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升降铁塔,其配重底盘上固定有支撑腿;配重底盘的顶面上设置有升降支撑框,升降支撑框的内部竖向设置有延伸架,延伸架的内部为右侧支撑缸;前后设置的两个延伸架上共同固定有一根连接轴,连接轴的中间区域焊接在升降铁塔组的右侧面上;升降铁塔组的左侧面设置有左侧支撑缸;升降铁塔组的右侧面底端设置有动力箱,动力箱内延伸出的牵伸钢索和升降铁塔组内的各层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以上设计,通过左侧支撑缸施力,两个右侧支撑缸收缩,将整个升降铁塔组水平设置并将重心降低,方便整个设备的运输;左侧支撑缸收缩,抬升两个右侧支撑缸,将延伸架在升降支撑框内上升,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升降塔组能够垂直竖立起来。
New lifting t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升降铁塔
本技术涉及升降铁塔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升降铁塔。
技术介绍
周知,升降铁塔是一种通过钢索或者油缸实现多节提升的机械装置,在电力、市政工程等领域广泛应用。现有的市面上的升降铁塔多为多节套装直立式或多节套装倾倒式,其依靠最底节支撑,上部多节依次收缩存储在各自节段的下一节之中。此类升降铁塔要么收缩后不能倾倒,要么收缩倾倒后的最低高度也必须高于最底端的单节一半的高度,导致底节不能设计太高,限制了铁塔的高度使用要求,同时收缩后重心过高,体积上高度略大,不能满足长距离便捷的运输要求,最主要的体现是,此种结构的升降铁塔无法利用汽车在公路上运输,也不能快速的拖曳行走,在存放地点及道路交通法则中都会受到限高的限制,再者,此类升降塔在提升后,因重心较高且其侧边无防护装置,在恶劣的天气环境下使用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针对现有技术上的弊端,作为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如何通过技术改进,设计一款新型升降铁塔,通过新的构造来有效降低塔体收缩后的高度,并通过伸缩防护装置使升降铁塔延伸后更稳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升降铁塔,其包括一个配重底盘,配重底盘的四角底部皆设置有脚轮,配重底盘的前后侧壁上,其左右两端皆通过固定轴固定有一个支撑腿,支撑腿的最外端竖向设置有一个可调节高低的支撑柱;配重底盘的顶面上,其前后两端的中心处分别设置有一个升降支撑框,升降支撑框的内部竖向设置有一个延伸架,延伸架的内部竖向设置有一个右侧支撑缸,右侧支撑缸的底端固定在配重底座上,所述的延伸架在升降支撑框内上下移动;前后设置的两个延伸架上,分别在其中心处设置的右侧支撑缸的顶部通过转轴固定座共同固定有一根连接轴,所述的连接轴的中间区域焊接在升降铁塔组的右侧面上;在升降铁塔组的左侧面上,其通过转轴座连接设置有一个左侧支撑缸,左侧支撑杆的底端设置在配重底座的左侧边缘处;所述的升降铁塔组的右侧面底端设置有动力箱,通过动力箱内延伸出的牵伸钢索和升降铁塔组内的各层连接;配重底座的右端顶面上设置有液压泵站,所述的液压泵站通过管路和两个右侧支撑缸以及左侧支撑缸连接。在升降铁塔组的底部四角上分别竖向焊接有一个上固定片,在配重底座的顶面上竖向焊接有四个下固定片,当升降铁塔组竖向设置时,上固定片和下固定片通过螺栓和销钉连接。每个升降支撑框的内壁顶端,其在四个内侧面上分别固定有两个上固定轮;在延伸架的外壁底端,其在四个外侧面上分别固定有两个下固定轮;所述的上固定轮和下固定轮的结构相同,升降支撑框和延伸架之间通过多个上固定轮和多个下固定轮支撑固定,延伸架在升降支撑框内可竖直顺畅滑动,在前后及左右方向上不可晃动。所述的连接轴的中间区域焊接在升降铁塔组上的底段的中心高度处。所述的左侧支撑缸与的施力端与升降铁塔组的连接位置低于连接轴与升降铁塔组的固定高度。在升降支撑框的顶部,其左右皆通过一根牵伸钢索和配重底座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以上设计,其通过在配重底盘的顶面上对称设置前后两个延伸架分别在各自的升降支撑框内上下移动,并在延伸架的顶端和配重底盘之间设置右侧支撑缸,通过两个右侧支撑缸之间的连接轴和升降铁塔组的右侧面中部轴连接,同时在升降铁塔组的左侧面设置一个左侧支撑缸,通过左侧支撑缸以及右侧支撑缸之间的连接轴共同支撑,将整个升降铁塔组固定,当本技术不使用时,通过左侧支撑缸施力,两个右侧支撑缸收缩,将整个升降铁塔组水平设置并将重心降低,方便整个设备的运输;当本技术使用时,左侧支撑缸收缩,抬升两个右侧支撑缸,将延伸架在升降支撑框内上升,使本技术升降塔组能够垂直竖立起来,同时延伸架的上升也能使本技术得到更加稳固的支撑。