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施工安全系数的电力安全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5759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施工安全系数的电力安全帽,涉及安全帽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现有的安全帽无法对感应电压进行检测并在感应电压超过预设值时进行报警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帽体、帽沿和下颌带,帽沿设置在帽体的侧壁上,下颌带设置在帽体的底端,帽体内部设置有电压感应器,电压感应器电连接有控制芯片,控制芯片电连接有振动装置,控制芯片电连接有电源模块,控制芯片电连接有蜂鸣器。达到了对使用者所在环境的感应电压进行检测,并在超过预设值的时候进行报警提示使用者进行预防的效果。

A kind of electric power safety helmet for improving construction safety fa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施工安全系数的电力安全帽
本技术涉及安全帽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提高施工安全系数的电力安全帽。
技术介绍
电力安全帽对人体头部受坠落物及其他特定因素引起的伤害起防护作用的帽子称为安全帽。电力安全帽由帽壳、帽衬、下颚带及其他附件组成,帽壳由壳体、帽舌、帽沿、顶筋等组成,帽衬是帽壳内部部件的总称,由帽箍、吸汗带、衬带及缓冲装置等组成,下颚带是系在下巴上、起固定作用的带子,由系带和锁紧卡组成。现有授权公告号为CN20533776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电力安全帽,包括帽体,帽体上设置有帽沿,帽体的下侧设置有用于佩戴的下颏带,帽体上由内到外依次设置有海绵层、防护缓冲层以及高强度塑料层,防护缓冲层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有蜂鸣器。该电力安全帽结构简单,容易操作,设置夜光警示贴提高作业人员在夜晚或光线条件不足的环境下的识别度,在防护缓冲层设置压力传感器并连接蜂鸣器,避免突发情况下作业人员意外受伤时无法得到及时的救援。但是,现有的电力安全帽往往在电网不带电的工作环境下使用,但是现实工作过程中很多场合需要带电检修,另外还有可能因操作人员失误导致电源未切断即进行检修的情况。由于电力系统电压往往较高,存在感应电压,会对人体造成损伤,现有的安全帽无法对感应电压进行检测,并且不能在超过人体安全电压时做出警示,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施工安全系数的电力安全帽,其具有对使用者所在环境的感应电压进行检测,并在超过预设值的时候进行报警提示使用者进行预防的优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施工安全系数的电力安全帽,包括帽体、帽沿和下颌带,所述帽沿设置在帽体的侧壁上,所述下颌带设置在帽体的底端,所述帽体内部设置有电压感应器,所述电压感应器电连接有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有振动装置,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有电源模块,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有蜂鸣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压感应器的设置便于对使用者身处的环境的感应电压进行检测,控制芯片在电压感应器检测到的感应电压值超过预设值的时候驱动振动装置和蜂鸣器,从而及时对使用者进行提示报警,起到了提前预防的效果,有效降低了使用者受到感应电压的影响。进一步地,所述电源模块设置有总控开关,所述电源模块设置在帽体远离帽沿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总控开关的设置便于对电源模块是否工作进行控制,从而在不需要使用电压检测的时候将电源关闭,减小了电量的浪费。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芯片控制连接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设置在帽体侧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芯片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因而温度传感器的设置便于对帽体内部进行温度检测,散热风扇的设置便于在帽体内部温度超过预设值的时候驱动散热风扇将帽体外部的空气吹入帽体内部进行降温,提高了安全帽佩戴的舒适性。进一步地,所述帽体位于散热风扇处设置有散热通孔,所述散热风扇嵌固在散热通孔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通孔的设置便于平衡帽体内外的气压,便于帽体外部温度低的空气从散热通孔进入帽体内部进行降温。进一步地,所述帽体外侧壁位于散热通孔处设置有加强金属网,所述加强金属网与帽体可拆卸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金属网的设置便于保证散热通孔通风效果的同时对散热通孔内部进行支撑,从而对帽体的强度进行加强,保证了帽体的强度不受散热通孔的影响。进一步地,所述加强金属网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帽体位于固定板处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固定板与安装槽底壁螺纹连接有限位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板和安装槽的配合便于将加强金属网固定在散热通孔内部并使得加强金属网便于拆卸清洗。