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植保施药领域,尤其是一种植保施药车,其包括施药车本体,施药车本体上设置有施药车板,所述施药车板的顶部设置有药桶,所述药桶的一侧连通有水泵,所述水泵上连通有金属管,所述施药车板的一侧活动安装有矩形框,所述矩形框的顶部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矩形框的顶部和底部均转动安装有同一个丝杠,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杠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矩形框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之间竖直安装有两个导向杆,两个导向杆上均滑动安装有同一个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与丝杠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方便,可以扩大植被的喷洒范围和节约空间,可以对不同高度的植被进行喷洒施药。
Plant protection applic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植保施药车
本技术涉及植保施药
,尤其涉及一种植保施药车。
技术介绍
农作物化学保护是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的重要措施,在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随着农药的广泛应用,农药用量大、施药频率高、操作人员中毒、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环境污染等问题严重影响到相关从业人员、食品及环境的安全。究其原因,是我国施药机械与技术相对落后,导致农药有效利用率不足30%。此外,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劳动力减少,农业成本不断升高,导致我国对作业效率高的植保机械的需求巨大。植保机械、农药与施药技术是植物化学保护的三大支柱,精良的植保机械与施药技术是农药发挥药效的重要手段和保证。在“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的引导下,农业农村部于2008年印发《关于加快推进植保机械化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国国情,根据作物和区域特点,开发环保、高效植保机械装备,努力提升“我国植保机械化科技发展水平”。随后,《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绿皮书也提出要大力研制精量植保机械,特别是具备防滑、变量作业的自走式喷雾机。在此背景下,针对传统施药设备与机器连接时不便于调节高度、喷洒管不能进行伸缩调剂、喷洒面积固定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新型植保施药车。新型植保施药车具备作业效率高、操作简单易行、施药对象多样的优点,可加快推进研发精准施药技术与装备,为植保作业提供新装备,对提高农作物病虫草害的防控能力,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传统施药设备与机器连接时不便于调节高度,不能针对不同高度的植被进行施药,且喷洒管不能进行伸缩调剂,不仅占用空间较大,且喷洒面积固定缺点,而提出的植保施药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植保施药车,包括施药车本体,施药车本体上设置有施药车板,所述施药车板的顶部设置有药桶,所述药桶的一侧连通有水泵,所述水泵上连通有金属管,所述施药车板的一侧活动安装有矩形框,所述矩形框的顶部设置有伺服电机,所述矩形框的顶部和底部均转动安装有同一个丝杠,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杠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矩形框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之间竖直安装有两个导向杆,两个导向杆上均滑动安装有同一个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与丝杠螺纹连接,所述移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施药管,所述连接杆的另一侧滑动安装有两个第二施药管,所述第一施药管和两个第二施药管的底部均倾斜设置有喷洒头,两个第二施药管的一侧均转动安装有倾斜杆的一端,两个倾斜杆的另一端均与矩形框的底边一侧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一侧开设有两个限位槽,两个限位槽内均滑动安装有限位块,所述施药车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杆电机,所述矩形框的两边均开设有矩形槽,两个矩形槽内均滑动安装有矩形块,所述矩形框横向固定安装有受力条,通过伺服电机、两个导向杆、丝杠和移动块带动第一施药管和两个第二施药管向下运动接近植被,同时两个倾斜杆带动两个第二施药管相互远离,扩大了植被的喷洒范围。优选的,所述限位块的一侧与对应的第二施药管固定连接,限位块使第二施药管只能沿着水平方向移动。优选的,所述第一施药管和两个第二施药管的顶部均连通有软管,三个软管均与金属管相连通,矩形框的底边一侧固定安装有焊接条,两个倾斜杆的底端均与焊接条转动连接,倾斜杆用来推拉第二施药管。优选的,两个矩形块均与施药车板固定连接,所述推杆电机的输出轴与受力条的底部固定连接,推杆电机对喷洒头进行高度调节,可以对不同高度的植被进行喷洒施药。优选的,所述施药车板的底部设置有蓄电池。