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温室大棚无土栽培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应用于温室大棚实验室的无土塑料培育结构,由移动组件,及与移动组件相配合使用的双层培育组件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应用于温室大棚实验室的无土塑料培育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1、其设计结构合理,相配合使用的移动组件和双层培育组件结构,组装后整体结构稳定性强,能依据需要对作物种子进行高效、精准和稳定的成活率培育鉴别对比和生长特性观察记录,且能满足不同作物种子的试验检测要求,有效的提高无土栽培作物的品质和产量;2、整体结构采用耐腐蚀、不易变形、可降解的PP原料制得、使用寿命长,满足环保使用要求。
Soilless plastic cultivation structure applied in greenhouse Laborato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温室大棚实验室的无土塑料培育结构
本技术属于温室大棚无土栽培应用
,具体涉及应用于温室大棚实验室的无土塑料培育结构。
技术介绍
温室(greenhouse)又称暖房,能透光、保温(或加温),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能提供温室生育期和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温室的种类多,依不同的屋架材料、采光材料、外形及加温条件等又可分为很多种类。无土栽培技术是设施园艺与工厂化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无土栽培的设施化、标准化、智能化水平是设施园艺研究的重点。无土栽培设施工程的研发不仅要满足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需求,还要使栽培设施装备与温室环境、栽培种类、作物管理、根际环境、营养液调控等更好地结合,使设施工程与农艺实现有机统一。无土栽培的设施工程研究与创新还应着眼现代和未来园艺从业者,要开展无土栽培的“专家模型”研究,逐步替代传统经验型的农艺技术,以提升无土栽培的综合技术水平,研发出“环境舒适化、设施标准化、作业省力化、技术模块化、管理智能化”的无土栽培技术体系。在无土栽培作业前,需要对待大面积无土种植的作物进行检测即对种子进行成活率培育鉴别对比和生长特性观察记录等,以提高后续大面积无土栽培种植作物的品质和产量等。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应用于温室大棚实验室的无土塑料培育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应用于温室大棚实验室的无土塑料培育结构,其设计结构合理,相配合使用的移动组件和双层培育组件结构,组装后整体结构稳定性强,能依据需要对作物种子进行高效、精准和稳定的成活率培育鉴别对比和生长特性观察记录,且能满足不同作物种子的试验检测要求,有效的提高无土栽培作物的品质和产量。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应用于温室大棚实验室的无土塑料培育结构,由移动组件,及与移动组件相配合使用的双层培育组件组成;所述移动组件,包括长方形箱体,及设置在长方形箱体底部四角的万向轮定位板,及与万向轮定位板相配合使用的万向轮,及设置在长方形箱体底部出水口,及设置在出水口内的第一阀门,及设置在长方形箱体一侧外壁的定位板,及与定位板相配合使用的手推板,及设置在长方形箱体另一侧外壁的水管连接法兰,及设置在长方形箱体一面四角的第一定位块,及分别设置在第一定位块内的第一内螺纹定位孔,及分别与第一内螺纹定位孔相配合使用的第一外螺纹支撑柱,及分别与第一外螺纹支撑柱相配合使用的第一中空限位套,及分别与第一中空限位套一端连接的敞开式长方形工具储料框,及设置在敞开式长方形工具储料框四角的第二定位块,及分别设置在第二定位块内的第二内螺纹定位孔;所述双层培育组件,包括分别与第二内螺纹定位孔相配合使用的第二外螺纹支撑柱,及分别与第二外螺纹支撑柱相配合使用的第二中空限位套,及分别与第二中