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节能幕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25663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5-23 1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伏节能幕墙,包括墙体与玻璃幕墙,玻璃幕墙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风口一与风口二,墙体的上下两端设置有风口三与风口四,墙体与玻璃幕墙间设置有通风道,风口一、风口二、风口三与风口四均与通风道连通,风口一内设置有风机,风口一与风口二的开口边缘转动设置有外窗,风口三与风口四的开口边缘转动设置有内窗,位于风口一的外窗与风口三的内窗间设置有第一抵接杆,位于风口二的外窗与风口四的内窗间设置有第二抵接杆。使用此种光伏节能幕墙,可以在下雨时,便于人们关闭外窗,避免雨水进入风机内。

Photovoltaic energy-saving curtain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节能幕墙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
,尤其涉及一种光伏节能幕墙。
技术介绍
光伏幕墙属于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的重要应用范围,具有节能、环保、美观等优势。但在光伏幕墙应用过程中发现,光伏幕墙光电转换效率较低,寿命相对较短,在夏季时会引起室温较高,空调负荷大,浪费能源。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7934266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节能型光伏幕墙,包含太阳能发电板、玻璃幕墙、墙体;所述的玻璃幕墙固定在墙体的外侧;太阳能发电板嵌套在玻璃幕墙内;玻璃幕墙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风口一、风口二;墙体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风口三、风口四;玻璃幕墙与墙体之间设有通风道;风口一、风口二、风口三、风口四均与通风道连通;风口一与竖直风道连接;竖直风道内设有风机;它将热通道与光伏幕墙组件结合,利用热通道内形成的“烟囱效应”和安装的风机形成的强制对流换热有效降低光伏幕墙的温度,以提高其光电转换效率,降低建筑的能耗。但是该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若下雨后,雨水则经过风口一与风口二进入竖直风道与通风道内,风机接触雨水后,可能导致短路,且风机在长期接触雨水的情况下,会降低风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节能幕墙,具有便于为风机遮挡雨水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光伏节能幕墙,包括墙体与玻璃幕墙,玻璃幕墙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风口一与风口二,墙体的上下两端设置有风口三与风口四,墙体与玻璃幕墙间设置有通风道,风口一、风口二、风口三与风口四均与通风道连通,所述风口一内设置有风机,所述风口一与风口二的开口边缘转动设置有外窗,所述风口三与风口四的开口边缘转动设置有内窗,位于所述风口一的外窗与风口三的内窗间设置有位于风机下方的第一抵接杆,所述第一抵接杆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位于风口一的外窗和位于风口三的内窗转动连接,位于所述风口二的外窗与风口四的内窗间设置有第二抵接杆,所述第二抵接杆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位于风口二的外窗和位于风口四的内窗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内窗朝靠近风口三与风口四的方向移动时,两个所述外窗朝远离风口一与风口二的方向移动。实施上述技术方案,下雨时,分别将两个内窗打开,两个内窗转动,带动第一抵接杆与第二抵接杆移动,第一抵接杆移动带动与其转动连接的外窗关闭,第二抵接杆移动带动与其转动连接的外窗关闭,则风机被外窗阻挡,雨水则不会经过风口一与风口二进入通风道内;未下雨时,分别将两个内窗关闭,两个内窗转动带动第一抵接杆与第二抵接杆移动,第一抵接杆移动带动与其转动连接的外窗打开,第二抵接杆带动与其转动连接的外窗打开,开启风机,在风机的作用下,风口一与风口二形成空气流通,以降低玻璃幕墙与墙体的温度。进一步,所述第一抵接杆与第二抵接杆间设置有连杆,所述连杆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抵接杆和第二抵接杆连接。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在转动位于风口三的内窗时,内窗转动带动第一抵接杆移动,第一抵接杆移动抵接位于风口一处的外窗转动,且通过连杆带动第二抵接杆移动,则与第二抵接杆长度方向的两端转动连接的内窗与外窗,随着第二抵接杆的移动而转动。通过连杆的设置,可在转动一扇内窗时,能同时剩余一扇内窗与两扇外窗转动。进一步,所述墙体上设置有供内窗放置的内凹台,所述玻璃幕墙上设置有供外窗放置的外凹台。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内凹台与外凹台的设置,可以使得内窗放置于内凹台上时,能与墙体的表面齐平;外窗放置于外凹台上时,能与玻璃幕墙的表面齐平。通过上述设置,可增强墙体与玻璃幕墙的美观。进一步,所述外窗朝向外凹台的一面沿其周向设置有密封件。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密封件的设置,可以提高外窗封闭外凹台的密封性,进一步避免雨水进入风口一与风口二内。进一步,所述内窗上设置有用于将内窗固定于内凹台上的第一固定件,所述内窗上设置有用于将内窗固定于与风口三或风口四之间有间隙的第二固定件。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将内窗关闭,操作第一固定件,则内窗固定于关闭的位置,此时外窗打开;将内窗打开,操作第二固定件,则内窗固定于打开的位置,此时外窗关闭。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滑动设置于内窗的背离风口三或风口四一面的滑片,所述内窗的底部设置有供滑片滑动的滑槽,所述滑槽长度方向的一端设置有供滑片滑出的第一通孔,所述内凹台的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通孔对齐的第二通孔。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将内窗关闭,将滑片通过第一通孔滑动至第二通孔内,则位于风口三处的内窗固定于关闭状态。