本技术中,所述植保施药车,通过柴油驱动装置驱动施药车本体移动,通过伺服电机、两个导向杆、丝杠和移动块带动第一施药管和两个第二施药管向下运动接近植被,同时两个倾斜杆和两个限位块带动两个第二施药管相互远离,使第一施药管的两端和两个第二施药管相互靠近的两端均处于同一竖直轴线上,扩大了喷洒范围,开启推杆电机对第一施药管和两个第二施药管进行微调,使喷洒头处于合适位置,可以对不同高度的植被进行喷洒施药,通过水泵、金属管和喷洒头对植被进行喷洒,完成喷洒后,反向开启伺服电机,使第一施药管和两个第二施药管向上运动,避免与碰撞较高物体,同时通过两个倾斜杆推动两个第二施药管相互靠近,使两个第二施药管与第一施药管并列,节约了空间;本技术操作方便,通过对两个第二施药管的伸缩,可以扩大植被的喷洒范围和节约空间,可以对不同高度的植被进行喷洒施药,扩大了使用范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植保施药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植保施药车的矩形框、丝杠、伺服电机、移动块、导向杆、受力条和矩形块的连接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植保施药车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植保施药车的连接杆、倾斜杆、矩形框、第二施药管、喷洒头和限位块的连接后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植保施药车的第一施药管、第二施药管和连接杆的连接位置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施药车板;2、药桶;3、水泵;4、矩形框;5、伺服电机;6、丝杠;7、移动块;8、导向杆;9、第一施药管;10、第二施药管;11、喷洒头;12、限位块;13、倾斜杆;14、矩形块;15、受力条;16、推杆电机;17、连接杆;18、金属管;19、施药车本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一参照图1-5,植保施药车,包括施药车本体19,施药车本体19上设置有施药车板1,施药车板1的顶部设置有药桶2,药桶2的一侧连通有水泵3,水泵3上连通有金属管18,施药车板1的一侧活动安装有矩形框4,矩形框4的顶部设置有伺服电机5,矩形框4的顶部和底部均转动安装有同一个丝杠6,伺服电机5的输出轴与丝杠6的顶端固定连接,矩形框4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之间竖直安装有两个导向杆8,两个导向杆8上均滑动安装有同一个移动块7,移动块7与丝杠6螺纹连接,移动块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7,连接杆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施药管9,连接杆17的另一侧滑动安装有两个第二施药管10,第一施药管9和两个第二施药管10的底部均倾斜设置有喷洒头11,两个第二施药管10的一侧均转动安装有倾斜杆13的一端,两个倾斜杆13的另一端均与矩形框4的底边一侧转动连接,连接杆17的一侧开设有两个限位槽,两个限位槽内均滑动安装有限位块12,施药车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杆电机16,矩形框4的两边均开设有矩形槽,两个矩形槽内均滑动安装有矩形块14,矩形框4横向固定安装有受力条15,通过伺服电机5、两个导向杆8、丝杠6和移动块7带动第一施药管9和两个第二施药管10向下运动接近植被,同时两个倾斜杆13带动两个第二施药管10相互远离,扩大了植被的喷洒范围。本实施例中,限位块12的一侧与对应的第二施药管10固定连接,限位块12使第二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植保施药车,包括施药车本体(19),施药车本体(19)上设置有施药车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药车板(1)的顶部设置有药桶(2),所述药桶(2)的一侧连通有水泵(3),所述水泵(3)上连通有金属管(18),所述施药车板(1)的一侧活动安装有矩形框(4),所述矩形框(4)的顶部设置有伺服电机(5),所述矩形框(4)的顶部和底部均转动安装有同一个丝杠(6),所述伺服电机(5)的输出轴与丝杠(6)的顶端固定连接;/n所述矩形框(4)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之间竖直安装有两个导向杆(8),两个导向杆(8)上均滑动安装有同一个移动块(7),所述移动块(7)与丝杠(6)螺纹连接,所述移动块(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7),所述连接杆(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施药管(9),所述连接杆(17)的另一侧滑动安装有两个第二施药管(10),所述第一施药管(9)和两个第二施药管(10)的底部均倾斜设置有喷洒头(11),两个第二施药管(10)的一侧均转动安装有倾斜杆(13)的一端,两个倾斜杆(13)的另一端均与矩形框(4)的底边一侧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17)的一侧开设有两个限位槽,两个限位槽内均滑动安装有限位块(12),所述施药车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杆电机(16),所述矩形框(4)的两边均开设有矩形槽,两个矩形槽内均滑动安装有矩形块(14),所述矩形框(4)横向固定安装有受力条(15)。/n...
【技术特征摘要】
1.植保施药车,包括施药车本体(19),施药车本体(19)上设置有施药车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药车板(1)的顶部设置有药桶(2),所述药桶(2)的一侧连通有水泵(3),所述水泵(3)上连通有金属管(18),所述施药车板(1)的一侧活动安装有矩形框(4),所述矩形框(4)的顶部设置有伺服电机(5),所述矩形框(4)的顶部和底部均转动安装有同一个丝杠(6),所述伺服电机(5)的输出轴与丝杠(6)的顶端固定连接;
所述矩形框(4)的顶部内壁和底部内壁之间竖直安装有两个导向杆(8),两个导向杆(8)上均滑动安装有同一个移动块(7),所述移动块(7)与丝杠(6)螺纹连接,所述移动块(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7),所述连接杆(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施药管(9),所述连接杆(17)的另一侧滑动安装有两个第二施药管(10),所述第一施药管(9)和两个第二施药管(10)的底部均倾斜设置有喷洒头(11),两个第二施药管(10)的一侧均转动安装有倾斜杆(13)的一端,两个倾斜杆(13)的另一端均与矩形框(4)的底边一侧转动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月敏,伍德林,鞠玉亮,羊国根,周权,郭敏,蒋冰心,朱宗河,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