空限位套一端连接的第一长方形育苗箱,及设置在第一长方形育苗箱内的第一斜导水板,及设置在第一长方形育苗箱内的若干个第一育苗盒安装槽,及设置在若干个第一育苗盒安装槽内的若干个第一导水孔,及设置在第一长方形育苗箱一面四角的第三定位块,及分别设置在第三定位块内的第三内螺纹定位孔,及分别与第三内螺纹定位孔相配合使用的第三外螺纹支撑柱,及分别与第三外螺纹支撑柱相配合使用的第三中空限位套,及分别与第三中空限位套一端连接的第二长方形育苗箱,及设置在第二长方形育苗箱内的第二斜导水板,及设置在第二长方形育苗箱内的若干个第二育苗盒安装槽,及设置在若干个第二育苗盒安装槽内的若干个第二导水孔,及一端与第二长方形育苗箱一侧连接、另一端与水管连接法兰连接的第一输水管,及一端与第一长方形育苗箱一侧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输水管连接的第二输水管。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应用于温室大棚实验室的无土塑料培育结构,还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输水管、第二输水管内的第二阀门、第三阀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应用于温室大棚实验室的无土塑料培育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1、其设计结构合理,相配合使用的移动组件和双层培育组件结构,组装后整体结构稳定性强,能依据需要对作物种子进行高效、精准和稳定的成活率培育鉴别对比和生长特性观察记录,且能满足不同作物种子的试验检测要求,有效的提高无土栽培作物的品质和产量;2、整体结构采用耐腐蚀、不易变形、可降解的PP原料制得、使用寿命长,满足环保使用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应用于温室大棚实验室的无土塑料培育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应用于温室大棚实验室的无土塑料培育结构的长方形箱体、第一定位块、第一内螺纹定位孔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应用于温室大棚实验室的无土塑料培育结构的敞开式长方形工具储料框、第二定位块、第二内螺纹定位孔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应用于温室大棚实验室的无土塑料培育结构的第一长方形育苗箱、第三定位块、第三内螺纹定位孔、第一育苗盒安装槽、第一导水孔、第二输水管、第三阀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序号标注如下:1-长方形箱体、2-万向轮定位板、3-万向轮、4-定位板、5-手推板、6-出水口、7-第一阀门、8-第一定位块、9-第一内螺纹定位孔、10-敞开式长方形工具储料框、11-第一中空限位套、12-第一外螺纹支撑柱、13-第二定位块、14-第二内螺纹定位孔、15-第一长方形育苗箱、16-第二中空限位套、17-第二外螺纹支撑柱、18-第一斜导水板、19-第三定位块、20-第三内螺纹定位孔、21-第二长方形育苗箱、22-第三中空限位套、23-第三外螺纹支撑柱、24-第二斜导水板、25-第三阀门、26-第一育苗盒安装槽、27-第一导水孔、28-第二育苗盒安装槽、29-第二导水孔、30-水管连接法兰、31-第一输水管、32-第二阀门、33-第二输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的应用于温室大棚实验室的无土塑料培育结构,由移动组件,及与移动组件相配合使用的双层培育组件组成;所述移动组件,包括长方形箱体1,及设置在长方形箱体1底部四角的万向轮定位板2,及与万向轮定位板2相配合使用的万向轮3,及设置在长方形箱体1底部出水口6,及设置在出水口6内的第一阀门7,及设置在长方形箱体1一侧外壁的定位板4,及与定位板4相配合使用的手推板5,及设置在长方形箱体1另一侧外壁的水管连接法兰30,及设置在长方形箱体1一面四角的第一定位块8,及分别设置在第一定位块8内的第一内螺纹定位孔9,及分别与第一内螺纹定位孔9相配合使用的第一外螺纹支撑柱12,及分别与第一外螺纹支撑柱12相配合使用的第一中空限位套11,及分别与第一中空限位套11一端连接的