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验室用植物培养架,包括底部支架,顶部支架以及中间的支撑架,支撑架包括两根左右设置的直管,两根直管的内侧安装有底部安装轴和顶部安装轴,底部安装轴和顶部安装轴的一轴端上分别安装有一个旋转链轮,旋转链轮与传动链进行啮合;传动链共设有两条,两条传动链之间安装有水平设置的横杆,横杆主体上套设有两个圆环,圆环分别通过斜杆与置物板进行固定连接;支撑架的内部安装有一排组培灯管;顶部支架的底部安装有两根浇灌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验室用植物培养架,可以便于培养盆取放,取放过程省时省力;可以做到均匀等量的浇灌,浇灌效率高;减少组培灯管的使用数量,降低电路的故障率。
A kind of plant culture frame for laborato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验室用植物培养架
本技术涉及一种实验室用植物培养架,属于植物培养设备
技术介绍
实验室培养植物的一种普遍方式是在一间植物房内,安装有若干个呈层状结构的植物培养架,在每层培养架的顶部安装有组培灯管。为了便于利用空间,通常是培养架一个架子设置多层层板,将每层层板上放置培养盆。现有的实验室用植物培养架高度高,在取放培养盆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弯腰直腰,费时费力,在取放培养架中上部的培养盆工人还需要借助梯子等才能够得着,十分不便;另外在进行浇灌过程中需要逐一对培养盆进行浇灌,不易做到均匀等量的浇灌,且操作起来工作量大,效率还低;每层培养架的顶部都需要安装有组培灯管,组培灯管的数量多,导致电路的故障率偏高,且检修麻烦,容易影响对植物生长的研究。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实验室用植物培养架,可以便于培养盆取放,取放过程省时省力,无需借助梯子等辅助装置;可以做到均匀等量的浇灌,提高浇灌效率;减少组培灯管的使用数量,降低电路的故障率。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实验室用植物培养架,包括底部支架,顶部支架以及中间的支撑架,支撑架分别与底部支架和顶部支架垂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包括两根左右设置的直管,两根直管的内侧安装有底部安装轴和顶部安装轴,底部安装轴和顶部安装轴分别设有两根,底部安装轴和顶部安装轴的一轴端上分别安装有一个旋转链轮,旋转链轮上设有呈圆周均布的轮齿,轮齿与传动链进行啮合;所述传动链共设有两条,两条传动链之间安装有水平设置的横杆;所述横杆等间距的设置在传动链上,横杆主体上套设有两个圆环,圆环分别通过两个等长的斜杆与矩形结构的置物板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的内部安装有一排等间距设置的组培灯管,组培灯管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支撑架的左右直管上;所述顶部支架的底部安装有两根浇灌水管。进一步地,所述浇灌水管的中心线与组培灯管的中心线平行设置,浇灌水管对称设置在支撑架的两侧。进一步地,所述底部安装轴上安装的旋转链轮与从动齿轮固定连接,同步转动;所述从动齿轮通过驱动链与主动齿轮进行齿轮啮合;所述主动齿轮套设在旋转轴的主体上。进一步地,所述旋转轴设置在底部安装轴的正下方,旋转轴一端通过轴承座固定于支撑架的一直管内侧,旋转轴另一端与驱动装置进行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旋转链轮共设有四个,上下各两个。进一步地,所述传动链为弯板链条。进一步地,所述浇灌水管上分别设有若干个等间距设置的喷头,浇灌水管与水泵连接。本技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验室用植物培养架,通过驱动装置与一系列的齿轮啮合带动置物板缓慢转动,置物板转动过程中,人工对植物培养盆进行取放,取放过程省时省力,十分便捷;当植物培养盆需要进行浇灌时,浇灌水管将浇灌用水输送至喷头处进行喷洒,喷洒过程中植物培养盆一直处于转动过程中,可以确保给水量均匀等量,给水过程效率高;置物板带动植物培养盆转动过程中,通过中间的单排组培灯管对培养盆提供充分、均匀的光照,可以减少组培灯管的使用数量,降低电路的故障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侧视图;图中,1-底部支架,2-顶部支架,3-支撑架,4-底部安装轴,5-顶部安装轴,6-旋转链轮,7-传动链,8-横杆,9-圆环,10-斜杆,11-置物板,12-从动齿轮,13-驱动链,14-旋转轴,15-主动齿轮,16-轴承座,17-驱动装置,18-组培灯管,19-浇灌水管,20-喷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一种实验室用植物培养架如图1和图2共同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实验室用植物培养架,包括底部支架1,顶部支架2以及中间的支撑架3,支撑架3分别与底部支架1和顶部支架2垂直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3包括两根左右设置的直管,两根直管的内侧安装有水平设置的安装轴,安装轴包括底部安装轴4和顶部安装轴5,底部安装轴4和顶部安装轴5分别设有两根,底部安装轴4和顶部安装轴5的一轴端上分别安装有一个旋转链轮6;旋转链轮6共设有四个,上下各两个,旋转链轮6上设有呈圆周均布的轮齿,轮齿与传动链7进行啮合;所述传动链7共设有两根,且左右对称设置;所述传动链7为弯板链条,两条传动链7之间安装有水平设置的横杆8,横杆8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传动链7的弯板上,横杆8等间距的设置在传动链7上;所述横杆8主体上套设有两个圆环9,圆环9分别通过两个等长的斜杆10与置物板11进行固定连接;所述置物板11呈矩形结构,置物板11在转动过程中由于重力的作用一直处于水平状态,置物板11用于放置植物培养盆。