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园林病虫害防治专用打药机,属于园林设备技术领域,一种园林病虫害防治专用打药机包括底板、搅拌箱、转动电机,搅拌箱安装在底板上,搅拌箱包括第一箱、第二箱和第三箱,第一箱、第二箱和第三箱依次安装在底板上,第一箱、第二箱和第三箱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水管、第二水管和第三水管,转动电机安装在底板上且转动电机设置在第一箱相对第二箱的另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底板上设置第一箱、第二箱和第三箱,人工通过第一箱、第二箱和第三箱上分别设置的第一水管、第二水管和第三水管进行喷洒,当园林需要多种药液进行喷洒时,第一箱、第二箱和第三箱可分别携带一种药液,避免人工多次更换药液进行喷洒,减少更换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A special applicator for garden pest contro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园林病虫害防治专用打药机
本技术涉及园林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园林病虫害防治专用打药机。
技术介绍
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独树一帜,有重大成就的是古典园林建筑。传统中国文化中的一种艺术形式,受到传统“礼乐”文化影响很深。通过地形、山水、建筑群、花木等作为载体衬托出人类主体的精神文化。园林具有很多的外延概念:园林社区、园林街道、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国家园林县城等等。现代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对于园林有着迫切的功能性和艺术性的要求。对于我们现代的生活和未来的人民发展方向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园林进行护理过程中,常常需要喷洒农药来防止虫害,园林内有很多种植物,需要多种药液进行喷洒,但是现有的打药机往往只能一次性添加一种药液,需要人工多次更换药液,降低了工作效率。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园林病虫害防治专用打药机,使打药机可以一次性携带多种药液,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园林病虫害防治专用打药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使用打药机药箱无法一次性携带多种药液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园林病虫害防治专用打药机,包括底板、搅拌箱、转动电机,所述搅拌箱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搅拌箱包括第一箱、第二箱和第三箱,所述第一箱、第二箱和第三箱依次安装在所述底板上且所述第一箱、第二箱和第三箱依次相连,所述第一箱、第二箱和第三箱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水管、第二水管和第三水管,所述转动电机安装在所述底板上且所述转动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箱相对所述第二箱的另一侧。进一步,所述搅拌箱内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三箱内,所述搅拌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箱和第三箱且所述搅拌杆的此端与所述转动电机的电机轴相连。进一步,所述第一箱、第二箱和第三箱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加料道、第二加料道和第三加料道。进一步,所述第一加料道、第二加料道和第三加料道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漏斗、第二漏斗和第三漏斗,所述第一漏斗、第二漏斗和第三漏斗内均设置有斜面。进一步,所述第一水管安装在所述第一箱上且所述第一水管靠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所述第二水管安装在所述第二箱上且所述第二水管靠所述底板的另一侧设置,所述第三水管安装在所述第三箱上且所述第三水管设置在所述第三箱相对第二箱的另一侧。进一步,所述第一水管、第二水管和第三水管的一端分别安装在所述第一箱、第二箱和第三箱上,所述第一水管、第二水管和第三水管的另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喷头、第二喷头和第三喷头。进一步,所述第一水管、第二水管和第三水管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握把、第二握把和第三握把。进一步,所述底板上靠所述第一水管、第二水管和第三水管处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第三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握把相匹配的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握把通过所述第一支撑杆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所述第二支撑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握把相匹配的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握把通过所述第二支撑杆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所述第三支撑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握把相匹配的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三握把通过所述第三支撑杆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第三支撑架上。进一步,所述所述底板的一端设置有拉手。进一步,所述底板下方设置有四个呈矩阵分布的滚轮。