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减少环境污染,提高饲料质量的饲料配料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固体物料筒、液体物料筒、配料小车和与配料小车相配合的驱动器,固体物料筒和液体物料筒的出口均分别连接有软管,配料小车上端面的中部设置有若干与软管一一对应的软管接入口,软管分别对应与软管接入口相连接,固体物料筒和液体物料筒上均分别设置有第一控制阀,配料小车上设置有气泵,固体物料筒和液体物料筒均分别在位于相应的第一控制阀的下半段设置有气口,气口上配合设置有第二控制阀,配料小车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饲料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
A feed proportion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饲料配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饲料加工设备的
,具体涉及一种饲料配料装置。
技术介绍
猪饲料或其它牲畜的饲料的制配过程通常需要涉及液体物料和固体物料的分别混合调配,液体物料和固体物料需要分别使用两条料筒进行送料。传统的饲料配料方式一般为人工进行配料,人工称量,然后由人工将称量过的物料倾到入混合机中,该种方式的缺点是操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劳动生产率低,而另一种则是采用小车分别运动到相应的料筒下方进行载料,再利用小车上安装的搅拌装置进行搅拌混合,第二中方式中存在着如下不足:1、由于配料物料下落容易扬尘,且料筒与小车之间存在高度差,所以容易导致工作场地物料颗粒飞扬污染环境,同时,也容易导致配料意外掉出到小车外部;2、料筒筒壁由于经常下料容易附着物料残渣,残渣容易腐坏掉落导致饲料质量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减少环境污染,提高饲料质量的饲料配料装置。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饲料配料装置,包括固体物料筒、液体物料筒、配料小车和与所述配料小车相配合的驱动器,所述固体物料筒和所述液体物料筒的出口均分别连接有软管,所述配料小车上端面的中部设置有若干与所述软管一一对应的软管接入口,所述软管分别对应与所述软管接入口相连接,所述固体物料筒和所述液体物料筒上均分别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所述配料小车上设置有气泵,所述固体物料筒和所述液体物料筒均分别在位于相应的所述第一控制阀的下半段设置有气口,所述气口上配合设置有第二控制阀,所述配料小车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桨。在上述方案中,驱动器驱动配料小车进行运动,配料小车依次来到固体物料筒和液体物料筒的底部分别进行固液体物料的加料,配料小车利用搅拌桨进行配料混合;在本技术中,固体物料筒和液体物料筒两者均与配料小车通过软管相连接,由于在下料时物料经过软管,所以不会有扬尘散出也不会有物料掉出,体现出减少环境污染的效果,另外,配料小车来到固体物料筒或是液体物料筒底部时,软管呈垂直状态,故而较少物料会粘附在筒壁上,特别地,本技术利用气泵可以对筒壁或是软管进行冲击,使得粘附的物料在未变质前即可直接掉落至配料小车中,保证饲料质量。进一步的,所述固体物料筒和所述液体物料筒的底部均分别设置有与相应的所述软管相配合的连接套圈。在上述方案中,连接套圈用于固体物料筒和液体物料筒两者与连接软管的连接,保证连接稳固和密闭。进一步的,所述配料小车的底部设置有直线轨道,所述直线轨道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配料小车的前后部相配合的前限位块和后限位块,当所述配料小车的前部与所述前限位块相接触时,所述配料小车位于所述液体物料筒的正下方,当所述配料小车的后部与所述后限位块相接触时,所述配料小车位于所述固体物料筒的正下方。在上述方案中,在直线轨道上设置前限位块和后限位块限制规范配料小车的前后极限位置,使得配料小车可以准确到达固体物料筒或液体物料筒的正下方,继而在落料时可以使得软管呈垂直状,减少落料粘附筒壁上以及加快落料效率。进一步的,所述软管为橡胶管。在上述方案中,橡胶管可弯曲较软同时也具有一定强度,适合作为落料管道使用。进一步的,所述固体物料筒和所述液体物料筒的上部通过第一通气管相连接,所述固体物料筒和所述液体物料筒的上部还分别设置有连接至所述配料小车的内部的第二通气管,所述第一通气管和所述第二通气管上均接入有第三控制阀。