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左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配重底盘,2、固定轴,3、支撑腿,4、脚轮,5、支撑柱,6、右侧支撑缸,7、左侧支撑缸,8、液压泵站,9、牵伸钢索,10、升降支撑框,11、下固定片,12、转轴座,13、动力箱,14、上固定片,15、升降铁塔组,16、连接轴,17、延伸架,18、上固定轮,19、下固定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一种新型升降铁塔,其包括一个配重底盘1,配重底盘1的四角底部皆设置有脚轮4,配重底盘1的前后侧壁上,其左右两端皆通过固定轴2固定有一个支撑腿3,支撑腿3的最外端竖向设置有一个可以调节高低的支撑柱5;配重底盘1的顶面上,其前后两端的中心处分别设置有一个升降支撑框10,升降支撑框10的中心处竖向设置有一个延伸架17,延伸架17的顶部中心处竖向设置有一个右侧支撑缸6,右侧支撑缸6的底端固定在配重底座1上,所述的延伸架17在升降支撑框10内上下移动;前后对称设置的两个延伸架17上,分别在其中心处设置的右侧支撑缸6的顶部通过转轴固定座共同固定有一根连接轴16,所述的连接轴16的中间区域焊接在升降铁塔组15的右侧面上;在升降铁塔组15的左侧面上,其通过转轴座12连接设置有一个左侧支撑缸7,左侧支撑杆7的底端设置在配重底座1的左侧边缘处;所述的升降铁塔组15的右侧面底端设置有动力箱13,通过动力箱13内延伸出的牵伸钢索9和升降铁塔组15内的各层连接设置;配重底座1的右端顶面上设置有液压泵站8,所述的液压泵站8通过管路和两个右侧支撑缸6以及左侧支撑缸连接;在升降支撑框10的顶部,其左右皆通过一根牵伸钢索9和配重底座1连接。在升降铁塔组15的底部四角上分别竖向焊接有一个上固定片14,在配重底座1的顶面上竖向焊接有一个下固定片11,当升降铁塔组15竖向设置时,上固定片14和下固定片11竖直对接组合,使用螺栓或者销钉连接,通过此种结构设计,当升降铁塔组15竖向设置时,可通过上固定片14与下固定片11对接设置,然后通过杆状固定物固定,以此实现升降铁塔组15底部和配重底座1的固定。本技术通过以上设计,其在工作时,通过在配重底盘1的顶面上设置前后两个延伸架17在升降支撑框10内上下移动,并在延伸架17的顶端和配重底盘1之间设置右侧支撑缸6,通过两个右侧支撑缸6之间的连接轴16和升降铁塔组15的右侧面中部轴连接,同时在升降铁塔组15的左侧面设置一个左侧支撑缸7,通过左侧支撑缸7以及右侧支撑缸6之间的连接轴16共同支撑,将整个升降铁塔组15固定。当本技术使用时,左侧支撑缸7暂时保持不动,抬升两个右侧支撑缸6后,将延伸架17在升降支撑框10内上升,每个升降支撑框10的内壁顶端,其在四个内侧面上分别固定有两个上固定轮18;在延伸架17的外壁底端,其在四个外侧面上分别固定有两个下固定轮19;所述的上固定轮18和下固定轮19的结构相同但设置方向相反,升降支撑框10和延伸架17之间通过多个上固定轮17和多个下固定轮18支撑限位,延伸架17在升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升降铁塔,其包括一个配重底盘,配重底盘的四角底部皆设置有脚轮,配重底盘的前后侧壁上,其左右两端皆通过固定轴固定有一个支撑腿,支撑腿的最外端竖向设置有一个可调节高低的支撑柱;其特征在于:配重底盘的顶面上,其前后两端的中心处分别设置有一个升降支撑框,升降支撑框的内部竖向设置有一个延伸架,延伸架的内部竖向设置有一个右侧支撑缸,右侧支撑缸的底端固定在配重底座上,所述的延伸架在升降支撑框内上下移动;前后设置的两个延伸架上,分别在其中心处设置的右侧支撑缸的顶部通过转轴固定座共同固定有一根连接轴,所述的连接轴的中间区域焊接在升降铁塔组的右侧面上;在升降铁塔组的左侧面上,其通过转轴座连接设置有一个左侧支撑缸,左侧支撑杆的底端设置在配重底座的左侧边缘处;所述的升降铁塔组的右侧面底端设置有动力箱,通过动力箱内延伸出的牵伸钢索和升降铁塔组内的各层连接;配重底座的右端顶面上设置有液压泵站,所述的液压泵站通过管路和两个右侧支撑缸以及左侧支撑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升降铁塔,其包括一个配重底盘,配重底盘的四角底部皆设置有脚轮,配重底盘的前后侧壁上,其左右两端皆通过固定轴固定有一个支撑腿,支撑腿的最外端竖向设置有一个可调节高低的支撑柱;其特征在于:配重底盘的顶面上,其前后两端的中心处分别设置有一个升降支撑框,升降支撑框的内部竖向设置有一个延伸架,延伸架的内部竖向设置有一个右侧支撑缸,右侧支撑缸的底端固定在配重底座上,所述的延伸架在升降支撑框内上下移动;前后设置的两个延伸架上,分别在其中心处设置的右侧支撑缸的顶部通过转轴固定座共同固定有一根连接轴,所述的连接轴的中间区域焊接在升降铁塔组的右侧面上;在升降铁塔组的左侧面上,其通过转轴座连接设置有一个左侧支撑缸,左侧支撑杆的底端设置在配重底座的左侧边缘处;所述的升降铁塔组的右侧面底端设置有动力箱,通过动力箱内延伸出的牵伸钢索和升降铁塔组内的各层连接;配重底座的右端顶面上设置有液压泵站,所述的液压泵站通过管路和两个右侧支撑缸以及左侧支撑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升降铁塔,其特征在于:在升降铁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长军,
申请(专利权)人:贾长军,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