敞开式长方形工具储料框10,及设置在敞开式长方形工具储料框10四角的第二定位块13,及分别设置在第二定位块13内的第二内螺纹定位孔14;所述双层培育组件,包括分别与第二内螺纹定位孔14相配合使用的第二外螺纹支撑柱17,及分别与第二外螺纹支撑柱17相配合使用的第二中空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应用于温室大棚实验室的无土塑料培育结构,其特征在于:由移动组件,及与移动组件相配合使用的双层培育组件组成;所述移动组件,包括长方形箱体(1),及设置在长方形箱体(1)底部四角的万向轮定位板(2),及与万向轮定位板(2)相配合使用的万向轮(3),及设置在长方形箱体(1)底部出水口(6),及设置在出水口(6)内的第一阀门(7),及设置在长方形箱体(1)一侧外壁的定位板(4),及与定位板(4)相配合使用的手推板(5),及设置在长方形箱体(1)另一侧外壁的水管连接法兰(30),及设置在长方形箱体(1)一面四角的第一定位块(8),及分别设置在第一定位块(8)内的第一内螺纹定位孔(9),及分别与第一内螺纹定位孔(9)相配合使用的第一外螺纹支撑柱(12),及分别与第一外螺纹支撑柱(12)相配合使用的第一中空限位套(11),及分别与第一中空限位套(11)一端连接的敞开式长方形工具储料框(10),及设置在敞开式长方形工具储料框(10)四角的第二定位块(13),及分别设置在第二定位块(13)内的第二内螺纹定位孔(14);所述双层培育组件,包括分别与第二内螺纹定位孔(14)相配合使用的第二外螺纹支撑柱(17),及分别与第二外螺纹支撑柱(17)相配合使用的第二中空限位套(16),及分别与第二中空限位套(16)一端连接的第一长方形育苗箱(15),及设置在第一长方形育苗箱(15)内的第一斜导水板(18),及设置在第一长方形育苗箱(15)内的若干个第一育苗盒安装槽(26),及设置在若干个第一育苗盒安装槽(26)内的若干个第一导水孔(27),及设置在第一长方形育苗箱(15)一面四角的第三定位块(19),及分别设置在第三定位块(19)内的第三内螺纹定位孔(20),及分别与第三内螺纹定位孔(20)相配合使用的第三外螺纹支撑柱(23),及分别与第三外螺纹支撑柱(23)相配合使用的第三中空限位套(22),及分别与第三中空限位套(22)一端连接的第二长方形育苗箱(21),及设置在第二长方形育苗箱(21)内的第二斜导水板(24),及设置在第二长方形育苗箱(21)内的若干个第二育苗盒安装槽(28),及设置在若干个第二育苗盒安装槽(28)内的若干个第二导水孔(29),及一端与第二长方形育苗箱(21)一侧连接、另一端与水管连接法兰(30)连接的第一输水管(31),及一端与第一长方形育苗箱(15)一侧连接、另一端与第一输水管(31)连接的第二输水管(33)。/n...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于温室大棚实验室的无土塑料培育结构,其特征在于:由移动组件,及与移动组件相配合使用的双层培育组件组成;所述移动组件,包括长方形箱体(1),及设置在长方形箱体(1)底部四角的万向轮定位板(2),及与万向轮定位板(2)相配合使用的万向轮(3),及设置在长方形箱体(1)底部出水口(6),及设置在出水口(6)内的第一阀门(7),及设置在长方形箱体(1)一侧外壁的定位板(4),及与定位板(4)相配合使用的手推板(5),及设置在长方形箱体(1)另一侧外壁的水管连接法兰(30),及设置在长方形箱体(1)一面四角的第一定位块(8),及分别设置在第一定位块(8)内的第一内螺纹定位孔(9),及分别与第一内螺纹定位孔(9)相配合使用的第一外螺纹支撑柱(12),及分别与第一外螺纹支撑柱(12)相配合使用的第一中空限位套(11),及分别与第一中空限位套(11)一端连接的敞开式长方形工具储料框(10),及设置在敞开式长方形工具储料框(10)四角的第二定位块(13),及分别设置在第二定位块(13)内的第二内螺纹定位孔(14);所述双层培育组件,包括分别与第二内螺纹定位孔(14)相配合使用的第二外螺纹支撑柱(17),及分别与第二外螺纹支撑柱(17)相配合使用的第二中空限位套(16),及分别与第二中空限位套(16)一端连接的第一长方形育苗箱(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永军,袁春美,薛庆军,李华山,姚桂凤,
申请(专利权)人:花木大世界江苏温室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