所述底部安装轴4上安装的旋转链轮6与从动齿轮12固定连接,同步转动;所述从动齿轮12通过驱动链13与主动齿轮15进行齿轮啮合;所述主动齿轮15共设有两个,主动齿轮15套设在旋转轴14的主体上;所述旋转轴14设置在底部安装轴4的正下方,旋转轴14一端通过轴承座16固定于支撑架3的一直管内侧,旋转轴14另一端与驱动装置17进行连接,所述驱动装置17设置在支撑架3的侧方;所述支撑架3的内部安装有一排等间距设置的组培灯管18,组培灯管18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支撑架3的左右直管上;所述传动链7带动置物板11转动的过程中,组培灯管18会对置物板11上放置的植物培养盆提供充分、均匀的光照;所述顶部支架2的底部安装有两根浇灌水管19,浇灌水管19的中心线与组培灯管18的中心线平行设置,浇灌水管19对称设置在支撑架3的两侧,浇灌水管19上分别设有若干个等间距设置的喷头20,浇灌水管19与水泵连接,将浇灌用水输送至喷头20处,进行喷洒。本技术的具体工作原理:驱动装置17通过旋转轴14和主动齿轮15带动两条驱动链13进行转动,驱动链13转动的同时带动从动齿轮12和旋转链轮6进行转动,旋转链轮6的转动进而带动横杆8转动,横杆8转动的同时带动置物板11转动,置物板11转动时一直处于水平状态;置物板11在缓慢转动的过程中,人工将植物培养盆放置到置物板11上,放置过程省时省力,无需借助梯子等辅助装置;置物板11带动植物培养盆转动过程中,支撑架3内部的一排组培灯管18对培养盆提供充分、均匀的光照;当置物板11上的植物培养盆需要进行浇灌时,浇灌水管19将浇灌用水输送至喷头20处进行喷洒,喷洒过程中植物培养盆一直处于转动过程中,可以确保给水量均匀等量,给水过程效率高。以上所述为本技术最佳实施方式的举例,其中未详细述及的部分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任何基于本技术的技术启示而进行的等效变换,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实验室用植物培养架,包括底部支架(1),顶部支架(2)以及中间的支撑架(3),支撑架(3)分别与底部支架(1)和顶部支架(2)垂直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包括两根左右设置的直管,两根直管的内侧安装有底部安装轴(4)和顶部安装轴(5),底部安装轴(4)和顶部安装轴(5)分别设有两根,底部安装轴(4)和顶部安装轴(5)的一轴端上分别安装有一个旋转链轮(6),旋转链轮(6)上设有呈圆周均布的轮齿,轮齿与传动链(7)进行啮合;所述传动链(7)共设有两条,两条传动链(7)之间安装有水平设置的横杆(8);所述横杆(8)等间距的设置在传动链(7)上,横杆(8)主体上套设有两个圆环(9),圆环(9)分别通过两个等长的斜杆(10)与矩形结构的置物板(11)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3)的内部安装有一排等间距设置的组培灯管(18),组培灯管(18)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支撑架(3)的左右直管上;所述顶部支架(2)的底部安装有两根浇灌水管(1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验室用植物培养架,包括底部支架(1),顶部支架(2)以及中间的支撑架(3),支撑架(3)分别与底部支架(1)和顶部支架(2)垂直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包括两根左右设置的直管,两根直管的内侧安装有底部安装轴(4)和顶部安装轴(5),底部安装轴(4)和顶部安装轴(5)分别设有两根,底部安装轴(4)和顶部安装轴(5)的一轴端上分别安装有一个旋转链轮(6),旋转链轮(6)上设有呈圆周均布的轮齿,轮齿与传动链(7)进行啮合;所述传动链(7)共设有两条,两条传动链(7)之间安装有水平设置的横杆(8);所述横杆(8)等间距的设置在传动链(7)上,横杆(8)主体上套设有两个圆环(9),圆环(9)分别通过两个等长的斜杆(10)与矩形结构的置物板(11)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3)的内部安装有一排等间距设置的组培灯管(18),组培灯管(18)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支撑架(3)的左右直管上;所述顶部支架(2)的底部安装有两根浇灌水管(1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实验室用植物培养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浇灌水管(19)的中心线与组培灯管(18)的中心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丰梅,杨静静,唐春,刘乙彬,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亿嘉农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