固体,所以叶轮叶片的流线就不能按照最优的流态去设计,是一种牺牲水泵运行效率去增加污物通过性能的设计方法,这种方法导致了污水泵比传统的离心泵效率大大降低。再由于泵的整体流道的加大,使泵相同流量的污水泵与离心泵的体积相比也是变得显得笨重和庞大。传统的带切割功能的污水泵由于有开式切割刀的存在,对水泵的吸入口产生反向流,使水泵的汽蚀性能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切割刃及多级切割高效潜污泵,本技术的切割刃对水泵的气蚀性能影响小。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切割刃,包括套筒和固定在所述的套筒上的叶栅,所述的叶栅为螺旋叶栅,所述的螺旋叶栅的螺旋角为升角式。进一步的,所述的螺旋叶栅为三叶式。进一步的,所述的螺旋叶栅的进口端为锐角,出口端为直角。进一步的,所述的切割刃的材质为不锈钢。本技术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级切割高效潜污泵,包括,泵体,所述的泵体入水口处设置有第一固定刃和第二固定刃,所述的第一固定刃和第二固定刃之间设置有切割刃;所述的切割刃包括套筒和固定在所述的套筒上的叶栅,所述的叶栅为螺旋叶栅,所述的螺旋叶栅的螺旋角为升角式;所述的切割刃套设在潜污泵的转轴上,转轴与切割刃通过键传动带动切割刃旋转;所述的切割刃与所述的第一固定刃间隙配合,所述的切割刃旋转与所述的第一固定刃配合将杂质进行第一次切割;所述的切割刃与所述的第二固定刃间隙配合,所述的切割刃旋转与所述的第二固定刃配合将杂质进行第二次切割。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固定刃包括:槽体,所述的槽体扣设在所述的转轴的前端;第一外环和第一固定刃切片,所述的第一固定刃切片连接固定在所述的槽体和第一外环之间;所述的第二固定刃包括:第二固定刃套筒,所述的第二固定刃套筒套设在所述的转轴上;第二外环和第二固定刃切片,所述的第二固定刃切片连接固定在所述的第二固定刃套筒套和第二外环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固定刃切片的数量大于第一固定刃切片的数量。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固定刃切片的数量为3,所述的第二固定刃切片的数量为6。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固定刃切片沿所述的槽体外壁均匀放射形分布;所述的第二固定刃切片沿所述第二固定刃套筒外壁均匀分布。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固定刃切片沿所述的槽体外壁呈环状锯齿形分布;所述的第二固定刃切片沿所述第二固定刃套筒外壁呈环状锯齿形分布。借由上述方案,本技术一种切割刃及多级切割高效潜污泵至少具备如下有益效果:由于切割刃为升角螺旋形叶栅,叶栅随着轴一起旋转时,叶栅的螺旋角为升角式,转动时能使流体垂直运动,从而起到了进口流体加压的作用,从而提高了水泵的汽蚀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图1为本技术一种多级切割高效潜污泵中现有的潜污泵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多级切割高效潜污泵一实施例中切割刃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多级切割高效潜污泵中图2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多级切割高效潜污泵中图3的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一种多级切割高效潜污泵一实施例中多级切割高效潜污泵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一种多级切割高效潜污泵一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刃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一种多级切割高效潜污泵一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刃A向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一种多级切割高效潜污泵一实施例中第二固定刃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一种多级切割高效潜污泵一实施例中第二固定刃A向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介绍,应当理解,实施例是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容易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作为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在下述介绍中,术语“第一”、“第二”仅为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下述介绍提供了本技术的多个实施例,不同实施例之间可以替换或者合并组合,因此本技术也可认为包含所记载的相同和/或不同实施例的所有可能组合。因而,如果一个实施例包含特征A、B、C,另一个实施例包含特征B、D,那么本技术也应视为包括含有A、B、C、D的一个或多个所有其他可能的组合的实施例,尽管该实施例可能并未在以下内容中有明确的文字记载。参见图1,现有的潜污泵包括泵体101,叶轮102,固定刃103、切割刃104和外部电机105,现有的潜污泵泵体1入水口处周向上固定有固定刃103,切割刃104外缘与固定刃103内壁间隙配合,在杂物进入时,切割刃旋转,通过切割刃103的外缘与固定刃内壁配合对杂物进行切割。上述结构的潜污泵存在如下缺点:(1)泵在抽送易缠绕物时缠绕物会不断的缠绕在叶轮上,随着缠绕物的增最终导致叶轮流道的堵塞,从而导致水泵无法运行。(2)导叶轮在设计时需要考虑流道需要通过固体,牺牲水泵运行效率去增加污物通过性能的设计方法,导致了污水泵比传统的离心泵效率大大降低。(3)只能对污物进行一次粗的切割;切割刀的刀刃布置得太密,会影响水泵的通流性;不能完全切割或者破碎污物,最终还是会导致水泵的堵塞而无法运行。(4)同时由于有开式切割刀的存在,对水泵的吸入口产生反向流,使水泵的汽蚀性能变差。下面结合附图2-9对本技术的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阐述:申请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经大量研究,设计出一种切割刃205,包括套筒2051和固定在所述的套筒2051上的叶栅2052,所述的叶栅为螺旋叶栅,所述的螺旋叶栅的螺旋角为升角式。由于切割刃为升角螺旋形叶栅,叶栅随着轴一起旋转时,叶栅的螺旋角为升角式,转动时能使流体垂直运动,从而起到了进口流体加压的作用,从而提高了水泵的汽蚀性能。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螺旋叶栅为三叶式。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螺旋叶栅的进口端为锐角,出口端为直角。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切割刃的材质为不锈钢。泵体201,所述的泵体201入水口处设置有第一固定刃203和第二固定刃204,所述的第一固定刃203和第二固定刃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切割刃,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和固定在所述的套筒上的叶栅,所述的叶栅为螺旋叶栅,所述的螺旋叶栅的螺旋角为升角式。/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切割刃,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和固定在所述的套筒上的叶栅,所述的叶栅为螺旋叶栅,所述的螺旋叶栅的螺旋角为升角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割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叶栅为三叶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割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旋叶栅的进口端为锐角,出口端为直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割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割刃的材质为不锈钢。
5.一种多级切割高效潜污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泵体,所述的泵体入水口处设置有第一固定刃和第二固定刃,所述的第一固定刃和第二固定刃之间设置有切割刃;
所述的切割刃包括套筒和固定在所述的套筒上的叶栅,所述的叶栅为螺旋叶栅,所述的螺旋叶栅的螺旋角为升角式;所述的切割刃套设在潜污泵的转轴上,转轴与切割刃通过键传动带动切割刃旋转;
所述的切割刃与所述的第一固定刃间隙配合,所述的切割刃旋转与所述的第一固定刃配合将杂质进行第一次切割;
所述的切割刃与所述的第二固定刃间隙配合,所述的切割刃旋转与所述的第二固定刃配合将杂质进行第二次切割。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华煌,龚伟,蓝风翔,徐焱信,李丽莉,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泵业赣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