在上述方案中,固体物料筒、所述液体物料筒和配料小车三者通过第一通气管以及第二通气管的连接形成气回路,另外,使用气泵通气,使得配料小车处形成负压区,固体物料筒和液体物料筒的上部则形成正压区,利用压差,可以加速落料,提高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体物料筒、2-液体物料筒、3-配料小车、4-驱动器、5-软管、6-第一控制阀、7-气泵、8-第二控制阀、9-搅拌桨、10-连接套圈、11-直线轨道、12-前限位块、13-后限位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参照图1,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中一种饲料配料装置,它包括固体物料筒1、液体物料筒2、配料小车3和与所述配料小车3相配合的驱动器4,所述固体物料筒1和所述液体物料筒2的出口均分别连接有软管5,所述配料小车3上端面的中部设置有若干与所述软管5一一对应的软管接入口,所述软管5分别对应与所述软管接入口相连接,所述固体物料筒1和所述液体物料筒2上均分别设置有第一控制阀6,所述配料小车3上设置有气泵7,所述固体物料筒1和所述液体物料筒2均分别在位于相应的所述第一控制阀6的下半段设置有气口,所述气口上配合设置有第二控制阀8,所述配料小车3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桨9。驱动器4驱动配料小车3进行运动,配料小车3依次来到固体物料筒1和液体物料筒2的底部分别进行固液体物料的加料,配料小车3利用搅拌桨9进行配料混合;在本技术中,固体物料筒1和液体物料筒2两者均与配料小车3通过软管5相连接,由于在下料时物料经过软管5,所以不会有扬尘散出也不会有物料掉出,体现出减少环境污染的效果,另外,配料小车3来到固体物料筒1或是液体物料筒2底部时,软管5呈垂直状态,故而较少物料会粘附在筒壁上,特别地,本技术利用气泵7可以对筒壁或是软管5进行冲击,使得粘附的物料在未变质前即可直接掉落至配料小车3中,保证饲料质量,具体地,在进行一种类型的物料下料时比如固体物料,在下料完毕后,固体物料筒1的第一控制阀6关闭,第二控制阀8开启,之后启动气泵7进行冲击筒壁和软管5,此时,配料小车3是否进行后续液体物料的下料不影响上述具体操作。另一方面,固体物料筒1和液体物料筒2可以有多条,也不影响本技术整体的实施。所述固体物料筒1和所述液体物料筒2的底部均分别设置有与相应的所述软管5相配合的连接套圈10。连接套圈10用于固体物料筒1和液体物料筒2两者与连接软管5的连接,保证连接稳固和密闭。所述配料小车3的底部设置有直线轨道11,所述直线轨道11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配料小车3的前后部相配合的前限位块12和后限位块13,当所述配料小车3的前部与所述前限位块12相接触时,所述配料小车3位于所述液体物料筒2的正下方,当所述配料小车3的后部与所述后限位块13相接触时,所述配料小车3位于所述固体物料筒1的正下方。在直线轨道11上设置前限位块12和后限位块13限制规范配料小车3的前后极限位置,使得配料小车3可以准确到达固体物料筒1或液体物料筒2的正下方,继而在落料时可以使得软管5呈垂直状,减少落料粘附筒壁上以及加快落料效率。所述软管5为橡胶管。橡胶管可弯曲较软同时也具有一定强度,适合作为落料管道使用。所述固体物料筒1和所述液体物料筒2的上部通过第一通气管相连接,所述固体物料筒1和所述液体物料筒2的上部还分别设置有连接至所述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饲料配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固体物料筒(1)、液体物料筒(2)、配料小车(3)和与所述配料小车(3)相配合的驱动器(4),所述固体物料筒(1)和所述液体物料筒(2)的出口均分别连接有软管(5),所述配料小车(3)上端面的中部设置有若干与所述软管(5)一一对应的软管接入口,所述软管(5)分别对应与所述软管接入口相连接,所述固体物料筒(1)和所述液体物料筒(2)上均分别设置有第一控制阀(6),所述配料小车(3)上设置有气泵(7),所述固体物料筒(1)和所述液体物料筒(2)均分别在位于相应的所述第一控制阀(6)的下半段设置有气口,所述气口上配合设置有第二控制阀(8),所述配料小车(3)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桨(9);所述软管(5)为橡胶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饲料配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固体物料筒(1)、液体物料筒(2)、配料小车(3)和与所述配料小车(3)相配合的驱动器(4),所述固体物料筒(1)和所述液体物料筒(2)的出口均分别连接有软管(5),所述配料小车(3)上端面的中部设置有若干与所述软管(5)一一对应的软管接入口,所述软管(5)分别对应与所述软管接入口相连接,所述固体物料筒(1)和所述液体物料筒(2)上均分别设置有第一控制阀(6),所述配料小车(3)上设置有气泵(7),所述固体物料筒(1)和所述液体物料筒(2)均分别在位于相应的所述第一控制阀(6)的下半段设置有气口,所述气口上配合设置有第二控制阀(8),所述配料小车(3)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桨(9);所述软管(5)为橡胶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饲料配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物料筒(1)和所述液体物料筒(2)的底部均分别设置有与相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雄彬,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立讯营养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