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居住建筑中的适老化室内门,包括: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所述第一门体一侧与所述第二门体一侧通过第一门轴连接,使所述第一门体相对所述第二门体双向开启;所述第二门体另一侧固定第二门轴,通过第二门轴嵌入一滑动轨道,所述滑动轨道两端伸出墙体外,使所述第二门轴在所述滑动轨道内滑动,并带动所述第二门体偏出墙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门体宽度不足、门体开启方向不合适、使用轮椅老年人够不到门把手的问题。
A kind of suitable aging indoor door used in residential build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居住建筑中的适老化室内门
本技术涉及建筑改造
,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居住建筑中的适老化室内门。
技术介绍
当下适于居住建筑的室内门,或者是单向开启方式,或者推拉开启方式。对于一般居住人群,现有的室内门能够很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持续,老年人口逐渐增多,既有建筑的室内门不适合老年人使用。通过调查发现,对既有建筑的室内门老年人普遍反映门体宽度不足、开启方向不合理及开启不方便问题。根据调查显示,现有的室内门的尺度、开启形式、门体状况等对老年人的行为有着重要影响。例如,当老年人坐轮椅进出房屋时,单向开启的室内门由于轮椅的阻碍,往往会影响老年人开启和关闭室内门。轮椅的宽度也会影响到室内门的开启和关闭,导致室内门的尺寸严重不足。对于上述问题,直接对居住建筑的墙体进行改造,将门洞拓宽往往受到既有建筑本身结构的影响(例如房屋面积较小,难以拓宽门洞),而且施工过程繁琐,需要拆卸墙体,对老年人生活会造成影响。因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门体宽度不足、门体开启方向不合适、使用轮椅老年人够不到门把手的问题,需要一种应用于居住建筑中的适老化室内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居住建筑中的适老化室内门,所述室内门包括: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所述第一门体一侧与所述第二门体一侧通过第一门轴连接,使所述第一门体相对所述第二门体双向开启;所述第二门体另一侧固定第二门轴,通过第二门轴嵌入一滑动轨道,所述滑动轨道两端伸出墙体外,使所述第二门轴在所述滑动轨道内滑动,并带动所述第二门体偏出墙洞。优选地,门洞两侧墙体分别固定第一门框和第二门框,所述滑动轨道固定于第二门框。优选地,所述第二门体安装一双向固定件,用于限制第一门体相对第二门体运动,或者限制第二门体随第二门轴运动。优选地,所述双向固定件为双向插栓。优选地,门洞两侧墙体分别固定第一门框和第二门框,所述滑动轨道固定于第二门框;所述第二门体安装一双向固定件,用于限制第一门体相对第二门体运动,或者限制第二门体随第二门轴运动。优选地,所述第二门体顶部和/或底部设置门架,所述门架上开设轴孔,所述第一门体上固定所述第一门轴,所述第一门轴穿过所述轴孔连接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优选地,所述第一门体顶部和/或底部设置门锁。优选地,滑动轨道包括与与墙体垂直的第一轨道部分,以及两端向墙体一侧弯折的第二轨道部分。优选地,滑动轨道包括与与墙体垂直的第一轨道部分,以及两端向墙体一侧弯折的第二轨道部分;所述第一轨道部分与所述第二轨道部分圆弧连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应用于居住建筑中的适老化室内门,直接在建筑门洞安装,无需处墙体,有效解决了门体宽度不足、门体开启方向不合适、使用轮椅老年人够不到门把手的问题,实现了老年人方便、快捷、通畅的通过户门空间。应当理解,前述大体的描述和后续详尽的描述均为示例性说明和解释,并不应当用作对本技术所要求保护内容的限制。附图说明参考随附的附图,本技术更多的目的、功能和优点将通过本技术实施方式的如下描述得以阐明,其中: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一种应用于居住建筑中的适老化室内门的正面视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一种应用于居住建筑中的适老化室内门的俯视图。图3示出了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一种应用于居住建筑中的适老化室内门的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3中室内门的放大示意图。图5示出了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一种应用于居住建筑中的适老化室内门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通过参考示范性实施例,本技术的目的和功能以及用于实现这些目的和功能的方法将得以阐明。然而,本技术并不受限于以下所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可以通过不同形式来对其加以实现。说明书的实质仅仅是帮助相关领域技术人员综合理解本技术的具体细节。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者相同或类似的步骤。