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高速轴刹车盘转动辅助装置涉及风力发电机组辅助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轴刹车盘转动辅助装置,包括摩擦轮和与风力发电机组固定相连的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固定设置有一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上连接有一驱动轴,驱动轴上设置有轴肩,所述摩擦轮套接在驱动轴上,并通过键与驱动轴相连,驱动轴靠近驱动装置的一面与轴肩相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易于实现,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摩擦轮转动,摩擦轮带动风力发电机组的高速轴刹车盘转动,实现辅助风力发电机组高速轴刹车盘转动,大大降低检修人员劳动量,同时利用压力调整结构保证摩擦轮带动风力发电机组的高速轴刹车盘转动的可靠性。
An assistant device for high speed shaft brake disc ro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轴刹车盘转动辅助装置
本技术涉及风力发电机组辅助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轴刹车盘转动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风电机组运维人员进入轮毂进行风轮检修与故障排除时,需将风轮锁在方便故障检修检修且易于人员进入的位置上。为了保证将风轮的锁定在合理的位置上,需要手动转动高速轴刹车盘来带动风轮转动,当风轮转动到合适的位置上时,停止手动转动高速轴刹车盘,锁住风轮。采用手动转动高速轴刹车盘效率较低且消耗检修人员体力。采用刹车盘辅助转动装置,可以保证较高的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运维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易于实现,可辅助风力发电机组高速轴刹车盘转动,大大降低检修人员劳动量的一种高速轴刹车盘转动辅助装置。本技术一种高速轴刹车盘转动辅助装置,包括摩擦轮和与风力发电机组固定相连的外壳体,所述外壳体内固定设置有一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上连接有一驱动轴,驱动轴上设置有轴肩,所述摩擦轮套接在驱动轴上,并通过键与驱动轴相连,驱动轴靠近驱动装置的一面与轴肩相抵,另一面上与套接在驱动轴上的轴承相抵,所述轴承通过端盖与外壳体相连;所述外壳体上设置有压力调整结构。优选地,压力调整结构包括内壳体,所述内壳体设置在外壳体内部,所述驱动轴和驱动装置均设置在内壳体内部,且驱动装置通过多个第四螺栓与内壳体固定相连,所述端盖上固定设置有环柱状顶起,所述端盖设置在内壳体外,端盖上的顶起穿过内壳体后与轴承的外圈相抵,所述端盖与内壳体通过多个第三螺栓固定相连;所述内壳体上沿驱动轴轴向方向上相对应的两侧面分别通过外壳体轴与外壳体相连,所述外壳体上沿驱动轴轴向方向上相对应的两侧面上均设置有一滑槽,两个滑槽相互对应设置,所述外壳体轴滑动设置在滑槽内;所述外壳体上设置滑槽的两侧面之间的一面上设置有一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穿过螺纹孔后与内壳体相抵,所述第二螺栓的中心轴线与滑槽的中心轴线在同一平面上,且相互平行。优选地,外壳体上连接第二螺栓的面对应内壳体的一面上也设置有一螺纹孔,该螺纹孔内连接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穿过内壳体后朝向外壳体伸出,第一螺栓的中心轴线与第二螺栓的中心轴线相互平行;转动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调整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沿第二螺栓中心轴线方向上的距离。优选地,驱动装置为永磁无刷电机。优选地,摩擦轮上套接有一环形橡胶套,所述橡胶套的中心轴线与摩擦轮的中心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橡胶套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增大摩擦的平行纹路。或者优选地,驱动装置上连接有一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通过连接线与驱动装置电连接,所述连接线上设置有电源。优选地,控制开关为脚踏式控制开关。优选地,外壳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风力发电机组的螺栓。本技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易于实现,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摩擦轮转动,摩擦轮带动风力发电机组的高速轴刹车盘转动,实现辅助风力发电机组高速轴刹车盘转动,大大降低检修人员劳动量,同时利用压力调整结构保证摩擦轮带动风力发电机组的高速轴刹车盘转动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安装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使用原理图。附图标记:1-第一螺栓,2-第二螺栓,3-外壳体,4-内壳体,5-外壳体轴,6-第三螺栓,7-端盖,8-轴承,9-摩擦轮,10-键,11-驱动轴,12-永磁无刷电机,13-第四螺栓,14-高速轴刹车盘,15-风力发电机组,16-脚踏式控制开关。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一种高速轴刹车盘14转动辅助装置,包括摩擦轮9和与风力发电机组15固定相连的外壳体3,所述外壳体3内固定设置有一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上连接有一驱动轴11,驱动轴11上设置有轴肩,所述摩擦轮9套接在驱动轴11上,并通过键10与驱动轴11相连,驱动轴11靠近驱动装置的一面与轴肩相抵,另一面上与套接在驱动轴11上的轴承8相抵,所述轴承8通过端盖7与外壳体3相连;所述外壳体3上设置有压力调整结构。