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其一,本技术将底板上设置第一箱、第二箱和第三箱,人工通过第一箱、第二箱和第三箱上分别设置的第一水管、第二水管和第三水管进行喷洒,当园林需要多种药液进行喷洒时,第一箱、第二箱和第三箱可分别携带一种药液,避免人工多次更换药液进行喷洒,减少更换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其二,本技术在搅拌箱内设置搅拌杆,搅拌杆通过与搅拌杆相连的转动电机带动搅拌杆转动,补充药液时,转动电机带动搅拌杆转动使药液搅拌更加均匀。其三,本技术在第一箱、第二箱和第三箱上分别设置第一加料道、第二加料道和第三加料道,当搅拌箱需要添加不同药液时,第一加料道、第二加料道和第三加料道的设置便于人工添加不同药液,避免不同药液混淆。其四,本技术在第一加料道、第二加料道和第三加料道上分别设置第一漏斗、第二漏斗和第三漏斗,第一漏斗、第二漏斗和第三漏斗上均设置有斜面,当人工通过第一加料道、第二加料道和第三加料道对第一箱、第二箱和第三箱补充药液时,第一漏斗、第二漏斗和第三漏斗上设置的斜面便于人工添加药液,避免药液飞溅至搅拌箱外。其五,本技术将第一水管设置在底板的一侧,第二水管设置在底板的另一侧,第三水管设置在第三箱相对第二箱的另一侧,通过第一水管、第二水管和第三水管的位置设置,避免人工使用过程中第一水管、第二水管和第三水管发生缠绕。其六,本技术在第一水管、第二水管和第三水管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喷头、第二喷头和第三喷头,当需要对植物进行喷洒时,搅拌箱内的药液通过第一喷头、第二喷头和第三喷头喷洒而出,使药液喷洒更加均匀。其七,本技术在第一水管、第二水管和第三水管上分别设置第一握把、第二握把和第三握把,当人工喷洒时,第一握把、第二握把和第三握把的设置便于人工手持水管进行喷洒。其八,本技术在底板上靠第一水管、第二水管和第三水管处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第三支撑架,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第三支撑架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当不需要喷洒时,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和第三支撑杆的设置可分别对第一水管、第二水管和第三水管进行固定,避免水管拖拉过长影响人工移动。其九,本技术在底板上设置有拉手,在人工拉动底板时,拉手的设置便于人工拖拉底板。其十,本技术在底板下方设置有四个呈矩阵分布的滚轮,在人工拉动底板时,滚轮的设置便于人工拖拉底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3为图2中B-B处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底板,2-转动电机,3-第一箱,4-第二箱,5-第三箱,6-搅拌杆,7-第一加料道,8-第二加料道,9-第三加料道,10-第一漏斗,11-第二漏斗,12-第三漏斗,13-第一水管,14-第二水管,15-第三水管,16-第一喷头,17-第二喷头,18-第三喷头,19-第一握把,20-第二握把,21-第三握把,22-第一支撑架,23-第二支撑架,24-第三支撑架,25-第一支撑杆,26-第二支撑杆,27-第三支撑杆,28-拉手,29-滚轮。具体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园林病虫害防治专用打药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搅拌箱、转动电机,所述搅拌箱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搅拌箱包括第一箱、第二箱和第三箱,所述第一箱、第二箱和第三箱依次安装在所述底板上且所述第一箱、第二箱和第三箱依次相连,所述第一箱、第二箱和第三箱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水管、第二水管和第三水管,所述转动电机安装在所述底板上且所述转动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箱相对所述第二箱的另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林病虫害防治专用打药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搅拌箱、转动电机,所述搅拌箱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搅拌箱包括第一箱、第二箱和第三箱,所述第一箱、第二箱和第三箱依次安装在所述底板上且所述第一箱、第二箱和第三箱依次相连,所述第一箱、第二箱和第三箱上分别安装有第一水管、第二水管和第三水管,所述转动电机安装在所述底板上且所述转动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箱相对所述第二箱的另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病虫害防治专用打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箱内设置有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第三箱内,所述搅拌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箱和第三箱且所述搅拌杆的此端与所述转动电机的电机轴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病虫害防治专用打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第二箱和第三箱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加料道、第二加料道和第三加料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园林病虫害防治专用打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料道、第二加料道和第三加料道上分别设置有第一漏斗、第二漏斗和第三漏斗,所述第一漏斗、第二漏斗和第三漏斗内均设置有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园林病虫害防治专用打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管安装在所述第一箱上且所述第一水管靠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所述第二水管安装在所述第二箱上且所述第二水管靠所述底板的另一侧设置,所述第三水管安装在所述第三箱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丽敏,苏拖秀,杨俊卿,
申请(专利权)人:赵丽敏,苏拖秀,杨俊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