为了解决现有居住建筑中室内门造成老年人使用不便的一系列问题,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内容作出详尽的阐述。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应用于居住建筑中的适老化室内门的俯视图,如图2所示本技术一种应用于居住建筑中的适老化室内门的俯视图,如图3所示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一种应用于居住建筑中的适老化室内门的结构示意图,图4所示图3中室内门的放大示意图。结合图1至图4,本实施例一种应用于居住建筑中的适老化室内门,包括第一门体1和第二门体2。第一门体1的一侧与第二门体2的一侧通过第一门轴101第一门轴连接,使第一门体1相对第二门体2双向开启(图2中ab方向)。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第一门体1上设置横向的第一把手102和纵向的第二把手103,第一把手102的高度低于第二把手103高度,以方便老年人坐轮椅时,通过第一把手102开启室内门。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第一门体1顶部和/或底部设置门锁104。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第二门体2另一侧固定第二门轴201,通过第二门轴201嵌入一滑动轨道202,滑动轨道两端伸出墙体外,使第二门轴201在滑动轨道202内滑动,并带动第二门体2偏出墙洞。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门洞两侧墙体分别固定第一门框3和第二门框4,滑动轨道202固定于第二门框4。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滑动轨道202包括与墙体垂直的第一轨道部分2021,以及滑动轨道202两端向墙体一侧弯折的第二轨道部分2022。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第二门体2安装一双向固定件203,用于限制第一门体1相对第二门体2运动,或者限制第二门体2随第二门轴运动。具体地,双向固定件203为双向插栓,在第一门体1对应双向插栓203的位置固定第一插栓孔2031,第二门框4对应双向插栓203的位置设置第二插栓孔401。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不设置第一门框3和第二门框4,滑动轨道202直接固定与墙体上,在墙体上对应双向插栓203的位置设置第二插栓孔401。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门体1与第二门体2的连接,通过设置门架204实现。具体地,第二门体2顶部和/或底部设置门架204,门架上开设轴孔,第一门体1上固定第一门轴101,第一门轴101穿过轴孔连接第一门体1和第二门体2,使第一门体1和第二门体2可以相对运动。下面对上述实施例中一种应用于居住建筑中的适老化室内门的使用过程进行说明,当老年人行走的方式进出房屋时,将双向固定件203的插入第二插栓孔401内,使第二门体2与第二门框4(或者墙体)固定。老年人推动第一门体1,第一门体1绕第一门轴101旋转,使第一门体1相对第二门体2双向开启(图2中ab方向)。当老年人坐轮椅时,将双向固定件203的插入第一插栓孔2031内,使第一门体1与第二门体固定。此时,第二门体2可以在第二门轴201带动下沿滑动轨道的方向运动。当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居住建筑中的适老化室内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门包括:/n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所述第一门体一侧与所述第二门体一侧通过第一门轴连接,使所述第一门体相对所述第二门体双向开启;/n所述第二门体另一侧固定第二门轴,通过第二门轴嵌入一滑动轨道,所述滑动轨道两端伸出墙体外,使所述第二门轴在所述滑动轨道内滑动,并带动所述第二门体偏出墙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居住建筑中的适老化室内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门包括:
第一门体和第二门体,所述第一门体一侧与所述第二门体一侧通过第一门轴连接,使所述第一门体相对所述第二门体双向开启;
所述第二门体另一侧固定第二门轴,通过第二门轴嵌入一滑动轨道,所述滑动轨道两端伸出墙体外,使所述第二门轴在所述滑动轨道内滑动,并带动所述第二门体偏出墙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门,其特征在于,门洞两侧墙体分别固定第一门框和第二门框,所述滑动轨道固定于第二门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门体安装一双向固定件,用于限制第一门体相对第二门体运动,或者限制第二门体随第二门轴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固定件为双向插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内门,其特征在于,门洞两侧墙体分别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国辉,彭典勇,娄霓,贺祥宇,
申请(专利权)人:国住人居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