压力调整结构包括内壳体4,所述内壳体4设置在外壳体3内部,所述驱动轴11和驱动装置均设置在内壳体4内部,且驱动装置通过多个第四螺栓13与内壳体4固定相连,所述端盖7上固定设置有环柱状顶起,所述端盖7设置在内壳体4外,端盖7上的顶起穿过内壳体4后与轴承8的外圈相抵,所述端盖7与内壳体4通过多个第三螺栓6固定相连;所述内壳体4上沿驱动轴11轴向方向上相对应的两侧面分别通过外壳体轴5与外壳体3相连,所述外壳体3上沿驱动轴11轴向方向上相对应的两侧面上均设置有一滑槽,两个滑槽相互对应设置,所述外壳体轴5滑动设置在滑槽内;所述外壳体3上设置滑槽的两侧面之间的一面上设置有一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2,所述第二螺栓2穿过螺纹孔后与内壳体4相抵,所述第二螺栓2的中心轴线与滑槽的中心轴线在同一平面上,且相互平行。外壳体3上连接第二螺栓2的面对应内壳体4的一面上也设置有一螺纹孔,该螺纹孔内连接有第一螺栓1,所述第一螺栓1穿过内壳体4后朝向外壳体3伸出,第一螺栓1的中心轴线与第二螺栓2的中心轴线相互平行;转动第一螺栓1和第二螺栓2,调整外壳体3和内壳体4之间沿第二螺栓2中心轴线方向上的距离。驱动装置为永磁无刷电机12。摩擦轮9上套接有一环形橡胶套,所述橡胶套的中心轴线与摩擦轮9的中心轴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橡胶套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增大摩擦的平行纹路。驱动装置上连接有一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通过连接线与驱动装置电连接,所述连接线上设置有电源。控制开关为脚踏式控制开关16。外壳体3上设置有用于固定连接风力发电机组15的螺栓。为了保证辅助高速轴刹车盘14的摩擦轮9在辅助高速轴刹车盘14转动时有较低转速的同时保证有足够的转矩,带动摩擦轮9转动的电机采用永磁无刷电机12,永磁无刷电机12的功率因数接近1,无噪声,适宜于传递低速大转矩。为了使得本技术在辅助高速轴刹车盘14转动时,与高速轴刹车盘14之间有足够的正压力,且在其它情况下,本技术与高速轴刹车盘14之间要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因此在外壳体3上两侧面设有滑槽,并采用两个外壳体轴5与内壳体4相连接,保证发电动机和摩擦轮9可随内壳体4一起沿滑槽前后移动。同时采用螺栓压紧的方式,在使用本技术辅助高速轴刹车盘14转动时,将图1中的第一螺栓1松开,第二螺栓2拧紧,内壳体4沿滑槽向高速轴刹车盘14方向移动,以保证摩擦轮9与高速轴刹车盘14之间有足够的正压力,在本技术不工作时,松开第二螺栓2,拧紧第一螺栓1,内壳体4向着远离高速轴刹车盘14的方向移动,以保证摩擦轮9与高速轴刹车盘14之间有足够的距离。本技术通过四个螺栓将其固定在风力发电机组15的外壳上。同时为保证高速轴刹车盘14与风力发电机组15的发电机外壳表面之间无间隙,二者之间的螺纹空隙加垫圈,垫圈的厚度依据时间情况进行调整。本技术的工作顺序,首先,第一螺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速轴刹车盘转动辅助装置,包括摩擦轮(9)和与风力发电机组(15)固定相连的外壳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3)内固定设置有一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上连接有一驱动轴(11),驱动轴(11)上设置有轴肩,所述摩擦轮(9)套接在驱动轴(11)上,并通过键(10)与驱动轴(11)相连,驱动轴(11)靠近驱动装置的一面与轴肩相抵,另一面上与套接在驱动轴(11)上的轴承(8)相抵,所述轴承(8)通过端盖(7)与外壳体(3)相连;所述外壳体(3)上设置有压力调整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轴刹车盘转动辅助装置,包括摩擦轮(9)和与风力发电机组(15)固定相连的外壳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3)内固定设置有一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上连接有一驱动轴(11),驱动轴(11)上设置有轴肩,所述摩擦轮(9)套接在驱动轴(11)上,并通过键(10)与驱动轴(11)相连,驱动轴(11)靠近驱动装置的一面与轴肩相抵,另一面上与套接在驱动轴(11)上的轴承(8)相抵,所述轴承(8)通过端盖(7)与外壳体(3)相连;所述外壳体(3)上设置有压力调整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速轴刹车盘转动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调整结构包括内壳体(4),所述内壳体(4)设置在外壳体(3)内部,所述驱动轴(11)和驱动装置均设置在内壳体(4)内部,且驱动装置通过多个第四螺栓(13)与内壳体(4)固定相连,所述端盖(7)上固定设置有环柱状顶起,所述端盖(7)设置在内壳体(4)外,端盖(7)上的顶起穿过内壳体(4)后与轴承(8)的外圈相抵,所述端盖(7)与内壳体(4)通过多个第三螺栓(6)固定相连;
所述内壳体(4)上沿驱动轴(11)轴向方向上相对应的两侧面分别通过外壳体轴(5)与外壳体(3)相连,所述外壳体(3)上沿驱动轴(11)轴向方向上相对应的两侧面上均设置有一滑槽,两个滑槽相互对应设置,所述外壳体轴(5)滑动设置在滑槽内;
所述外壳体(3)上设置滑槽的两侧面之间的一面上设置有一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2),所述第二螺栓(2)穿过螺纹孔后与内壳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鑫,王晓宇,许炳坤,周元贵,封新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北电力试验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