进一步,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支撑杆,所述内窗朝向外窗的一面设置有用于容纳支撑杆的容纳槽,所述支撑杆长度方向的一端转动设置于容纳槽内,所述支撑杆远离容纳槽的一端可抵接于内凹台朝向外窗一侧的侧壁上。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将位于风口三处的内窗打开,再将容纳槽内的支撑杆转出,将支撑杆转动至抵接于内凹台的侧壁上时,则位于风口三处的内窗固定于打开状态。进一步,所述滑片背离滑槽的一面垂直设置有拨片,所述拨片设置于滑片远离第一通孔的一端。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拨片的设置,便于工作人员拨动滑片。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通过第一抵接杆与第二抵接杆的设置,可在推动关闭内窗时,能将外窗打开,在打开内窗时,将外窗关闭,则便于人们将外窗关闭或打开;二、通过外窗的设置,可将风口一与风口二处的开口封堵,以防止雨水进入通风道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玻璃幕墙与墙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A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风口三处的内窗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用于展示内窗打开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墙体;11、风口三;12、风口四;13、内窗;131、滑槽;1311、第一通孔;132、容纳槽;14、内凹台;141、第二通孔;2、玻璃幕墙;21、风口一;211、风机;212、支撑座;22、风口二;23、外窗;231、密封件;24、外凹台;3、通风道;4、连杆;41、第一抵接杆;42、第二抵接杆;5、滑片;51、拨片;6、支撑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如图1与图2所示,一种光伏节能幕墙,包括墙体1与玻璃幕墙2,墙体1设置于靠近室内的一侧,玻璃幕墙2设置于墙体1背离室内的一侧,玻璃幕墙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风口一21与风口二22,墙体1的上下两端设置有风口三11与风口四12,墙体1与玻璃幕墙2间设置有通风道3,风口一21、风口二22、风口三11与风口四12均与通风道3连通。风口一21的开口处设置有风机211,风口一21的开口边缘设置有用于支撑风机211的支撑座212,支撑座212的两端与风口一21开口边缘的内侧壁垂直连接。风口一21内设置有风机211,风口一21与风口二22的开口边缘的顶端铰接有外窗23,两个外窗23可分别封堵风口一21与风口二22;风口三11与风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节能幕墙,包括墙体(1)与玻璃幕墙(2),玻璃幕墙(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风口一(21)与风口二(22),墙体(1)的上下两端设置有风口三(11)与风口四(12),墙体(1)与玻璃幕墙(2)间设置有通风道(3),风口一(21)、风口二(22)、风口三(11)与风口四(12)均与通风道(3)连通,其特征是:所述风口一(21)内设置有风机(211),所述风口一(21)与风口二(22)的开口边缘转动设置有外窗(23),所述风口三(11)与风口四(12)的开口边缘转动设置有内窗(13),位于所述风口一(21)的外窗(23)与风口三(11)的内窗(13)间设置有位于风机(211)下方的第一抵接杆(41),所述第一抵接杆(41)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位于风口一(21)的外窗(23)和位于风口三(11)的内窗(13)转动连接,位于所述风口二(22)的外窗(23)与风口四(12)的内窗(13)间设置有第二抵接杆(42),所述第二抵接杆(42)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位于风口二(22)的外窗(23)和位于风口四(12)的内窗(13)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内窗(13)朝靠近风口三(11)与风口四(12)的方向移动时,两个所述外窗(23)朝远离风口一(21)与风口二(22)的方向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节能幕墙,包括墙体(1)与玻璃幕墙(2),玻璃幕墙(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风口一(21)与风口二(22),墙体(1)的上下两端设置有风口三(11)与风口四(12),墙体(1)与玻璃幕墙(2)间设置有通风道(3),风口一(21)、风口二(22)、风口三(11)与风口四(12)均与通风道(3)连通,其特征是:所述风口一(21)内设置有风机(211),所述风口一(21)与风口二(22)的开口边缘转动设置有外窗(23),所述风口三(11)与风口四(12)的开口边缘转动设置有内窗(13),位于所述风口一(21)的外窗(23)与风口三(11)的内窗(13)间设置有位于风机(211)下方的第一抵接杆(41),所述第一抵接杆(41)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位于风口一(21)的外窗(23)和位于风口三(11)的内窗(13)转动连接,位于所述风口二(22)的外窗(23)与风口四(12)的内窗(13)间设置有第二抵接杆(42),所述第二抵接杆(42)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位于风口二(22)的外窗(23)和位于风口四(12)的内窗(13)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内窗(13)朝靠近风口三(11)与风口四(12)的方向移动时,两个所述外窗(23)朝远离风口一(21)与风口二(22)的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节能幕墙,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抵接杆(41)与第二抵接杆(42)间设置有连杆(4),所述连杆(4)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抵接杆(41)和第二抵接杆(4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节能幕墙,其特征是:所述墙体(1)上设置有供内窗(13)放置的内凹台(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阅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名威建筑幕墙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