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杆远离帽体的一侧设置有操作块,所述操作块上设置有握持凸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块和握持凸块的设置便于对限位杆进行转动,从而对固定板进行抵接,从而将固定板固定在安装槽中。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杆上套设有抵接板,所述抵接板与安装槽外侧壁相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抵接板的设置增大了操作块与固定板、安装槽外侧壁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操作块更便于将固定板固定在安装槽中。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采用了电压感应器、控制芯片、振动装置和蜂鸣器相配合的技术,从而产生安全帽佩戴使用者身处的电场以及感应电压进行检测从而在超过预设值的时候及时向佩戴者做出报警,起到及时预防的效果;2、采用了温度传感器、散热风扇和散热通孔相配合的技术,从而产生在帽体内部温度超过预设值的时候驱动散热风扇将外部不带热量的空气吹入帽体内部进行降温从而提高安全帽佩戴的舒适度的效果;3、采用了加强金属网、固定板、安装槽、限位杆、操作块和抵接板相配合的技术,从而产生便于将加强金属网固定在散热通孔中,实现散热通孔便于固定和拆卸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一种提高施工安全系数的电力安全帽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用于展现控制芯片处控制逻辑的结构框图;图3为实施例中用于展现散热通孔处结构的示意图。图中:1、帽体;11、帽沿;12、下颌带;13、散热通孔;131、固定翼缘;1311、安装板;132、安装槽;2、电压感应器;21、控制芯片;211、振动装置;212、电源模块;2121、总控开关;213、蜂鸣器;3、温度传感器;31、散热风扇;4、加强金属网;41、固定板;42、限位杆;421、操作块;4211、握持凸块;422、抵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一种提高施工安全系数的电力安全帽,参照图1,其包括帽体1、帽沿11和下颌带12,帽沿11设置在帽体1的侧壁上,下颌带12设置在帽体1的底端,并通过螺栓固定在帽体1的侧壁上。参照图1和图2,帽体1内部设置有电压感应器2,电压感应器2通过螺栓固定在帽体1内侧壁的顶端中心位置。电压感应器2电连接有控制芯片21,控制芯片21为意法半导体公司生产的STM32型单片机。参照图1和图2,控制芯片21电连接有振动装置211,振动装置211为横向线性马达,控制芯片21电连接有电源模块212,电源模块212为可充电式锂电池,为整个工作系统供电,控制芯片21电连接有蜂鸣器213,蜂鸣器213为压电式蜂鸣器。电压感应器2感应到超过人体安全电压后发送信号给控制芯片21,控制芯片21接收到信号之后发送信号给振动装置211和蜂鸣器213,控制振动装置211进行振动并驱动蜂鸣器213发出蜂鸣。参照图1和图2,电源模块212设置有总控开关2121,总控开关2121为船型开关,控制电源模块212与整个电路的通断,电源模块212设置在帽体1远离帽沿11的一侧。参照图1和图2,控制芯片21电连接有温度传感器3,温度传感器3为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控制芯片21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施工安全系数的电力安全帽,包括帽体(1)、帽沿(11)和下颌带(12),所述帽沿(11)设置在帽体(1)的侧壁上,所述下颌带(12)设置在帽体(1)的底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1)内部设置有电压感应器(2),所述电压感应器(2)电连接有控制芯片(21),所述控制芯片(21)电连接有振动装置(211)、电源模块(212)以及蜂鸣器(2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施工安全系数的电力安全帽,包括帽体(1)、帽沿(11)和下颌带(12),所述帽沿(11)设置在帽体(1)的侧壁上,所述下颌带(12)设置在帽体(1)的底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1)内部设置有电压感应器(2),所述电压感应器(2)电连接有控制芯片(21),所述控制芯片(21)电连接有振动装置(211)、电源模块(212)以及蜂鸣器(2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施工安全系数的电力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212)设置有用于控制整个电路通断的总控开关(2121),所述电源模块(212)设置在帽体(1)远离帽沿(11)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施工安全系数的电力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芯片(21)电连接有温度传感器(3),所述控制芯片(21)控制连接有散热风扇(31),所述散热风扇(31)设置在帽体(1)内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施工安全系数的电力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帽体(1)上处设置有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雪康王立勇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长江电力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